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72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烦恼是一种力量--《烦恼力》

(2010-04-26 13:45:19)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烦恼力

信息时报

苏子

文化

分类: 译文好书推介

烦恼是一种力量

转自10.4.25信息时报 文:苏子

烦恼是一种力量--《烦恼力》

  竞争让我们烦恼,房子让我们烦恼,别人比我们幸福也让我们烦……简直就是烦恼得没完没了。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政治学者姜尚中教授则告诉我们说,有烦恼没关系,大家都是如此,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包括他自己都在积极接受烦恼的洗礼。所以,姜教授在这本新书《烦恼力》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烦恼的力量”,“烦恼即是喜悦的一种。”姜教授说,烦恼本身告诉我们,在我们心中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只是没有苏醒。所以,人应该学会把烦恼定义到积极的方向上去,并让这股力量苏醒。

  《烦恼力》一书共分九章,内容都是困扰当下社会的焦点话题烦恼话题,如,怎样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贫富差距下的“下层意识”、信息爆炸使我们面临的困境、信仰缺失时期的“精神寄托”、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时代如何找到真爱等等。在书中,姜教授始终把目光投向体验过类似的痛苦、生活在100年前的烦恼者夏目漱石和马克斯·韦伯。在人人都要经历的各个人生阶段,面对类似的烦恼,两位大师是如何应对的呢?姜教授把他们面对人生烦恼时的思考和举止展示给读者——那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时代恰如潮流奔涌向前,谁也不可能加以阻挡,因此人人只能与时俱进。另外,虽然他们一生很多时间并没有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但他们都勇敢地坚持着,并通过烦恼的力量获得了坚强的性格,创作出了各种颇有影响力的小说与社会学著作。

  本书借日本文豪夏目漱石和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说事儿,赋予了“烦恼”全新意义,指出一直以来被视为负面情绪的“烦恼”,其实是我们生存的力量和创造的源泉。姜尚中认为“世上很多头脑好的人,因为烦恼而思索,成为社会学者和伦理学者的人不少。烦恼的人在世上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人,从烦恼里面继续挖掘就可以和人的价值联系。”

  在姜教授看来,信息网络和经济科学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压力倍增、烦恼丛生,患上忧郁症、自闭症的几率也开始一路攀升。他发现,通过重新审视100年前的两位大师夏目漱石和韦伯,我们会从他们的境遇和叙述中发现导致“活在当今”的我们产生烦恼的类似原因,故而他以这两位大师的思考为经纬来剖析和“现代人”形影不离的“烦恼力”。他提醒我们说,人间的烦恼竟是如此相似,不相似的是不同的人对于烦恼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正是这些迥然的不同,使得大师们成为大师,我们成为路人甲或者凡人乙。

  另外,在“烦恼到坚信为止”这一小章节中,姜教授还提出了两个变烦恼为动力的方法:一是可以采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能够过得下去就行;二是或者一开始什么也不想,只要能过下去不惜降低要求。因为放低身段放低要求,人就可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渡过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