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河心上流[黄开林]
(2025-07-01 18:33:16)|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第一次见到岚河,我才八岁,上小学三年级。草垭初小没有大队部,加入少先队要到溢河小学去,娘给了五角钱半斤粮票,气喘吁吁追上同学,已经在爬三星寨那座大梁了。到了最高处,正要下山,抬头见一条大河波浪翻滚在谷底,隐约能听到哗哗哗的涛声。
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河,那一刻的冲击,差点惊呼起来,有同学说,那是岚河,岸边一条弯曲的小街就是溢河坝。晚会前,一位像画上出来的小姑娘给我戴上红领巾,我们离得很近,呼出的气息甜丝丝的。心里想,这姑娘水色多美,岚河水就是养人。第二年,我就转学到溢河小学,学校就在岚河的拐弯处,晚上睡觉能听到流水的声音。一有时间,我就抱着书本到河边大石头上去读,除了水响,偶尔有几只鸟或白云飞过,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我在读书,书在读着蓝天,读累了,就下河游泳。先是狗刨,再是仰泳,最后还能到深水里潜泳。
下游有个洄水滩,每有梭子船经过,都要猛扳几棹,多荡几桨,生怕漩进深处,若深陷其中一时半会就出不来。许多游泳高手,在这里自会望而却步,不敢以身试险。夏天的中午,有老鳖出来晒太阳,没人打扰,一晒一个多小时纹丝不动,暗绿色的皮肤,泛着诱人的光泽。我们看累了,就要来点恶作剧,扔一小块石子过去,它哧溜一下就滑下水,故意气我们似的,在水面学着飞碟的样子,旋舞一两圈之后才玩起消失。
上游落差大的地方,水流湍急,波浪就开出大朵大朵的花来。我们坐在河边听涛,双脚没入水中,不时有鱼来吻足,弄得浑身痒痒的。两手伸进石头缝隙里一摸,很快就会捉住一条,叫得出名的有白鱼、麻鱼、鳜鱼、桃花鱼、牛尾巴、黄辣丁、巴岩鱼、钢鳅子。泉鱼最鲜美,全都生活在河中心的浪花处,只有网能打到,我们只是眼羡而无法获得。
不知不觉间,我在这个算得上岚河中上游的地方学习、工作了整整10年,调动的时候,是在岚河上坐船从溢河电信所到县电信局的。坐在运粮船上,水手们一会儿在船头扳棹,一会儿在船尾荡桨,一会儿跑到船舷撑篙。我眼睛不停地张望,紧张又新奇,想帮忙却不知怎么操作,艄公们只喊叫我坐稳,不要乱动。两岸青山一座又一座,碧水一弯又一弯,很快就到了蟒蛇吐箭,滔河的水汇入,水流便大了起来。拐过梧桐坝,很快就到了蔺河口,有老家芳流河的水加盟,让人感到分外亲切。再下面就是茶园沟、黄龙溪、五里堰、柑竹坝、渡船口、菜籽沟,到了萧家坝就可以上岸了,提着行李回望,县城边上的岚河更加宽阔敞亮。可以这样说,是岚河载着我或是岚河一路送我到新的工作岗位上的。
出于对岚河的怀念,至今我仍保存着三张莲花池渡口的老照片,一张是1958年,桐籽花开时节,西北大学下放干部拍摄,画面很干净,渡船行驶在河心,两岸田畴平阔,房屋稀少,远处北门坡的古城墙历历在目。两张是20世纪80年代,由生漆研究所所长刘邦杰所拍,船刚驶离渡口,艄公撑船的姿态很有力度,特别是那两棵柳树,占据画面三分之一,把船夹在中间,一下子就有了诗情画意。后来修了吊桥,渡船、渡口消失,大冬天里,吊桥的木板上落满了雪花,有人推着婴儿车在桥面上缓缓走过,那么温馨祥和,又是那么的趣味盎然。
那个年月,每到夏季,吊桥上方的莲花池,就成了天然河滨浴场。男的袒胸露背肩扛汽车内胎,女的身着泳装牵儿拉女,在岚河水里挤挤挨挨,如放大的浮萍或是睡莲,满河滩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水声、笑声、说话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半在水里游泳,一半在岸上当观众,天天如此,乐此不疲。
没过多少年,拆了吊桥,修起了古色古香的廊桥,三层商铺横跨岚河。底层两边是店面,理发、服装、儿童玩具一应俱全。中间是行人通道,熟人相遇握手言欢,天天见面天天都要打声招呼。二三层为夜市饮食区,每到傍晚,香气扑鼻,人声鼎沸,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真正的烟火人间。拍抖音,搞直播,发视频,河水飘走了多少山光水色,又迎来了多少笑语欢声。
廊桥的下方又修起彩虹桥,连同岚河二桥,这一片水域成了黄金海岸,游船摇曳,画舫穿梭,盛世繁华,夜夜笙歌。两岸楼宇,霓虹闪烁,一片璀璨。大道锣鼓、小道竹马、岚河夜画、巴人渔歌……部分乡镇排练的节目,轮番在河边上演,引得游客赞扬声不断。这个时候的岚河,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更是舞台、布景。
岚河之晨,又是一番景象。薄雾贴着水面,像美女罩着的面纱,若隐若现,舞动,抚摸,岚河一下子婀娜多姿起来。两岸的亲水步道,人来人往,晨练的人早已踢落露珠,相互说着“早上好”,表情加肢体语言交流,脚步不停,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参与了两轮县志的编写之后,我才对岚河有了较深的认识。岚河是岚皋人的母亲河,有了岚河,才有岚皋。先有岚河,后才有岚皋最早的学校岚河书院。曾任兴安知州的史传远写的《岚河乘舟夜归》,足见昔日的辉煌:岚河之水西北流,落日乘风信小舟。两岸林深川色静,一声棹发浪花浮。野烟起处樵方歇,渔火明时钓未收。百里归帆如箭疾,暮楼初鼓出城头。
发源于大巴山的岚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汉水又东,迳岚谷北口,嶂远溪深,涧峡险邃,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飀飀,故川谷擅其目矣。”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对岚河的描述。《大清一统志》说:两岸山多岚气,故名岚河。《砖坪地理志》对岚河有详细记载:岚河出太平北平利南之界岭。水自岭北发源,初名岚溪,纳横当河、高岚河,正阳河、挟竹桥河、八仙河、创水河、让河、白沙河,岚河之名始著。古人说五百里岚河,那是针对当时的度量衡而言,其实,岚河全长只有153公里。
记得1999年4月,水还有些冷,岚河漂流旅游项目上马,要举行试漂活动,我被邀为成员之一。从四吉河口出发,刚到第一个有落差的深滩,就翻船落水,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的。真叫有惊无险,尽管冻得舌头捋不直,仍很兴奋。据说这地儿翻船落水过几个美女,就定名落凤滩。后来又漂了无数次,再也未湿过身,便写了一首歌,别人唱,我也唱:巴山高,黄土厚,岚河碧透万古流。九滩十八弯,弯弯藏锦绣。桨片挥舞轻舟荡,中流击水显身手。翻船落水寻常事,有惊无险回味久。喝一口岚河水心儿甜个透,吼几句巴山调浑身都好受;酒满斟,风满袖,岚河挥手邀朋友。开船水围城,上岸桂溪沟。一腔豪情胸中装,两岸青山绕画轴。千年修得共枕眠,百世修得同船渡。休要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好心情还在那岚河一漂后。
漂流是一种宣泄,亲水是一种解压,喝水是一种养气润心。我抒发情感的招数,除了写作就是唱歌。虽然声音低沉,却是自己的心声,有一年川陕鄂护林防火联防会在岚皋召开,文化馆要排练一台晚会,压轴的大合唱《岚河两岸披锦绣》,就是我写的词:岚河流水清幽幽,清幽幽流过我村口,一弯流水一弯笑,两岸桃花两岸柳。油菜金灿灿,麦苗绿油油,桑树满山坡,魔芋圆溜溜,笑声洒向碧波里,鱼儿跳进竹笆篓。牧童笛儿声声脆,满山的牛羊画中游。山乡的人民多勤劳,幸福的生活浓似酒,流水不断歌不断,欢歌笑语飞出农家楼。
因水量足、水质好,岚皋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持续向好的水生态、水环境,绘就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动画卷。正因为有了一河流水,才有山高水长、山环水绕的岚皋,岚皋县城才显得格外秀丽。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令许多外地人羡慕不已。现在,我与岚河聚少离多,许多时候只能在梦中相见。人生是一条河,历史是一条长河。人离不开水,水离不开河,只要岚河水不干,只要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它就会永远从我心上缓缓流过。
------2025年06月30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文心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6/30/content_280138.html
前一篇:[北曲小令]〔双调·播海令〕荷塘
后一篇:朝歌之歌[王卫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