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城秋色[宋力行]

(2024-08-29 18:14:29)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日子平平淡淡,季节来来往往,盛夏余威犹在,忽忽却已立秋。


  不知什么缘故,这几天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周末本想多睡会儿,无奈又被一片鼓噪的蝉鸣和“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吵醒。起身从八楼的阳台看下去,原来紧邻小区南墙的那一片农田正在用拖拉机翻麦茬地,晶亮的铁犁铧翻起红褐色的土浪,把早已腐化的麦秸掩埋在土地里,化为今冬小麦的肥料。旁边的几块地里种了密密的树秧,透着森森绿意,蝉鸣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再远一点是玉米地,晚玉米还没有收,茁壮地伫立在小村的外围,哨兵似的,晨光里红缨子闪闪烁烁。隔田相望的小村绿树衬着红墙,也有一种安闲的美感,这时如果各家的屋顶上再能升起几缕袅袅炊烟,给这画面添上点“仙气”,那就更完美了吧。眼光再往上,越过村外那道高大的绿树屏障就能看到巍巍秦岭——不过这会儿天色还早,云遮雾罩秦岭真容未显,我拨弄着阳台上几盆特意栽种的菊花,心里想着东篱先生的那句“悠然见南山”,心情愉悦了很多。


  说起来,买下这所位于凤翔县城东湖之滨最南边的房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凤翔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雍州,为天下九州之一,又是“嬴秦创霸之区、始皇加冕之地”,大秦帝国在这里有近300年的建都史,考古发现的秦雍城遗址在城区南边,其中雍城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据了多项第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好多先秦的珍贵文物,都是在凤翔发现的,城南因此更受到保护,我蒙受先人遗泽,也才有了观田畴而知四季、眺南山而沐紫气的地利。


  女儿说要陪我去医院看看,也好,我们一起出了门。真奇妙啊,这北方分明的四季!晨风突然就失去了热烘烘的燥气,沁来凉意,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药香,我知道,那是街边栾树花的香味儿。好像才几天没注意,栾树层层绿叶间就开出了满枝的黄花,偶尔有些向阳的枝头,还结出了淡红色的果实,那一树树的绿、一枝枝的黄、一簇簇的粉,三色相间,赏心悦目。风一吹,细碎金黄的花儿扑簌簌落下,给人行道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毯,让人不由想到栾树那“金雨树”的优美名号。


  秦凤路两旁都是国槐,作为行道树,它们不高,但粗壮、茂盛,黝黑的枝干舒展,细密椭圆的叶子笼罩了半面街,有了它们的荫庇,这条路即使在酷热的三伏天里,也颇有“湿意”。在我们这样的北方小城,槐树大概是最先让人体味到“秋意”的一种树了吧?点点秋意透过那已经有些稀疏树冠落下来,落成人行道上有点大了、暗了的光斑;透过那偶尔一片两片的黄叶、枯叶飘下来,飘出了小城温柔的品性、沉静的气质,仿佛光阴流转,谁都不免要慢下脚步。


  我果然是病了,虽不大不小,但也不好治愈。女儿有些紧张,医生安慰她,机器用久了也有磨损,需要保养,中年人的身体器官使用了这么久,出点毛病也是正常的。我倒想得通,季节有寒暑、草木有荣枯,何况肉体凡胎的人哩。就把生病当成一种提醒,是到了该慢下来、静下来关注、体察生命本身的时候了。


  午后下了一场雨,伴着雨声睡了会儿,醒来莳花弄草不觉又到黄昏,没想到天色又放晴了。西天云霞灿若锦缎,南面,夕阳金色的手臂扯开了一面淡蓝的天幕,多日未见的秦岭就这样头顶祥云,露出了它崚嶒峻拔的模样。似乎只有它们拥有永远不变的年轻和壮丽——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而在这金光之下所笼罩的,楼舍、道路、农田、众生都是瞬息而已,包括我那长眠地下,开创万世基业的一代代先祖;包括此刻在夕阳下高歌,只拥有半季荣光的秋蝉。


  又想到26岁初仕凤翔时的苏轼,那时正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疏浚东湖栽树植柳时所想的,大概也多是享受生命的繁华,但当他无可避免地来到“壬戌之秋”的黄州赤壁时,他怀古伤今,也迎来了自己的人生之秋,从“愀然”到“喜而笑”,苏轼也是客,客是你和我,夏也好秋也罢、繁花似锦也好凋零遗落也罢,都是生命无上的馈赠,坦然接受,欣欣度日就好。我接过女儿递来的汤药,就着这小城秋色,慢慢饮尽。



------2024年08月14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14/content_21678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