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你犹疑的时候,起身工作吧!--《工作颂歌》

(2010-05-07 10:44:33)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阿兰·德波顿

工作颂歌

重庆日报

来颖燕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当你犹疑的时候,起身工作吧!
转自10.03.25重庆日报 文:来颖燕

当你犹疑的时候,起身工作吧!--《工作颂歌》

《工作颂歌》

(英)阿兰·德波顿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伏尔泰曾说,人世远非完美,而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恶事:无聊、罪恶和匮乏。人生在世,工作注定是不可或缺的组成。但是,对于工作意义的追问,却绝非那些好问是非的人才会有。

  谋生,是人们对于工作界定的最原始也最本然的意义。人都应该自食其力,而非不劳而获,是我们每个人自小都必须认同的教义。但也因此,工作的功利性便赤裸地被放在了其意义的首席位置上,于是,它的乏味性和无奈感如影相随也就成了宿命。

  《工作颂歌》的出现,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关于工作之意义的另类图景。只是“颂歌”一词让人心生茫然。就私密的心灵角落而言,工作值得歌颂之处在于哪里呢?

  带着疑虑展开这本书,发现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完全对各类现代工作寄予着深情,于是,当代职业的种种境况,在他的笔下,行文轻松,视野跳脱,角度独特,一如他自己所说的,写作该书的目的是介绍很少以艺术手法去表现的,有时很吃力、很令人沮丧的工作。

  “追踪货船”、“物流管理”、“饼干生产”、“输电工程”,“会计工作”……德波顿分节阐述的十个工种,让人诧异,他怎么能对这些看似严肃甚至枯燥的职业抱以如此深厚的兴趣和感情?这些让人感觉严谨乃至枯燥的工作,在他的眼里,却成了人生“喜悦和悲哀”的重要来源。一如他所言:“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这“气泡”在每个人的心中造就了一个关于人生的美丽情境,工作与生活,于是不再被割裂,工作即是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同构。

  你能想象饼干生产的过程,竟可以与霍珀的《纽约电影院》相关么?考察物流的过程,除了枯燥的报表,也可以成为通过影像记录而体验细节的旅程;火箭发射,也能让人重新反观神话中韦韦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的认知……“赞美现代工作场所体现的睿智、特性、美好与丑陋的一切”,激发了在这个尘世忙碌的人们对于工作本身的功利性之外的诸多趣味的重新感知,也由此揭开了对于工作认知的新向度。

  当然,我们太有理由指着德波顿“站着说话不腰疼。”

  干一行怨一行,能如此饶有兴致地品味出工作的多样性乐趣,定与德波顿的“旁观者”角度密不可分。而我们中的大多,往往只能沉溺于工作的重复性,不断抱怨着自己在被一天天“异化”。

  只是,亲爱的,抱怨只会将事情变得更糟。任何世间的俗务和琐事,如果能被搁置到一定的哲学层面来看待,或许人生的境遇便会不同。如果卡夫卡只是抱怨着小公务员的身份对他的文学才能的折损,他如何能在一种形而上的层面创作出《变形记》呢?

  德波顿对于工作的赞美,不管是否是“海市蜃楼”,却倒是让人警醒地觉察到,我们应该走出的是日常生活的重复性。人浮于事地关注于操作层面,便会丧失对于一些更为本质问题的思索,堕入海德格尔所说的“对于存在的遗忘”。当生活的境遇要求人们从事自己可能已经厌倦的工作时,内心的敏感和热情却不该被繁琐的工作流程和重复性的日常生活而同化。

  其实,想来“work”这个词本身,并不单指工作,更指对人生的运作和经营。工作的意义,大概本就是与人生的意义相连的———因为工作,使得人生不再茫然。如果我们能从宽泛和非功利的角度来看待工作,便始终会有前行的支柱和动力。所以,当你犹疑生命的意义时,那么无需多言,起身工作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