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年才发现自己看的是林春树,而不是村上春树
转自 南方都市报 2010-04-25
文:田志凌

摘要:本报22日报道,村上春树的新作《1Q84》简体中文版的译者确定为施小炜,而不是中国村上迷们最熟悉的林少华。这一新闻由广州读者谭山山在微博上转发后,日前在微博引发了一场讨论。
“看了十年才发现自己看的是林春树,而不是村上春树”(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本报22日报道,村上春树的新作《1Q84》简体中文版的译者确定为施小炜,而不是中国村上迷们最熟悉的林少华。这一新闻由广州读者谭山山在微博上转发后,日前在微博引发了一场讨论。不少村上迷表示还是喜欢林少华的翻译。村上迷“爱小塔”还称,“看了十年,才发现,自己看的是林春树,不是村上春树,这个才呜呼。”
22日的报道里提到,中文简体版《1Q84》的出版方表示,施小炜的译文忠实、准确,很好地把握了村上春树作品的风格。言下之意是施比林更能反映村上的原貌。此前也曾经有媒体比较林少华的翻译与台湾版村上春树译者赖明珠的译文风格差异明显。
在新浪微博上,这一条微博被转发70余次,评论近30条。村上迷“老摇”
称,他读村上春树10年,还是喜欢林少华的翻译:“新译者完全和林少华的没法比,改变一个10年的阅读习惯太要我命了。”并称上次看施小炜翻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感觉很惆怅。”谭山山回复称,“很多人爱的其实是林春树。”
不过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黄昱宁对此表达不同看法。她称很多不懂日语的人,包括不怎么看村上的人,都要跟着说谁的翻译更“忠实”,谁的语感更对。“这个‘忠实’
与否,归化还是异化,都是多少翻译理论也论不清楚的东西,怎么就那么容易相信呢?商业可以理解,争议可以理解,像《跑步》那样为了商业目的,大报小报地讨伐原译,就真是……”她的话也引来很多人的认同。博友苌苌称“一家馆子原汁原味,一家馆子就本地口味做少许改良,肯定是各有各的拥趸。”
“中国以后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了”
日前,《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在微博发言,称他参加了盛大文学写作大展的颁奖典礼,“记住我的话,中国以后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了。王安忆和莫言他们就是传统文学的末代皇后和末代皇帝。未来是唐家三少们的天下,他们的王国是盛大文学这样的融写作、出版、发行、阅读、评论于一体的超级平台。”
该条博文被转发近150次,并引来大量讨论。有人表示赞同传统文学将死,也有不少人反驳其说法是“耸人听闻”、“无稽之谈”。“文学写在竹简和写在宣纸上的,用毛笔写的还是用钢笔写的,有关系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