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李艺群]
(2025-07-27 18:25:58)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黄昏,在路口等绿灯亮起时,一辆很有年代感的三轮车停在面前。我的目光被牢牢地吸引,直愣愣地盯着看,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五十年前,母亲用八十斤的身子骨扛起全家人的生计。父亲心疼母亲,但总在外谋生,帮不上忙;他在城里看到一种新奇的运输工具——三轮车,就把家里唯一的“二八大杠”骑出去,请人改造。
有了三轮车,母亲的肩膀轻松多了。春耕时,车斗载满犁、耙、锄头、秧苗;禾苗施肥时,可载三担农家肥;秋收时,垒起一筐筐的谷子;甘蔗季,能一次性驮五百斤……车轴吱吱呀呀,车铃声叮叮当当,母亲的头巾随风飘呀飘。
农闲时去小姨家,母亲给我设“儿童专座”——车斗上放一把带靠背的矮凳子,靠背上绑一把伞。我坐在矮凳上,手紧紧地抓住车架。车斗中间是一篮一篮的红薯、芋头、青菜。姐姐坐车斗的后半部,哥哥坐“二八大杠”的车后座,方便上桥、上坡时,下车帮忙推。母亲弓着背蹬车,哥哥、姐姐时不时地推车。我安心地坐在专座上,日头晒不着,耳边传来轻柔的风声,很是凉快,高兴得直呼:“妈,再骑快点,让风再大些,再凉快些!”哥哥、姐姐瞪我:“我们都满头大汗了!”汗透衣背的母亲没有生气,蹬得更卖力,车铃声惊飞路边一群麻雀。
路过市集,母亲停下车,攥着皱巴巴的毛票买盐。杂货铺老板指着我们的红薯问价。母亲称完红薯,把搭送的青菜装进店门口的竹篮里,转身看见我们的目光粘在包子铺的白汽上,偷偷咽着口水。握着意外得来的票子,母亲豪气地带我们进了包子铺。那天,我们没去成小姨家,吃上了流油的肉包和炸得酥脆的油条。母亲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们,笑着流出了泪。
意外得到“商机”之后,母亲把车斗变成了流动杂货铺。绿豆发的豆芽,芥菜腌制的咸菜,晒好的萝卜干,水灵灵的青菜,现摘的果子……地里收了什么作物,三轮车就承担什么样的运输使命。哥哥、姐姐去上学,我还未到年龄,就跟着母亲到处去摆摊,帮忙拿袋子,帮忙收钱。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帮母亲做很多事。
母亲每天卖完农产品,都会给我和哥哥、姐姐买东西,有时是吃食,有时是文具。偶尔散市时是放学时间,就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哥哥、姐姐。箩筐反扣过来,就是凳子,我们三个泥猴排排坐,争着往母亲的嘴里喂烤红薯。晚霞把我们的影子投射在车斗里,叠成小山包。
后来,我们都拥有了更便利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汽车,而母亲始终只有那辆三轮车。
再后来,三轮车散了架无法再骑行,一直停在老宅的屋檐下,仿佛历尽沧桑的老人,与日渐年迈的母亲温暖相依。
------2025年07月25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7/25/content_28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