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走向“大众”热度与争议并存微短剧未来路在何方?
(2025-06-19 18:15:59)|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近日,抖音、微信、淘宝、快手等多个平台接连发布公告,拦截、下架一批违规微短剧。不经意间,从面世起就面临诸多争议的微短剧,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以“短平快”的特点席卷大众生活。记者调查发现,去年以来,不管是呈现的内容还是制作的质量,微短剧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微短剧崛起
从“小众”走向“大众”
微短剧是什么?微短剧的兴起可追溯至2022年,初期以低成本、快节奏的“霸总”“逆袭”题材为主,一部微短剧多在20集至150集之间,每集1到3分钟。去年起,微短剧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不仅如此,中国微短剧也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去年下半年,一部成本不到20万美元、讲述女主角从婚姻背叛到继承亿万家产的微短剧《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在北美揽获3500万美元票房。在YouTube、TikTok上,中国团队制作的微短剧评论区催更不断:“太好看了!”“快更新吧!”
记者打开小红书,输入“微短剧”,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微短剧推荐分享,不少分享点赞量高达十余万。微博上,“微短剧”词条也频频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调侃,横店变“竖店”。
无论您看不看微短剧,微短剧都会以各种方式在您身边“刷屏”。微短剧,已从曾经的“小众”走向“大众”。32岁的张娟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一部十分火爆的“年代剧”让她“垂直入坑”,从此迷上了微短剧。“以前以为微短剧很‘无脑’,但《家里家外》营造的温馨家庭氛围很戳我的心。”张娟说,此外,微短剧像浓缩的电视剧,情节紧凑反转多,完美适配通勤、午休等碎片时间。56岁的王晓荣则将其视为日常消遣:“今年以来,微短剧的题材越来越多样了,适配观众的各种喜好。”王晓荣介绍,前阵子她看了名为《破晓》的悬疑推理短剧,剧情的多次反转和对亲情友情的诠释让她感动不已。
进入免费时代
是微短剧走向大众的关键
今年37岁的市民常娜娜是一名微短剧资深爱好者。她告诉记者,2023年,办公室里还只有她一人看微短剧。但今年以来,看微短剧的同事越来越多。
在常娜娜看来,从去年到今年,微短剧走向大众的原因主要是微短剧进入了免费时代。“之前看一部微短剧要花近百元,不想花钱就要忍受看超长广告才能兑换看剧时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红果短剧App等免费微短剧平台兴起,许多微短剧平台也接连推出了日卡、周卡、月卡等优惠活动,看微短剧,终于不用掏高价,也不用忍受广告了。”
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各大平台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多次发文加强对微短剧的监管力度。比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文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要求压缩数量、提升质量,并且要求中老年微短剧纠正模式化塑造“恶婆婆”“恶奶奶”,边缘化、脸谱化中老年人形象的创作倾向。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的“剑网2025”专项行动中,已将规范微短剧版权秩序作为重点任务。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微短剧迎来新变化》,其中提到“随着监管深化,平台持续治理,行业自身纠偏,一路‘狂飙’的微短剧在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历经了从内至外的显著变化。”
据行业内部人员透露,从用“历史解码未来”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到首部孤独症儿童的公益题材短剧《重寻星光》;从展现法律温度的《法官的荣耀》,再到悬疑、破案、奇幻修仙等多类题材,如今的微短剧逐渐摆脱了专注“爽”的标签,质量明显提高。今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发布2024—2025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共计43部网络视听节目入选,其中15部都是微短剧,足以证明微短剧的质量正在显著提高。
同时,抖音、腾讯等“大厂”入局,依托网文生态抢占优质火爆的IP资源,阅读平台、微短剧平台和长剧平台也开始合作,共同开发优质内容。
高质量的作品
是微短剧行稳致远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一些市民看来,仍然有“不入流”的微短剧在占据人们的视野。市民孙茜直言反感:“很多微短剧用狗血剧情刺激多巴胺,比如重生复仇、豪门恩怨,看多了容易麻木,丧失深度思考能力。”记者下载了红果短剧App,打开后可以依据微短剧名字挑选微短剧,同时还有“排行榜”“新剧”“现代言情”“总裁”“逆袭”等各种标签便于挑选。记者耗时一周,观看了不少微短剧,发现大部分微短剧确实具有情节引人入胜等优点,但有些微短剧仍存在剧情重复度高、质量参差不齐等缺点。
记者注意到,因产量惊人,西安已成为全国“短剧之都”。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短剧百强承制公司中,西安占据48席。今年5月,陕西省正式启动“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6月6日,陕西影视拍摄基地推介会在西安举办,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宣懿说,随着微短剧的蓬勃发展,陕西影视拍摄基地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微短剧,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记者采访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震。在他看来,微短剧作为新兴媒介产品,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微短剧发展迅猛,优势显著。“微短剧之所以‘爽’,是编剧在主角追求正义、公平的过程中设定了许多障碍,主角通过‘过关斩将’来实现正义和公平。”李震说,这说明大部分微短剧都代表了正向的价值观,传达了受众对正能量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微短剧也有其不成熟性,尤其是在文艺作品的范畴里,其创作模式不遵循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很多短剧为了追求流量,为了吊胃口,脱离现实和社会,长时间沉迷于这类微短剧会降低受众的文艺审美。
李震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微短剧的发展应大力支持,但同时也要促进微短剧迭代发展。监管部门要根据微短剧的发展及时制定新规范,引导微短剧产业走向成熟,进一步提高质量。同时微短剧的生产团队也要加强自律,创作符合文艺规律、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要扶持微短剧产业走向正规。”李震说。
“缺乏内涵的微短剧注定没有长远的价值和文化竞争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说,微短剧作为新兴文化产业,承载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需求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现在大部分微短剧仍未做到,依然“浮躁叙事”。
“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经历多次打磨,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作品。”王晓勇说,希望未来微短剧能快速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品化突围”,因为“只有打动人心、传递力量的好作品,才能长久流传下去。”
------2025年06月19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 体育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6/19/content_277872.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