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729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祖传药膳信仰汤--《来一点信仰》

(2010-09-13 14:08:34)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米奇·阿尔博姆

来一点信仰

黄昱宁

时代周报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一碗祖传药膳信仰汤
转自 2010-08-19
时代周报 文:黄昱宁

一碗祖传药膳信仰汤--《来一点信仰》

《来一点信仰》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著
吴正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8月版
274页,28元

 

    经济萧条的气息,渗透在五月纽约书展的每一个角落里。先是主办方早早破了往年规矩,将书展日期砍掉一天,再是说好的开幕日临时改成布展日,到处都是装修人员慢悠悠磨洋工的画面。各大出版社的摊位都循着这懒洋洋的拍子跳慢四步,偶尔瞥见Hyperion斗志昂扬,打起精神力推米奇·阿尔博姆,再看到宣传品上把faith这个词儿涂得又粗又红,倒真有点回不过神来。

    阿尔博姆的这本新书,叫《来一点信仰》(《Have a little Faith》),据说在美国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他当年的成名作《相约星期二》。作为励志类(心理自助)读物里口碑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品牌人物,阿尔博姆每每出拳,都像是借到了冯小刚的金手指,命中的从来都是草根庶民的煽情穴,时机又总是选得刚刚好。要知道,经过去年华尔街上腥风血雨的洗礼,寻常的心灵鸡精已经熬不出能给美国人提神的汤水,所以阿尔博姆翻遍自家箱底—他这回祭出的,是祖传药膳。

    宗教是美国人的祖传药膳,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这个素来标榜政教分离的移民国家,惟其松散无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居民对宗教的心理依赖度远远高于欧洲国家的实质。这一点,只要看看每次大选时堕胎问题成为两个党派多大的政治筹码,就能略知一二。在那里,手术成功的病人对医生千恩万谢,白衣天使们总是脱口而出—“你还是感谢上帝吧……”据目击者透露,他们念起这句台词来,要比我国的运动员感谢国家更顺溜一些。不过,不同的医生感谢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上帝,因为哪怕根据保守的官方数据,美国本土的教派种类也超过两百个。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宗教问题,其水之深,其水之浑,按理是远非一本十多万字的小册子,就能计算清楚的。这种复杂性,用米奇·阿尔博姆的说法,就是:为了写这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他花去了“很长很长时间”,因为他得去拜访很多地方,走进基督堂和犹太堂,去到这个世界上持有不同信仰的“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

    故事的两条线,一如既往地简单:“你可以为我作悼词吗?”这是阿尔博姆儿时社区犹太堂的拉比,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在开篇提出的请求。他曾经无数次地为临终者送去慰藉,而这一回,他打算把“将自己送上天堂”的任务,交给阿尔博姆。阿尔博姆开始从他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拼接老拉比平凡也坎坷的人生。

    另一条线索的开始,是一句向上天发出的:“耶稣,你会拯救我吗?”说这话的那人正躲在一只垃圾桶后,他的妻子和幼女在哭泣。他盯着街上开来的每一辆汽车,确信下一盏车灯带来的就是要夺取他性命的杀手。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位普渡众生的基督教牧师。

    两段真实的“报告文学”,沿着“一个无法改用其他方式叙述”(《出版商周刊》)的方式,交织成一部关于信仰的小书。这正是阿尔博姆的独门绝活。他能把那些学术著作都探讨不全的问题,简化为“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进而编入“阿尔博姆”式的轨道,吟唱成流行歌曲——些微伤感,大体动听,而且,谁都能跟着哼上一段。如果要做个现成的比附定位,那么《来一点信仰》大致相当于《与神对话》的亲民版,《相约星期二》的福音升华版。作为前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阿尔博姆在用词上,尤其是在处理对话时,确实是少见的经济实用,照顾所有词汇量不高的普通人。在描述犹太教老拉比的临终遗愿时,他很懂得拿捏分寸,不会在基督教、伊斯兰教读者心中,诱发一丝反感;在诉说基督教牧师亨利的颓废前传时,同样当过“失足青年”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深受触动。

    我得承认,这碗据说陪伴所有美国人度过了经济寒冬的“信仰汤”,并不存在新意,并没有解决任何矛盾。但是它的温暖口感,微醺功用,至少起到了一点点秀兰邓波儿在上一次大萧条时起到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