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钵中莲·补缸》看早期秦腔剧本的文学特质[高益荣]
(2024-11-02 13:23:28)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在现存文字记载中,一般认为最早见到“秦腔”字样的为抄本《钵中莲》传奇。这是一出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目,它不仅在戏曲形式上有合用南北曲套的特点,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是一出有着矛盾性展现的悲喜剧。
这个剧目描写了一个充满多重意蕴的故事,表面是个宗教剧,实际上又是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爱情悲喜剧。全剧共十六出,写江西九江府湖口县人王合瑞出外经商,不幸遭遇海风,吹至舟山,虽然舟覆逃生,但无还乡盘缠,无奈沿途求乞,行至浙江奉化西乡,多蒙窑主李思泉收留,并传其烧缸技艺。王妻殷氏,小字凤珠,“年方二十,性喜风流”,与本县捕快韩成有私情。适逢韩成出差,刚巧住进王合瑞的窑洞,王合瑞受窑神托梦与其妻通奸者是“半边朝字韦相砌”,韩成酒醉后泄露私情,王合瑞就杀了他,并将其尸体和泥烧制成瓦缸,又回家逼死妻子殷氏,最后受观音度化,王合瑞出家归佛。剧中除运用南北曲外,还采用当时许多地方戏曲腔调,在传奇剧本中颇为罕见。
在思想意蕴上,该传奇也很有特点,全剧双线推动情节,一条是佛神指示、度脱王合瑞的宗教线索,一条是殷氏与韩成偷情恩爱的线索,展现出两情恩爱不合乎礼教、但二人间确有很真挚情感,从而显现出宗教的不合乎人性、丈夫王合瑞的残忍。这一主题非常符合晚明文学的整体主题,和徐渭的《玉禅师》《歌代啸》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十三出《冥晤》写殷凤珠“自成僵尸后,一心系念韩郎,杳无会期,倍增悲泣,今夜月明如画,一时难按春心,为此从出棺材,私探韩郎消息”。这里表现出殷氏对韩成的深情。韩成的鬼魂告诉她“我的骨殖被你丈夫烧毁,锻炼成缸,留在人间,也还是一件完全之物;被你失手跌破,年深日久,必成瓦砾”,央求她“觅得匠工,与我将缸补好”。正是受韩成这一托,才有了可谓全剧最精彩的第十四出《补缸》。殷氏化作王大娘,找到补缸匠顾老儿,让他来补缸。因顾老儿只顾贪看王大娘美貌,不小心把缸又摔碎了。这出戏妙趣横生:
殷氏(白):啊呀!这一只缸乃是韩郎所托,今被击碎,还有何颜见韩郎于地下?罢!我今急急赶上前去,寻着缸匠,要他补好还我,才肯干休,倘有差池,与他势不两立!哎!
(【西秦腔二犯】唱):雪上加霜见一斑,重圆镜碎料难难。顺风追赶无耽搁,不斩楼兰誓不还。(急下,净上)
顾老儿(唱):生意今朝虽误过,贪风贪月有依攀。方才许我鸾凤,未识何如筑将坛。欲火如焚难静候,回家五要相烦。终须莫止望梅渴,一日如同过九滩。
殷氏:(上)呔!快快赔我缸来!
顾老儿:干娘!(唱):说定不赔承美意,一言既出重丘山。因何灰死重燃后,后悔徒然说沸翻?
殷氏:胡说,谁说不要你赔?快快赔我缸来,万事休论。
顾老儿(唱):我是穷人无力量,任凭责罚不相干。
殷氏:当真?
顾老儿:当真。
殷氏:果然?
顾老儿:果然。
殷氏:罢!(唱):奴家手段神通大,赌个掌儿试试看。(白)变!(下)
(场上作放烟火介,小旦扮殷氏僵尸上)(白)你赔也不赔?
顾老儿:啊呀不好了,鬼来了!(唱):恶状狰狞真厉鬼,将何驱逐保平安!
殷氏(接唱):若然一气拴连定,难免今朝用蛮。
顾老儿(接唱):怕火烧眉图眼下,(白)走吓!
(接唱):快些逃出鬼门关。(下)
殷氏(白):怕你逃到哪里去!(接唱)势同骑虎重追往,迅步如飞顷刻间。(下)
这段戏词非常重要,尽管它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秦腔剧本,但基本展示出秦腔早期的文学剧本的样式。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与昆曲不同的文化特质。独立将这段对唱拿出,也具有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的基本特征。首先是人物性格鲜明,通过戏剧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性格。殷氏美貌,性格坚定,坚决要求赔缸;顾老儿贪看美色,不小心打了缸,但执意不认错,在你来我往的俏皮话对白中推动情节发展。其次是不管对白还是唱词,语言的文学性极强。对白语言已具有秦腔剧本的“滚板”“滚白”特点,如殷氏用“哎”叫板及顾老儿的“干娘”“鬼来了”、殷氏的“罢”等对白,都非常生动,极具喜剧动作性。唱词已采取秦腔剧本喜欢采用的上下成对的七言句,整齐有致,但表意通俗,与人物身份相称。第三是舞台提示性语言表现出戏曲舞台表演艺术效果的技巧性。如殷氏口中喊“变”“场上作放烟火介,小旦扮殷氏僵尸上”这段表演,类似秦腔里后来常有的鬼戏绝活表演。第四是表明用“西秦腔二犯”来演唱。尽管对“西秦腔”学术界争论较大,不管它指的是始于陕西的秦腔还是甘肃的秦腔,总之表现了秦腔早期剧本的文学特质是不可置疑的。
(注:处原文有缺失)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
------2024年10月12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10/12/content_22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