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皇帝也是“猫奴”[周乾]

(2025-06-28 10:32:16)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现如今,故宫里的猫成了这座巨大的博物院中一道新的风景线。

  据统计,目前在宫里“安家落户”的故宫猫有两百多只。常有人好奇,宫里的猫从何而来?这些猫中,有从宫外跑进来的流浪猫,也有不少是一直养在宫中的“御猫”们的后代。

  自明朝起,紫禁城就有养猫的传统,最初宫里养猫的目的很实用。紫禁城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皇家养猫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防止鼠患。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将它们当作“活教材”,做皇家子弟的性启蒙“老师”。清代文人抱阳生在《甲申朝事小纪》中记载:“国初,设猫之意,专为子孙生长。深宫恐不知人道,误生育继嗣之事。使见猫之牝牡相逐,感发其生机。”

  明朝皇帝中有好几位“猫奴”。明宣宗朱瞻基雅好丹青,画过不少与猫有关的画,比如《花下狸奴图》《壶中富贵图》《仿元王渊五狸奴图》《仿宣和笔耄耋图》《猫轴小横披》等。其中有一幅《仿宣和笔宫猫图》,上有七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猫。画上还有重臣杨士奇的题诗,把“皇家御猫”夸得十分威风。

  嘉靖帝朱厚熜,对猫的宠爱也很“夸张”,留下了“金棺葬猫”的掌故。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嘉靖帝曾养过一只猫,毛色淡青,双眉雪白,因之名为“霜眉”。霜眉似乎很懂嘉靖帝的心思,主人一起身,它就会主动跑到前面去给他“带路”,晚上也会陪着皇帝睡觉,一刻也不离开。霜眉死后,嘉靖帝非常伤心,下令把它安葬在万岁山,还特意立了一块碑,上书“虬龙冢”。《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另一段与之相关的故事,说嘉靖帝养的一只狮子猫死了,他非常痛心,竟然下令为这只猫打造一副金棺,安葬在万岁山上,还命朝廷官员给这只猫写超度文。时任吏部左侍郎的袁炜写出了“化狮成龙”的阿谀之词,嘉靖帝看后大喜,立刻给他官加一品,升任其为礼部尚书。后来袁炜一路升官,还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仍入直西苑,供撰写青词。结合两段史料来看,霜眉大抵就是袁炜“贺唁”的那只狮子猫。

  天启帝朱由校,爱猫几乎到了荒诞的地步。据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天启年间的猫儿房里养了很多宫猫。其中的公猫被称作“小厮”,母猫则叫“丫头”,有的猫还被封官,称作“某老爷”。《万历野获编》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这些猫因为受到天启帝的宠爱,在宫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即使碰到了尚在哺乳期的皇子、公主,也会嗷嗷叫着扑上去,吓得年幼的孩子浑身哆嗦,乳母们却往往敢怒不敢言,可见天启帝对猫的骄纵程度。

  清朝皇帝大多喜欢养狗,但猫依然“宠冠后宫”。《清代文书档案图鉴》中有《猫册》和《犬册》,记载了紫禁城中所养宠物猫、宠物狗的名字和生卒日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宠物似乎被看作皇室家庭的一分子,每个月还有俸银可拿。

  著名的《胤禛十二美人图》中,有一幅《捻珠观猫》。画中仕女端坐在圆窗前,轻倚桌案把玩念珠,饶有兴致地看着两只猫咪在面前嬉戏。这幅画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刻画繁复的景致,以远、中、近三景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然流逝。

  也许是因为长期在宫中过着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紫禁城里的猫一只只都显得富态雍容、媚态可掬。作为宫廷画家的艾启蒙,自然不会错过如此绝佳的题材。艾启蒙擅于西法中用,在他绘制的《狸奴影》中,十只御猫灵动的倩影跃然纸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狸奴影》内藏十开,绘有十只姿态各不相同的猫儿,以满汉双语分别题录十只灵猫的芳名:妙静狸、涵虚奴、翻雪奴、飞睇狸、仁照狸、普福狸、清宁狸、苓香狸、采芳狸、舞苍奴。这十只猫或雍容华贵,或乖巧喜人,画家将素描技法和解剖学理论相结合,以短细的笔触一丝不苟地刻画出猫雍容的体态和皮毛的质感,把猫儿慵懒而又敏感、独立而又黏人的特性描摹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末代皇妃”文绣也爱猫。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还暂居紫禁城内廷,一住就是十三年。1922年,文绣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被溥仪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嫁给溥仪时,文绣只有十三岁。深宫之中,文绣长期忍受着孤独与寂寞。在清宫留下的一张老照片中,文绣站在内廷院间,旁边有一只猫相伴,似乎这只猫是她的宠物、朋友和寄托。

  紫禁城中的宫猫,作为帝后宠物,或为他们消闲度日、打发时光的玩伴,或是他们解除忧愁、慰藉心灵的工具,给枯燥乏味的宫廷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中,仍有将近两百只猫。这些依然“驻守”在宫里的“御猫”,早已不再是皇家盛宠。它们都是当年的宫猫后代吗?在宫中过着怎样的日子?在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眼中,这些宫猫堪称宫里的“夜班警卫”。它们白天懒洋洋的,可一旦故宫闭馆后就精神起来,开始到处“巡逻”“放哨”。当宫门一层层关闭,这群行踪莫辨、“执勤”时间莫测的“编外员工”,便出没于红墙黄瓦间,在夜幕中开启捕鼠模式,不负“猫保安”之名。紫禁城七十二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没有发现过一只老鼠,也没有出现过古建筑木构件被老鼠咬坏的情况。故宫的同事们都戏称这群猫为“大内咪探”。

  故宫猫是有灵性的,它们不怕人,一招呼就会围到游客身边。这些猫很懂事,特别爱干净,会定时定点解决“个人问题”,从不给保洁阿姨添麻烦,也从不毁坏公物,更没有骚扰过游客。

  借用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的话说:“要把一座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要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观众有尊严地参观,同时也要让流浪猫继续有尊严地在故宫生活。”我想,这既是所有爱猫人士的共识,也是所有故宫猫今生的夙愿。

  《故宫生活志》,周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年版


------2025年06月28日《西安晚报》第5版文化周刊 长安悦读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6/28/content_27989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