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了猴[王艳锋]

(2024-06-01 17:35:00)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小时候,不知为何被同学们叫作“胖子”。尽管我一直认为自己不胖,可他们依然坚持这么叫,丝毫不顾忌我的感受和抗议。或许是真的胖吧,我不会爬树,所以捕不住知了。


  那时,吃肉是奢侈的。那些会爬树的同学经常在夏秋季节捕知了吃,知了背部的肉虽极少,但聊胜于无吧,也能解馋。他们会用铁丝圈一个圆,缠上一个网兜,绑在一根很长的竹竿尽头,做成捕蝉工具,爬到树上去捕,或者在晚上成群结队拿着手电到林子里逮知了猴(知了的幼虫)。夜晚,知了猴会从土壤里钻出爬到树上脱壳,当它脱壳到尾部时,整个身子翻成一个弧形,先是极尽柔软,螓首朝后打着背弓向下翻转,待嫩绿的翅膀折叠着从蝉蜕中出来后,又像做仰卧起坐那样向上挺身,然后用爪子抓住蝉蜕把尾部抽出,折叠的嫩绿色翅膀也慢慢展开硬化,纹路由绿变黑……每当我沉浸在这表演中,小伙伴们都已收获满满了。


  通常,被带回家的知了猴会经过盐水淹泡后,由家长们油炸了给孩子吃。每每这个时候,小伙伴们都会故意端着碗在我身边晃悠,一边说着“香,真香”,一边故意咀嚼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浅黄色的油渍顺着嘴角,滴在衣服上、地上。明知道他们是故意馋我,可我的肚子还是不争气地咕噜噜叫着,嗓子眼也不自觉地咕咚咕咚咽着口水。他们看着我眼馋尴尬的样子,就会大笑着叫“白胖子,瓜怂”。


  我自是不甘心被嘲讽,却又不知该如何反击,因为我已经馋得满脑子在想,怎样才能像他们那样吃到知了猴呢?于是,我经常独自蹲在父母厂子的小树林里,打着手电仔细观察知了猴钻出地面的过程。我发现,知了猴在钻出地面时,上面的土层会被拨开,形成一个小窟窿,用筷子或者手指伸进去,它就会被夹住,一提就可以提出地面,成功捕获。这样一来,我捉到的知了猴比小伙伴们还多。等他们再结队去捉知了猴的时候,我就端着一个大碗,里面满满地盛着油炸知了猴,跟在他们后面,故意大声吧唧吧唧地嚼着……


  暑假,回到灞桥农村老太家。村里的孩子个个都是捕蝉高手,我会的他们都会,我不会的弹弓打蝉他们也会,于是我又一次成了“白胖子”,而且有一个专属名字——“城里来的白胖子”。我努力想摆脱这个外号,就苦思冥想如何成为捕蝉高手。正在无计可施之时突然想起了“自然常识”这门课,其中一篇介绍蝉的文章说,知了猴钻出地面的小洞是用来呼吸的,我突发奇想“如果知了猴呼吸不到空气,就会钻出地面”,便有了主意:“对,用水!”说干就干。晚上,我拿了手电、绳子、水桶,拉着人力车去运水,村里静悄悄的,偶尔会有几声狗叫。水井离村子有一段距离,我把手电绑在车辕上照路,路虽崎岖不平,却被月亮照得分明,于是我关了手电,路边树影婆娑,沙沙作响,像极了电影里张牙舞爪的怪兽,我害怕起来,准备转身回去,这时却看到了水井……将水桶装满时已精疲力竭,好不容易咬牙坚持回到家,昏天黑地倒头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已到正午。我一骨碌爬起来跑去看,还好,水还在。我拉着水车就往树林里走,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到了知了猴的聚集地,就拔开桶尾部的放水口,不一会儿,哗哗地淌了一地的水就被土壤吸干了。又过了一小会儿,地上小洞里钻出来好多知了猴,我兴奋极了,大呼小叫地跑回灶房去拿大盆,捡了满满一盆,又回去换了个锅。晚饭的时候,我蹲在宅院门口,手里端着一大碗油炸知了猴,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围过来蹲了一圈,羡慕地看着,我站起来手插着腰豪气地说:“你们几个,到我家灶房里把那个锅端出来,今儿个大家美美地咥!”当锅被端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眼睛里冒出了崇拜的眼神,“哥,你咋逮到这么多知了猴的?教给我们好不好?”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村里的孩子王,再没有人叫我“白胖子”或者“胖子”了。但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想吃油炸知了猴了……



-------2024年05月31日《西安晚报》第8版聚焦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5/31/content_20093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