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曹丕《燕歌行》赏析

(2024-10-07 09:36:10)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诗,开千古妙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原创 解忧诗词 解忧诗词


2023年08月26日 21:29 福建 2人听过




说到文坛上的“父子兵”,除了北宋的“三苏”和“大小晏”,就是东汉末年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植是出了名的“才高八斗”,七步成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尽兄弟相残的悲哀。


还有他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惊艳了世人一千多年。


曹操,虽然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毋庸置疑。


他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而曹丕,是那场“立嗣之争”的胜利者,坐拥江山,怀抱美人,很容易让人忽略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其实,他也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诗、赋、散文、理论皆有涉猎。


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开一代风气。


还有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开千古妙境,无人能够出其右,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燕歌行》


[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赏析:




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北上投奔冀东、辽宁一带的乌桓一族。


曹操为了永绝后患,率军征讨,曹丕的这首《燕歌行》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以思妇的口吻,反映了当时战乱不休的现状,抒发了征人思妇两地分隔的幽怨之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诗歌开头三句是环境描写,为后文的抒情营造气氛。


这里诗人选取了秋日里常见的几个意象,秋风、草木、白露、候鸟,多方面、全方位地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气氛。


秋风萧瑟、白露为霜,这是从天气角度来突出秋日的凄凉;


而草木摇落是从自然景物方面着笔,给人一种衰落颓败之感;


最后的群燕、归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漂泊天涯的征夫游子。


这三句虽是写景,但却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无限的哀愁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中,女主人公开始登场了。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诗人不写女子的思念,反而先从她所思的男子写起。


她想象着此时独居异乡的男子,因为思念故乡而忧心忡忡,肝肠寸断。


她忍不住发问“君何淹留寄他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滞留他乡,思归不能归呢?


这一句道出了千百年来多少思妇心中的哀怨愁苦,令人潸然泪下。


“贱妾茕茕守空房”这几句描写的是思妇独守空房的情景,孤苦无依,思念成疾,泪流满面,充分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一片深情。


紧接着的“援琴鸣弦发清商”这两句,抒发的是女子想要排遣愁苦,却愁上加愁的无奈之情。


秋夜里,她取来瑶琴,拨弄琴弦,一首凄清悲凉的清商曲从指尖流淌而出。她轻轻地低吟着,断断续续,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里的“短歌”是相对“长歌”而言,一般来说长歌慷慨激昂,而短歌则低回哀伤,很符合女子此时的心境。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初读觉得很美,回味一下痛彻心扉。


明月皎皎,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联想一下此时女主人公独夜难眠,景色越美,越反衬出了她的落寞忧伤。


“星汉西流夜未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黑夜的漫长,而“未央”的又何止是这漫漫长夜,还有女子的思念和忧愁。


战争不息,徭役不止,她的悲伤和愁苦便会永无止尽。


她无法改变现状,望着天空中的牛郎和织女二星,发出了“尔独何辜限河梁”的感叹。


牛郎织女因为相爱,而被天河阻挡,何其无辜。


而她和丈夫又犯了什么罪?以致两地相隔,相见无日?


最后的这一句,似控诉又似呼吁,说出了普天下所有和她相同遭遇的男男女女的共同心声,低回响亮,余味无穷。




这首诗是很常见的“闺怨”题材,却写出了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先作为一个统治阶层的人物,能够将底层人民的这种悲痛之情描写得如此深沉婉转,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其次当时盛行的是四言、五言诗,而他却能写出如此精彩的七言,足见其才华之高绝。


整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充分表现了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对远方丈夫无限的思念之情,婉转又深情。


就像清朝文学家王夫之所言“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