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秋天到、秋天到,玉米咧嘴笑,谷穗把手招……
农民出身的我,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怀有浓厚的感情。
我1973年被推荐选拔,荣幸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从此,离开那片生养的土地。
如今,难忘那些起早贪黑的日子,难忘生产队‘大帮哄’亲身经历……
那时,苞米(玉米)是我们主要口粮,苞米面大饼子、大碴子、小米饭,是我们农村人每顿饭的老三样,还有孩子多、能吃饭人家,没等到新粮收下来时,就没粮吃了,种粮的还挨饿,现在听起来好像是说笑话,事实是比说的更加沉重,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但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反而,还欠生产队的口粮款的人家不占少数。
那时就开始讲科学种田,玉米试行一埯双株,棵株间距在半尺左右,但一棵杆上也很少能结出两个玉米棒,种谷子十年九不收,不打粮食也要种谷子,否则,马没有饲料。(谷杆〈草〉是喂马的主食)
看看今天的玉米种植,一棵挨一棵(跟过去种高粱似的),结双棒的很多;再看看这长长的谷穗,这都是过去的梦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