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里的狮子可吞掉一个天才--《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2010-12-29 12:24:30)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心里住着狮子

法制日报

范典

心理书系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心里的狮子可吞掉一个天才

转自10.11.25 法制日报  文:范典

心里的狮子可吞掉一个天才--《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有时天才和疯子很难界定,可能他是生活上的白痴却是专业上的天才。

  主观的心理毛病怎么能借药物治疗呢?这大概也是发展一百余年的国外心理医治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其中一个因素吧,很大程度上跟人们的观念有关联。

  萨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当我们用异样眼神去看她时,病人因脑神经迫使放大的敏感性使之心理上饱受创伤,而更多关爱和呵护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一年多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带着《我遗失了时间》这部关于多重人格的心理小说到杭州开了个书友会,当时我在场,亲耳聆听了心理医生和在场读者的交谈,有位读者谈及母亲犯抑郁症状况时泪流满面。大家都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然而爱莫能助。心理疾病或许每个人多少都有,看你是否超过正常基线,然而心理病医治在中国却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观的心理毛病怎么能借药物治疗呢?这大概也是发展一百余年的国外心理医治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其中一个因素吧,很大程度上跟人们的观念有关联。这部《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同样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心理书系”,只不过这次围绕的病症是“躁郁症”,患病的是作者年仅15岁的女儿萨莉,当时是1996 年夏天,作者之所以写此书记录女儿发病初期的诊疗过程,在于此事对其人生的重要性,也在于透过此事看人生,将此病的来龙去脉作一细致审查,或可供心理医学研究所需。

 

  女孩与躁郁症

  此书作者迈克尔·格林博格(MichaelGreenberg)是美国一位全职畅销作家,笔法多变,多描述纽约都市的风格特质,文风深邃、平实。他和前妻罗宾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亚伦和女儿萨莉,此后他又与现任妻子舞蹈家帕特、女儿萨莉租住于廉价公寓内,就在1996年萨莉放暑假时,躁郁症像一枚炸弹在这个看起来还算幸福的家庭爆发了。

  躁郁症是一种双极性的情感疾患,正如其名“躁”和“郁”是两个极点,此病的特性是躁狂发作与忧郁发作交互或混合出现。萨莉更偏重于“躁”这一症状的反应,像思维跳跃的天才,像心里住了狮子的女孩,她被送进精神病院医治,关在隔离病房,父亲的心碎了,前妻赶来,儿子赶来,他们目睹了萨莉被药物“驯服”的状态,无能为力、痛苦万分,然而却更加团结、紧密联接、相互慰藉。

  萨莉服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这种抗精神病药物药效极强,是安定药的第二代,属于精神病药理学时代的产物……该药于1952年引进后,被精神科医生称为‘不需开刀的额叶切除术’”。失去额叶就相当于失去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控制力,这一幕在电影《飞越疯人院》结尾可以看到:活泼好动的男主角麦克墨菲被强行切除额叶后变得像白痴一样,像一匹暴烈的骏马被完全驯服。药物使萨莉变得温和的同时,也使她肢体僵硬、行动笨拙,这种表现深深触动了父亲的心,他甚至尝试服药去体验女儿的感受。他痛苦地意识到服药对人体以及神经反应的限制,毅然决定女儿出院治疗时减少药量,并鼓励她多与同学共处、参加书画培训班,实践证明来自家庭的关爱和病人心理机制的重建效果远超于药物。心理学专家也是如此建议说:除非是病重不得不依靠药物,一般应借助于心理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无独有偶,作者的亲哥哥史蒂夫也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为了替父母减轻压力,他为史蒂夫租了公寓,隔段时间就去照料他的生活。在与家人联合共同对抗萨莉的病情时,作者适时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史,然而这些都不能说明遗传上有问题,只是推进了彼此亲情的再次深入。他年轻时候对母亲的大吼大叫导致彼此关系冷漠,在母亲带着阳光般的精神面貌每日来病房探望孙女后,他向母亲表示了歉意,也对忽视兄长的生活而心存遗憾。萨莉的发病使一位父亲懂得审视周围人的生活,并使自己的道德良知成为解开种种心结的良方。

  审视病态天才

  作者虽以父亲的视角看待了女儿发病后的种种情况,也以各式各样的身份在讲述身份的综合性:精神病人的弟弟、面包店主的前夫、舞蹈家的现任丈夫、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父亲、作家、廉价公寓的租客……因此,他其实也是在写生活,写人生。

  虽然此书是反映真实人生经历,却处处留有创作的迹象,包括对各式人物的塑造、叙述结构的穿插。那些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医生、病人,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前妻罗宾和现任妻子帕特起初的隔阂、萨莉与帕特的隔阂、自己与母亲的隔阂都一一化解。这使小说没有仅停留在写实状态,也关注了病情以外家人的生活、情感、心理状态,在冰冷可怕的病魔面前,鲜活温暖的家人朋友。

  当然,作者所从事的写作身份还是带给他以裨益的———他所关注的文学、艺术界曾出现过的面孔,有一些的确被冠以“天才”称号,但他们的命运却和他如出一辙:或者是自己疯了,或者家人疯了。写出过《尤利西斯》的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女儿露西娅就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还有音乐家舒曼、诗人洛威尔,除此书中提到的以外,我们甚至还可举出更多的例子:维吉尼娅·伍尔芙、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些案例面前,乔伊斯为女儿奔走四处求医、甚至将《尤利西斯》四分之三版税用于医疗费的事迹一定备受作者推崇,是给予其极大的精神支撑的。

  案例显而易见,是因这些人大多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他们的聪明才识得以公认,但有时天才和疯子很难界定,可能他是生活上的白痴却是专业上的天才,书中萨莉患病时常脱口说出尼采式的哲言,一时使作者辨别不出到底是智慧还是疯狂在冲击女儿的意识。她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是天才,但从生下来睁开眼那刻起,天才便遭到驱逐。天赋人人都有,但却不可言说。童年一结束,没人敢抢救埋没在心底仅存的天赋,因为抢救的风险太高,可能会破坏我们辛勤建立的社会联系,威胁我们的谋生能力。”这种可怕的洞穿力很难想象会出自一位15岁少女的口中,疯子与天才只一步之遥。

  用悲悯分享痛苦

  萨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当我们用异样眼神去看她时,病人因脑神经迫使放大的敏感性使之心理上饱受创伤,而更多关爱和呵护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后记中,生活在继续,人生被几句话带过,萨莉的病情反复无常,可是一直有家人在旁,幸福也与她常伴,她甚至学会了自我控制和调节。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也是作者写此书的动因之一,他成为躁郁症病情得以控制的见证人,并要将此经验和世界上与痛苦相伴的家庭共同分享。

  心病能否用药物治,这其实并非问题,心病亦属于疾病一种,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灵枢》之《天年篇》中如是写道:“血气已知,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可见人的心理功能受脏腑气血物质形态左右,反之亦然。

  心理病在中国自古就有,可是现代心理治疗却在近20年才在中国起步,当很多人的观念仍停滞不前,相应的医疗方式便无法得到畅行实施,而来自国外的这些个体案例及经验的分享,也许会让我们得到借鉴和观念上的改进。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像《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这样的心理书籍会让我们以人文视角感知到心理病患者的痛苦和相应医治的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