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歌之歌[王卫民]

(2025-07-01 18:42:35)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几面镶红齿儿的倒三角杏黄旗,在五月南太行山的峡谷中招摇着。蓝天如洗,白云悠悠,汤汤淇河水面掠过一对对白鹳。衔着古卫国城垛黄泥,轻轻扇动两翼,带上几千朝歌祈福的祷告飞回这里。落下时总是先伸直有着鱼鳞纹的浅黄细腿,像飞机降落前放下的轮子。

  秦岭到太行山,地理,地貌,岩石走向,不在一个概念,却有着相似的文化感同。甲骨文的第一块龟板出自哪条河流或河边哪个池塘?统治者用来占卜求吉或是想留下糜烂奢侈的记载,对于早期先民用褚石研细做崖画而言,进步了许多。

  山巅还是那时候的山巅,溪流断了,续了,还是那时候的溪流。杏黄旗在万木葱绿碧野千里的背景下,鲜艳夺目,引人入胜。白鹳把巢筑在高高的槲栎树上,来纣王殿村的人都少不了抬头看一眼,挪过眸子,杏黄旗下是大片杏林。不用说杏花白,杏花飞的日子,这里一定也是人来人往一片熙攘,杏子黄了熟了,还是一片熙攘,白鹳认不准谁是谁,单立一条腿,立在水边,有时弯一下头,不得其解,在思忖都有谁来过这里,而久久把头抬一下。

  我不知道太行山下的土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只能看出是砂质土,重峦叠嶂,万山沟壑,植被茂盛。积扇形台田,坡畔儿的杏园一个连着一个,杏果儿橘黄色,成串儿、撮儿、嘟噜状。不是季节末期,杏叶儿仍是翠绿色,翠绿色的叶子就努力地侧过身,让杏果有了淡淡的红晕,树枝树梢被杏果压得有些弯,垂下枝头,几乎挨着地皮。

  杏是最不经熟的,“瓜熟蒂落”是瓜的成语,杏子成语那么多,褒贬都有,“望杏瞻榆”“红杏出墙”等等,杏扛不住人的指手画脚,干脆落下树,回到黄土里就安然了。和所有的果子一样,它们开花,结果是传宗接代的,人们吃不是本意。竟然被指责酸指责甜,有些杏就经不得人的作践,气红了半个脸。

  纣王殿村是淇县黄洞乡的一个自然村,分上纣王殿村和下纣王殿村,合并为一个村子也是近几年的事儿。

  到这里的人都有几分好奇。纣王时代果然遥远,因为遥远才被人们向往,游人围着果农的杏摊儿,在笼子里挑三拣四,咬一口杏子,少不了评头论足,谁也不会揣测到哪枚杏子可曾是纣王行宫遗留的哪个杏树?纣王曾在此屯兵,操练军队,旌旗猎猎,喊杀声惊天震地。金鼓、号角在南太行山峡谷里回荡着,久久不散。兵将歇息间,蜂拥杏林,因而今天的这里,除了成片杏林之外,不经意在村子的什么地方就有杏树横空而悬,或是石缝,或是石坎,临崖村道杏树兀地斜长在面前。

  在这里,不论河川或是沟畔,或是走在连山的青石村街,都有一种远古的厚重感。屋基砌在整体的岩头,粗粝古老的石块,辨不出年代,却能感到它的沧桑。寂静的山野传来砍樵声,也传来破石砌垒的吭唷声。汗水和哀怨渗进砾石、崖隙,喊杀、哀嚷或诅咒,随残云消失在岁月的旷野。

  主宰的朝歌大地,金碧辉煌的王宫,尽管压着累累白骨,古王国城墙,坚固的沙土和米汤夯筑的城廊,在初始,定是抵御过强敌。毙命在城下的将士,不论是什么动机和目的,都是一个个母亲的儿子。高堂、妻儿,出征的小村头,依依惜别,行去几回头的千叮咛万嘱咐,怎奈无法逃脱人类前进史的谱写。

  今天见不到那时的土房草屋,古杏树。尘絮垂拂的屋檐下,老娘送儿的影子没有了,娇妻别夫的语气,经不住一阵微风,早已消散。

  眼前以石屋、石堡为主要特征的村落,石墙石基石围墙,嵌着的玻璃窗也是石砌、石灰勾白,看上去别扭而新鲜。

  贯通整个村子那些陋巷蓬门不论石砌,石垒,都是深青色石头,那些条形阶石的中间部分凹陷很深,失去棱角,足以证明其岁月之久。

  三千多年的时空,世事沉浮。帝王更迭,血雨腥风或是国泰民安,从未间断过人间烟火,演兵遗址群与石头城村落相得益彰,独特于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天然形成口袋状屏障,使村域有太多的故事,且耐人回味。今人能叫上名的有马军峪、步军峪,大概属那时按兵种驻屯的地方,铜炉沟、铁炉沟定是为军队提供,武器冶铸的地方。

  树木、杂草、果木,几枯几荣,物是人非,当时的石头上布满藓苔,从不评论过往的那些事儿。林立高耸的山头被山谷形成的云雾笼罩着暮霭沉沉,逢连绵阴雨时,云雾在山谷翻滚,一座座山头像大海扁舟,若隐若现。深三十米,高七米的“仙人洞”里呈黄色的钟乳石,造型奇特,成为这里唯一溶洞风景。有泉水不知从什么地方而来,不经意就有水涌出,甘甜凛冽。不见水的时候,似乎也能听到水声。

  村子几百间石屋,史载为明代建筑,游人来这里宁愿认为时间更早,声学效应的回音壁,耳朵贴上去,听到的声音定是今人自己弄出的响动,与纣王无关,却努力要寻找和辨别遥远的昨天。

  我曾在“云梦山”山巅凭栏眺望过“牧野之战”的地方。古时的牧野是商都朝歌城外的郊野,在今天的新乡市。

  如今,牧野之地如林高楼耸入云端,一座现代化城市已经崛起,千里沃野正是麦子泛黄,金浪滚滚的季节,无人机小蜜蜂般嗡嗡着从头上飞过,盘旋智能收割机已经到大田,等待开机“开镰”。古战场上的刀戈锈迹化作泥土,将士热血埋进深处,这里和所有的农耕文明地区一样,春播夏收,五谷稼穑物阜民丰。涓涓不息淇河,还是清澈如初,烟波无垠,不禁使人思绪万千。

  史诗般的淇县,以其宏大的历史和富饶美丽,屹立在中原大地。用久远的故事打造全域旅游。

  纣王殿村的厚重历史、南太行山的旖旎风光,把四面八方的游客吸引过来,唏嘘、喟叹、赞美,有人买了杏,吃了杏,连杏核也放进兜了,舍不得扔,村人说是“甜杏仁”。我悄悄溜进杏园,摘下几片绿中泛着黄的宽卵形杏叶,用手捋了捋夹在了笔记本里,轻轻地合上。


------2025年06月30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文心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6/30/content_28013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