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讲座55]李宏弟丨〔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浅析3
(2025-09-05 18:35:51)|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例四:明·冯惟敏《闺情》(按谱四)
小院香风过,疏帘淡烟锁。无倦垂杨线,飘尽梨花朵。懊恼今春,偏把俺折挫。腰肢瘦小,瘦小些儿个。(见了)憔悴形骸,(心)疼杀可意哥。哥,乔样托谁学?一似皓月难圆,减容光夜夜磨。
注:摘自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李权效编订《元明南北曲小令正谱》第154页另一格。疏帘:稀疏的窗帘。垂杨线:垂柳的枝条。折挫:挫折,烦恼。可意哥:心爱的人。乔样:奇特的样子,这里指心上人的独特之处。
译文:
小院中飘过阵阵香风,稀疏的窗帘被淡淡的烟雾笼罩。垂柳的枝条仿佛没有疲倦,随风飘动,而梨花已经全部凋谢。今春真是令人懊恼,偏偏给我带来这么多烦恼。我原本就身材瘦弱,现在更是消瘦了许多。看到我憔悴的样子,心里疼爱我的人儿也感到心痛。心上人啊,你的样子是谁学来的?就像那难以圆满的月亮,每夜都在减少光辉。
赏析:
曲作通过对小院春景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而引出女子内心的烦恼和思念,表现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和哀愁。这首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描写小院的春景,下部分则抒发女子的哀愁和思念。曲作开头以“小院香风过,疏帘淡烟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小院,接着以“无倦垂杨线,飘尽梨花朵”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下半部分则转入抒情,通过“懊恼今春,偏把俺折挫”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烦恼和无奈,最后以“一似皓月难圆,减容光夜夜磨”收尾,将女子的哀愁比作难以圆满的月亮,形象而深刻。
冯惟敏(1511-1578),字汝行,号海浮,又号石门,是散曲作家,临朐人。冯裕第三子。明代散曲、戏曲作家。著有诗文集《冯海浮集》、《石门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4卷,以及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
四、当代曲家作品举例
1、郑永钤(1948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华诗词学会散工委副主任,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安徽省诗词学会散工委主任,《安徽吟坛》副主编,《安徽散曲》主编,合肥老年大学教师。获第五届《全国百诗百联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二等奖等,2023年入选《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出版传记《诗意的沉浸--郑震艺术人生》、《郑永钤诗词选》。主编《安徽当代散曲选》、《长江情》和《散曲基础知识》
)
〔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故居忆旧
〔月儿高〕梦逐梨花雨,情牵旧居处。室有书香味,院种冬青树。腊八寒天,风入破窗户。〔五更转〕家徒四壁谁知苦?不忘春晖,寒门慈母。〔红叶儿〕母,拖累着病身躯。〔月儿高〕几度重来,总伤怀路边伫。(摘自2023年9月12日《南曲之窗》第二期)
曲作通过对旧居的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前四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文化氛围的旧居环境。
“书香味”和“冬青树”不仅描绘了旧居的环境,也象征着文化和生命的坚韧。中间五句则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描绘,突出了生活的贫困和母亲的辛劳。“家徒四壁”和“腊八寒天”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和伟大。最后四句总结全曲,表达了作者对旧居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整首曲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吕荣健(别号无争斋主人,网名芙蓉园,山东龙口人,1943年5月生,大学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潇湘散曲社原常务副社长。著有《无争斋散曲集》、《无争斋韵文辑存》、《无争斋散曲杂谈》、《无争斋南曲格律》等。)
〔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某公闲侃
〔月儿高〕对上腰须塌,于民目斜眨。莫道官儿小,背后来头大。仗势欺行,谁个不言怕?〔五更转〕群氓辨啥真和假,为了权钱,先学拍马。〔红叶儿〕马,拍是为骑它。〔月儿高〕只要亨通,随它万人骂!(摘自《无争斋南曲格律》第59页)
曲作通过官员们对上腰塌、对民目眨的传神动作和虚伪、仗势欺人行为的形象描写,以及对普通百姓被迫拍马屁的无奈刻画,揭示和批判了社会中的官场腐败现象,表达了对这种社会丑陋现象的深刻不满和讽刺。
在写作手法上,先叙后议,以议为主,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刺要害,语言犀利,入木三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