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笔下的长江生态[陈保琳]

(2025-07-28 01:06:42)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在宋代,尽管长江已被全面开发和利用,成为黄金大动脉,但长江沿线依然生机勃勃、景色宜人,宋代文人的笔下对此多有体现。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水龙吟》写道:“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在苏轼的眼里,长江堤岸绿柳成荫、芦苇摇曳,岸外田里稻花香,浅滩植荷种藕,江里锦鲤跳跃——一幅优美长江生态环境的画卷。北宋名吏、诗人寇准面对长江的美丽春色,挥笔写下了《江南春》一诗:“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北宋名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也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可见,当时的长江里鲈鱼很多。显然,那时的长江是多种生物生存的天堂。

  南宋大诗人陆游,更是在其长篇日记《入蜀记》中,翔实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壮美画卷。1169年,陆游被朝廷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即知州副手。次年闰五月,陆游拖家带口从山阴县(今浙江绍兴)起程,走水路前往夔州赴任。经萧山、临安、常州,抵达镇江,进入长江,又逆水而上,向夔州进发。从夏天走到了冬天,历时5个多月,到达夔州任所,总行程达5000多里。沿途,陆游写下了六卷日记《入蜀记》。

  在陆游笔下,长江的鱼类、鸟类和其他动物多得数不胜数,真是水美鱼肥、鸟兽成群。陆游一生喜欢养鱼、钓鱼,所以在这次漫长的长江水上旅途中,他对鱼的观察很多。七月十三日,陆游的船行驶到了今安徽当涂县,他在日记中写道:“州正据姑孰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潋如镜,纤鳞往来可数。”姑孰溪为水阳江入长江的部分,纤鳞即鲫鱼、鲦鱼。八月十四日,陆游的船夜泊在蕲州刘官矶时,“观大鼋浮沉水中”。据《说文解字》载,“鼋”就是大鳖。 八月三十日,陆游路过鄂州时,捉到了一条重达10斤的“缩颈鳊鱼”,这就是今天大名鼎鼎、产自长江水域的“武昌鱼”。令人惊奇的是,这条武昌鱼竟然达10斤之重(一般武昌鱼最大也就10斤左右),可见当时长江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此类鱼的生长。

  接着,陆游还看到了“鲟鱼”:“洑中有聚落,如小县。出鲟鱼……”这里的鲟鱼就是中华鲟。中华鲟体大而重(最重的可达200公斤左右),有“长江鱼王”之称,其它鱼类都忌它三分。在陆游的日记中,至少两次提到看见了鲟鱼,说明当时长江里的中华鲟数量应该不少。不过,现如今,中华鲟已是濒危物种,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除了鱼类,陆游在日记中还记载了大量长江沿岸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八月一日,船过江州彭泽县澎浪矶,他去澎浪庙参观,刚站在庙门前就看到“俊鹘搏水禽”,蔚为壮观。九月,陆游的船驶过潜军港和白湖时,两次见到白天鹅,数目多达数百只,它们羽毛洁白,体形像鹅一般大,成群结队地在渺然无边的水天相接之处畅泳,时而高飞,画面甚是优美。更常见的是江鸥,陆游的船停靠在弥节亭时,“驯鸥低飞往来,竟日不去”。

  陆游的日记中,还出现了一些野生动物。某日他在日记中写道:“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另,他的船经过扇子峡后,在黄牛庙停留,舟人前来相告,“请无击更鼓”,因为云庙的后山中有很多老虎,听闻鼓声便会倾巢而出。无独有偶,此前,陆游就曾两次在日记中记载了长江沿岸百姓打虎的故事。

  不仅如此,陆游笔下长江沿岸的植物也是郁郁葱葱、丰富多彩。七月十六日的日记中记载:“沿岸太平州的城濠皆植荷花。”八月十四日,泊刘官矶旁。陆游记载说,儿辈登岸游玩,回来告知,当地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八月二十一日,陆游在过双柳夹时,看到沿岸多种菽粟荞麦。晚泊杨罗洑时,更是看到大堤高柳成行。九月二日,陆游船泊白臼,“附近村庄皆是高大飘逸的古柳”。九月九日,陆游一行泊船塔子矶,他们还曾上岸向江上人家求取几枝菊花。

  对于长江的绝美风景,一路上,陆游应接不暇、赞叹不已。他在七月二十二日的日记中感慨道:“自离当涂,风日清美,波平如席,白云青嶂,远相映带,终日如行图画,殊忘道途之劳也。”

  陆游兴之所至,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娓娓道来。既体现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给后人留下彼时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珍贵史料。


------2025年07月26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7/26/content_28598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