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楹联同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下)石安辉主评1

(2025-09-20 17:51:05)
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楹联同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下) 石安辉主评

对联天地

2025年09月03日 07:22 河南 听全文


楹联同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下)

主评:石安辉


主评综述:
  本次征联题目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应时爱国题也往往能激发出楹联人的创作热情,加上近期一些优秀抗战影视的上映,也增添了不少感悟。在短时间内征集到这些大量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从字里行间中,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家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
  本次共收到104副作品,匿名评出优秀8副,对23副指出问题,主要是并列词和偏正词失对,还有个别存在意重和离题现象。对创作一副楹联,有没有用心思考和反复琢磨,作品自己会说话。写这类题目不能一味的只强调对侵略者有多恨,自己有多惨烈,更要从国耻国殇中迸发斗志,在缅怀英烈,同仇敌忾的情感中,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念。总盯着过去不放,是难以看到未来的。囿于个人学识浅薄,有遗珠和谬误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优秀作品7副:

张淑梅  三门峡
血肉筑长城,兵民驱外寇,雪耻,扬威,八年忠烈保家国;
千流归大海,五岳化丰碑,太行,黑土,万里江河汇凯歌。
简评:这副楹联以凝练笔法勾勒抗战史诗。上联“血肉筑长城”起笔即显悲壮,“八年忠烈”直指时间跨度与精神内核;下联“千流归大海”喻众志成城,“五岳丰碑”化地理为象征。全联善用数目词(八、千、五、万)构建时空张力,地名“太行”“黑土”具象化抗战空间,尾句“汇凯歌”将苦难升华至胜利乐章。虽篇幅短小,但意象密度高,气脉贯通,堪称以少胜多的佳作。

葛淼新  湖北鄂州
烽火狼烟,漫卷山河,叹当年寇噬鲸吞,家国危时,满眼黎元咽血泪;
铁流盛典,高扬旗帜,庆此日功铭史载,乾坤定后,更怀夙志统神州。
简评:这副楹联以时空对照结构,上联以“烽火狼烟”痛陈国难之殇,下联以“铁流盛典”高歌胜利之荣,形成强烈情感张力。动词“噬”“卷”“扬”“铭”铿锵有力,意象选取极具典型性。尾句“更怀夙志统神州”升华主题,既承历史厚重,又显时代抱负,将民族记忆与复兴愿景熔铸一炉,堪称历史叙事与政治抒情的精品。

陈有智  四川成都
烽火起卢沟,忍看太行飞泪、金陵泣血,罄竹难书,三千万同胞殇国难;
钟声敲骨髓,如听四海狂吟、五岳齐喑,汗青可铸,八十年众志护龙城。
简评:这副楹联以卢沟桥事变为历史坐标,上联以“烽火”“泪血”具象化民族苦难,“罄竹难书”与“三千万”数字形成惨烈对照;下联以“钟声”象征警世之音,“狂吟”“齐喑”暗喻觉醒与沉寂的博弈。尾句“汗青可铸”“护龙城”将悲怆转化为捍卫民族的钢铁意志,时空交织中完成从历史创伤到永恒精神的升华,堪称抗战题材楹联的典范之作。

周胜华  湖南娄底
卢沟月冷,冷月照寒锋,问石狮可记,十四年血火滔天,谁挽狂澜擎砥柱?
太岳松苍,苍松承烈魄,听战马犹嘶,万千重烽烟淬骨,我将铁脊筑长城!
简评:这副楹联以“卢沟月冷”与“太岳松苍”的意象对举开篇,通过“冷月寒锋”与“苍松烈魄”的时空呼应,构建出悲壮与雄浑交织的审美空间。上联以石狮之间引出历史叩问,下联以战马嘶鸣收束于当代宣言,“挽狂澜”“筑长城”的动词运用如刀劈斧凿,将民族苦难与精神脊梁熔铸为钢铁誓言。全联意象密实而气脉贯通,既具史诗的厚重感,又闪耀着不朽的民族魂光。

颜  妙  湖南娄底
狼烟曾蔽金瓯,幸镰锤拨雾、砥柱镇狂澜,更百团雷动,万众气昂,终教富士降幡垂夜幕;
鸽哨今穿玉宇,看瀛海澄波、昆仑融雪浪,纵右翼噪鸦,残祠拜鬼,难阻樱花共月照春江。
简评:这副楹联以近代史为经纬,上联以“狼烟蔽瓯”起笔,用“镰锤拨雾”“百团雷动”等具象化历史进程,“降幡垂夜”收束于胜利结局;下联以“鸽哨穿宇”转向当代,通过“澄波”“融雪”喻示和平发展,末句以“樱花共月”的意象超越政治杂音,展现文明互鉴的宏大愿景。全联历史纵深与现实关怀交织,对仗工稳而气韵磅礴,尤以“富士降幡”与“樱花共月”的意象对照彰显格局,堪称史诗级联语。

张艳丽  三门峡
君不见,地道潜奇兵,铁路驰飞虎,跳崖五士贯长虹,投江八女殉寒水,忠骨万身,铸成抗战史诗壮;
尔当骄,神舟揽皓月,蛟龙探碧渊,北斗担纲联四海,航母劈波护九州,盛邦百业,绘就复兴宏卷新。
简评:这副楹联以“君不见”“尔当骄”领起古今辉映的宏大叙事。上联聚焦抗战史诗,以“地道奇兵”“投江八女”等典型意象浓缩民族血性,“忠骨万身”与“史诗壮”形成悲壮升华;下联切换至当代成就,通过“神舟揽月”“航母劈波”等科技意象展现复兴气象。全联时空跳跃而精神贯通,对仗工巧且意象密度极高,尾句“复兴宏卷”既呼应历史又开启未来,堪称以传统楹联形式承载现代国家叙事的创新力作。

毛利民  河南洛阳
题抗战胜利八十周年(80字)
蹄踏卢沟,马在嘶,岸奏弦,黄河咆哮铸成万众魂,黑土地中,芦苇荡间,军民联合布神兵,亮剑洪流澎湃;
蛇吞大象,风正吼,涛鸣鼓,禹甸存亡唤起千钧力,平型关上,台儿庄内,国共协同驱恶豹,抗倭硕果辉煌。
简评:这副楹联以动态意象群构建抗战全景图。上联“蹄踏卢沟”“黄河咆哮”等排浪式推进,将地理符号(黑土地、芦苇荡)与军民群像熔铸为“神兵”意象;下联“蛇吞大象”巧用谚语喻侵略野心,“风吼鼓鸣”强化战斗节奏,通过“平型关”“台儿庄”等具体战役展现统一战线力量。全联以短句堆叠营造战场紧迫感,动词“踏”“吼”“唤”“驱”如刀凿斧刻,最终收束于“硕果辉煌”,完成从苦难到胜利的史诗叙述,气脉奔腾而有金石之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