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在黄河边[程广海]

(2025-09-22 18:37:36)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黄河的春天,是从炸裂的黄河冰中迸发出来的吧?你听那“啪啪”的脆响,先是一两声细小而又带着试探的口吻,似乎很羞涩地问询春天的讯息。还没来得及开口,越来越多的轰鸣声从上游传来,犹如一匹匹战马的嘶鸣,从沉闷的怒吼,到高昂的长啸。一堆堆较大的冰排夹裹着碎小的冰块蜂拥而来,缓慢地向下游漂浮着。

  赵堌堆乡蔡楼村和黄河相连的那一大片湿地上,在料峭的早春,看上去是那么空旷寂寥。偶尔有几只麻雀、柳莺飞过,它们短促而又清脆的声音,在奏鸣着春天的序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此时的湿地里,春水虽没有江南那般温柔缠绵,却也有北方江河中的冷峻清澈,静卧在那里,如一片蓝色的云铺在地上。

  黄河岸边的春天远不止这些呢。岸上的柳芽,正褪去鹅黄的绒毛,一点点变绿,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妇人的裙摆,婀娜多姿,直晃人眼。走在滩区的芦苇地上,去年的苇茬还没有沤烂,从根部又悄然吐出尖尖的嫩芽。我弯腰采了一把,准备拿回家尝鲜呢,二爷老远地喊着我:“红眼蚂螂开始上鱼了,过来逮一会吧。”

  二爷说的红眼蚂螂,在我们滩区都这样叫。通体短粗,肉乎乎的,看上去特招人喜欢。它学名叫赤眼鳟,是黄河滩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小鱼。它通常生长在水深一两米的水草丛或水底杂物较多的浅滩。春天来了,红眼蚂螂开始活跃起来。这个小家伙在水里速度极快,对人或鸟类又极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眨眼间就看不到它的影子。二爷自有对付它的办法,把长长的地笼子提前放好,拿杂鱼虾米捣碎的鱼食和新鲜的蚯蚓段撒下去,总会有不少的渔获。

  开春后,红眼蚂螂的肉质比其他季节更为细嫩些。二爷不仅是捕鱼的高手,也是一个会吃的人。一口下去,鱼肉进肚了,吐出来的鱼骨还是完好如初。我常常惊异于二爷的这个举动,好奇地问他,二爷只是哈哈一笑:吃的鱼多了,自然就有这样的技巧啦。

  今年有些干旱,清明时节种上的西瓜,到芒种开始坐果了,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可现在还没有等来一场透雨,二爷心里开始着急,只好扯管子从黄河里引水。看着这片滩区的西瓜地离黄河不远,要扯水管浇地,还真不少费工夫。这片西瓜地要浇完,得三五天的时间。今天才浇了几垄,天就黑下来。我爬上看瓜的窝棚,准备睡觉。这时,二爷也弯腰进来,唠叨起他年轻时候去濮阳赶大集说书的那些旧事,我听得入迷,困意一下子全跑了。末了,他转头问我:“你知道咱们滩区西瓜为什么这么沙瓤吗?”

  我摇摇头。

  “哎呀,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靠黄河,就得黄河的福呀。你想想,咱们浇地,这黄河水的细沙不是跟着一块抽上来了?地里的细沙越多,这西瓜越会沙瓤呀!”

  哈哈,想一想,二爷说的还真是这么个理。

  逮鱼、种瓜、打夯,还会敲渔鼓说书,二爷在村里人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奇人。二爷年轻的时候,是生产队里的队长,粗活、重活都是他抢在头里。特别是每年黄河汛期,白天黑夜都待在黄河大堤上。我上初一那一年,黄河发大水,浑浊的黄河水漫过滩区,直奔最后一道大堤而来。接连的几场暴雨,大堤低矮的地方,也开始渗水了,如果决口,附近的十几个村庄都会变成一片汪洋。二爷振臂高喊,人们一呼而上,纷纷拿起树枝、石头,拼命堵住渗水的地方。二爷喊着他原来打夯的一帮人马,由他扶着夯头,靠近快要决口的河堤上,大喊一声:“起夯啦!”

  “河有三湾呀,哦嗨,啊喂,抬起来呀,来打夯哎,哦嗨,啊喂,不要慌呀,打好桩哎,哦嗨,啊喂,打西口,往东带哎,哦嗨,啊喂,这个桩,别打坏哎,哦嗨,啊喂,发起来,举高也哎,哦嗨,啊喂,使劲砸,下弯腰哎,哦嗨,啊喂。”

  这铿锵有力的打夯号子一响,疲惫的人们也被这激昂的声音所震撼,全然不顾溃堤的危险,纷纷涌向最危险的大堤口。

  雨渐渐停下来,一会工夫,炽热的太阳出来了,可人们还是不敢放松。打夯的人、推土的人,抱着树枝朝渗水处堵漏的人,在闷热潮湿的大堤上,来来回回无数次奔跑着。看到堵漏成功的那一刻,一些人累得瘫软在大堤上,再也不愿意起来。

  二爷站在刚才差一点决口的大堤上,面朝黄河,他双手叉腰,久久不语。有人嚷嚷着再让二爷唱一曲刚才的号子,二爷双手打着拍子,众人附和着。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二爷喊起的这个号子是夯歌,这是我记事起,听到的最美的歌唱。直到现在,感觉再也没有比夯歌最摄人魂魄的声音了!

  如今,老家的黄河大堤,历经几代治黄人的努力,早已固若金汤,岸边的人们再也不会为黄河决口所担忧。大堤两边垂柳成行,花草遍地,成为旅游休闲的打卡地。二爷年纪大了,早已不在生产队问事了。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又承包了近百亩的黄河滩地。用他的话来说,余生就是种瓜,逮鱼,看黄河。

  是的,看黄河,怎么能不看黄河呢?二爷从小就出生在黄河边,长大在黄河边,在这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与黄河打了一辈子交道。黄河的十余种鱼,湿地里大苇莺、白鹭、夜莺、野鸭的鸣叫,都是他念念不忘的牵挂。春夏秋冬的黄河景象,都深深印在他心里。这一大片的滩地,也是他最喜欢的风景。二爷对我说:“就喜欢站在这百十亩的西瓜地头,看通红的太阳落下去的景致,那时候的黄河,真好看!”

  其实,面对黄河,在二爷心里,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份壮美和诗意呢!


------2025年09月22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文心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9/22/content_29986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