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班固[唐宝民]
(2023-11-18 19:46:27)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班固(32年—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前四史”之一。
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所作《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影响巨大。然而,这样一位大学者的人生结局却异常悲惨——被小人罗织罪名下狱、最终惨死狱中。班固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
当时,班固在学术上的地位堪称泰山北斗。然而,班固不满足于只做个学者,他还想在政治上建立一番功业。虽然皇帝很赏识他,给他封了几个职位,但只是兰台令史、校书郎、玄武司马之类的小官;但班固觉得自己屈才了,他有抱负,想做更大的官。怎么才能谋得高位呢?他想到了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以此作为晋升的阶梯。恰好,五十八岁那年,班固得知窦宪被任命为将军、将率大军攻伐匈奴,便决定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窦宪也很欣赏班固,任命他为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就这样,班固随大军出征,欲实现他建功立业的光荣与梦想。此番出征,窦宪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便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刻在石头上的铭文——《封燕然山铭》,就是班固所作(附《封燕然山铭》:“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窦宪班师回朝后,班固就加入其幕府,主持笔墨之事,班固与窦宪的关系更加亲密。因为平定匈奴有功,窦宪威名大盛,从此飞扬跋扈、朝臣震慑。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事败后在封地被迫自杀。因为与窦宪关系密切,班固因而受到株连,也被免职了。班固回家后,成了一介平民。但事情并没有完,据史书记载:洛阳令种兢对班固积有宿怨,窦宪案发后,种兢借机罗织罪名、陷害班固,班固因此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折磨死去,年六十一岁。
-------2023年11月18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之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311/18/content_16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