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社会的壮游者--《不去会死》

(2010-07-13 13:24:38)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石田裕辅

不去会死

东莞时报

王飞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现代社会的壮游者
转自10.06.21 东莞时报 文:王飞

现代社会的壮游者--《不去会死》
  《不会去死!》  

(日)石田裕辅 著  

刘惠卿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4月版  

28.00元  

 

    石田裕辅(Yusuke Ishida),1969年出生。高中一年级骑自行车环游和歌山县一周后,开始憧憬旅行。高中二年级达成“环游近畿一周”;大学时休学一年,完成“环游日本一周”。1995年辞去食品制造企业的工作,踏上环遊世界之旅。在旅途各地写下老套的歌词,画了风景和人�

    旅行使人增长见识——索菲亚·罗兰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这句台词,简洁概括了旅行者的心理动机。从欧洲开往北非的东方快车号自1883年始发,一直被豪门显贵所专享,旅客名单接近传奇,而它的没落是由于二战后空中运输等新兴交通工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行服务,此后哪怕是普通人也可以完成见识世界的愿望。

  人们总是一边享受现代性的恩惠,一边不断抱怨现代性的平庸、怀念古典时代的探险精神和英雄情结。十四世纪穆斯林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历经24年行程 75000英里,途经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足迹遍及亚非欧;十五世纪西班牙的哥伦布开启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并证明大地的球形说;盛唐中国,人种高大有胡风,玄奘西游自不待言,杜甫也曾作《壮游诗》:“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仔细品味,诗圣想去的地方不是扶桑之国,而是它所代表的世界东方尽头。

  日本青年石田裕辅是现代社会稀有的壮游者,《不去会死!》是他历时七年、行程近十万公里、纵贯五大洲过程的生动记录。非凡的壮举带来丰硕的回报:他“看到恒河的纯白日出、萨宾娜天真无邪的笑脸、土耳其那尔汀美丽的笑容;满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长颈鹿、骑着破烂脚踏车追赶我的保保。泰西亚有点恼怒地笑着,流下稚气未脱的泪水。大海般的丛林中浮现蒂卡尔神殿,以及纪念碑大谷地神圣的风光。雄壮的育空河流淌而过,有鲑鱼跳跃着;在夜空中摇曳的极光……”关键在于,整个旅途是骑着自行车完成的,仅仅花费了数千美元,而且在出发前辞去了著名企业的职位。

  无论石田描述的语言多么平实,这样的规划都是向现代生活的一种挑衅,坐在各种写字楼办公室的白领职员,只有跟着他的“胎迹”领略自然和人文的壮美,间或嘲笑一下他被勒索和抢劫时的狼狈、在风暴中的退缩、山穷水尽时的绝望和软弱的自白,才能够掩饰城市中产阶级生活的苍白。

  短短二十年间,中国大陆每年到世界各地的私人旅行已成常态,到异国他乡走走看看成为一项并不奢侈的人生规划,如今驴友也已成为白领时尚,但往往是利用假期、局部徒步旅行,作为更紧密拥抱现代生活的一个过渡、充电过程。完全放弃现代生活、基本依靠人力进行环球旅行的仍属凤毛麟角,像石田裕辅这样全程记录的更是绝无仅有。

  当旅途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坚持环球一周的时候,他为之语塞:“我只是想这么做而已”,正当他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简单而无法说服别人的时候,他的旅伴立刻回答说:“我明白”。比起那些豪情万丈地宣称征服世界的野心、在聚光灯下回答未来的探险规划,这个简单的对话更纯粹地体现了人类好奇的天性。据说,文艺复兴的动力之一就是“北方民族对南部风情的向往”,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已经如此膨胀、对世界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现代社会,重新享有珍贵的好奇心,豪迈地放缓匆忙的脚步,人类的文明格局或许会有新的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