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第4讲[花开国学讲堂]续

(2022-12-08 13:14:02)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元曲第4讲


原创 陌上花开老师 花开国学讲堂 2021-03-10 13:11




二、小令的写作:

元曲是中华古典文学之瑰宝,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元曲是对诗词的继承,更是改革、创新和发展。从来没有一种诗歌体裁像它那样走近平民市井。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散发着灿烂光彩。从大家到小家,从社会到自我,从天上到地下,从风花雪月里吹拉弹唱,风霜刀剑里嬉笑怒骂。因此,我们今天先交流一下小令的写作。

1、元曲小令写作的特点:

大家都学过词了,其实词和曲无论从结构、句式、语言乃至意境,都如出一辙,这也说明词和曲最早是非常相似的东西。

(1)都具有韵律美,音乐美。

(2)都可用于抒情,述事等思想内容的表达。

(3)都有境界之说。

(4)创作上都要符合格律。

2、合格小令的几条标准:

首先,必须做到合律,其次散曲小令须用体现散曲的语言。

散曲的语言要求:通俗流畅,朗朗上口,浅里含深,俗中带雅,亦庄亦谐,雅俗共赏,诙谐泼辣,酣畅淋漓,根据实践,合格的小令我们大体可以归纳下面的几条标准:

(1)作品首先符合格律和音韵的要求(含结构对仗要求)。

(2)作品应该是亦庄亦谐,俗中带雅,顺畅流亮,朗朗上口。

(3)作品要求取材真实,用语明白,真情感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而

不是文人雅士书斋中自我欣赏的艺术品。更不是读出来叫人民群众听不懂 ,看不明的“艺术品”。当然作品还有政治标准,我们仅就艺术标准讨论。

3、写作程序:

有人说,作文程序三部曲是:一构思,二行文,三修改。其实作元曲亦是如此构思,包括“写什么”与“怎样写”。“写什么”,就是选材,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怎样写”,就是组材,即如何布局谋篇,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恰当的组材,它包括对文章的线索、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的恰当处理。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应该对其“胸有成竹”,行文才会语句流畅,一气呵成,组材的恰当与否是一篇文章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文章整体结构,元人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这个我们以后会再交流。

三、介绍几种曲谱表示法:

1、本谱以元人北曲为限,分宫调排列。罕用曲牌不收或少收。

1)每一曲牌,只列正格或常用体式;不引曲文,只标字声和韵叶。每曲略加说明。

2)北曲常多用衬字。曲牌只就正字立说。

3)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

4)北曲平上可互用,句末叶韵字声上可用平者标“上(平)”,平可用上者标“平(上)”。

5)北曲去声特别重要,必用去声标“去”,宜用去声标“厶”。

6)连标三个“×××”,须平仄分配调谐,不宜连用三平、三仄。两仄包括上去,亦须调配得当,不宜连用“上上”、“去去”。

7)韵位标“”,可叶可不叶标“”,句中暗韵标“∧”。

8)标点符号分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四种。

如:〔南吕·干荷叶〕曲谱如下:

×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

例曲:

〔南吕·干荷叶〕

元代·刘秉忠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2、符号表示法:

平仄四声用“平、上、去”三字汉语拼音字头表示:

P—平声,S—上声,Q—去声。韵脚用“︱”表示,曲终并韵脚用“”表示。 “。”节奏点,一般为音律和词意的阶段处。文字下标“—”者,为衬字;数字下标“—”者,为应属对。 X—限小令用。 T—限套曲用。两者同标为兼用。

如:〔双调·蟾宫曲〕又名:折桂令、天香引、秋风第一枝、步蟾宫、折桂回、蟾宫引、广寒秋。

句式:11句9韵53字

7︱4 4︱。4︱4︱4︱。7︱7︱。4︱4 4

谱式:SPPSQPP︱SQPP QSPP︱。QQPP︱PPSS︱PSPP︱。    

QSSPPSS︱QPPPSPP︱。PQPP︱SPPP SSPP

例示:葛衣袍纸扇芭蕉,两袖仙风,万古诗豪。富贵劳劳,功名小小,车马朝朝。算只有青山不老,是谁教白发相铙。休负良宵,百斛金波,一曲琼箫。——张可久小令

解释:此调可增损,一般11句到17句不等,多数为11句。多数末句可增减一四字句,但增1到2句四字句者为多;别谱有首句为6︱格者,四五句不用韵者;四五六句多作鼎足对,末句亦多对;七字句上三下四结构。

3、┼,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表示仄,去,表示去声;韵脚(韵)

例:

锦绣义, ┼┃━(韵)

古样体。 ┼┃━(韵)

衣冠济楚俊容仪。┼ ━ ┼┃┃━ ━(韵)

席间唱和音韵美,━ ━┃┼ ━┃┃(韵)

一团和气。┼ ━ ━┃(韵)

聪明俊俏有谁及。┼ ━ ┼┃┃━ ━(韵)

三、学习小令曲牌〔山坡羊〕和〔后庭花〕

1、〔山坡羊〕

曲牌名。北曲属于中吕宫、南曲属于商调,是同名曲牌。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南商调·山坡羊〕 ,小令、套数兼用。全曲十一句,四个句段,十一个韵位(句句押韵),二十六板(板和眼,是戏曲演唱术语,就是节奏。)。此调有多种变格,首二句和末四句,多成对句。入套多叠用(就是与其他曲牌组成套曲的时候,这两句内容相同,也就是重复一遍),亦有入其他套数者。

曲谱:

平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平去 。平平平上平平去 ,平去平 ,平平平去平 。上平上上平平去 ,平去平平平去平。平平,平平入上平;平平 ,平平去上平 。

例曲:

〔南商调·山坡羊〕题情

明·文征明

春染郊原如绣,草绿江南时候。和烟衬马重茵厚。堪醉游,残花一径幽。乌衣巷口还依旧,燕子归来人在否?添愁,桃花逐水流;还愁,青春有尽头。

北曲〔中吕·山坡羊〕,又名〔苏武持节〕。此调共十一句,即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

谱:

×平×去,×平×去,×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本曲格律较严,第一、二、三、六句必须押去声韵,第八、十两个一字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但不能一押一不押。一二及四五句对仗,八九与十十一扇面对。

我们先看例曲:

〔中吕·山坡羊〕洛阳怀古

元· 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我们看此例曲特点是:

(1)此调共十一句。

(2)这首曲中九、十一字句中“也”是句首衬一字。

(3)第一、二句,四、五句对仗。八九与十十一扇面对。

又如: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流传下来的《山坡羊》曲很多 。

〔中吕·山坡羊〕 未央怀古

元· 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中吕·山坡羊〕 咸阳怀古

元· 张养浩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若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

〔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二首)

元·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屏翠,汤泉鼎沸,说琼楼玉宇今俱废。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生,人赞美; 亡,人赞美。

〔中吕·山坡羊〕沔池怀古(二首)

元· 张养浩

秦如狼虎,赵如豚鼠,秦强赵弱非虚语。笑相如,大粗疏,欲凭血气为伊吕,万一座间诛戮汝。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

秦王强暴,赵王懦弱,相如何以为怀抱?不量度,剩粗豪,酒席间便欲伐无道,倘若祖龙心内恼。君,干送了;民,干送了!

〔中吕·山坡羊〕北邙(máng )山怀古

元·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2、〔后庭花〕

〔仙吕·后庭花〕 曲牌名。七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三四五,押五平韵。一二句对仗。

谱:×平×仄平(韵),×平×厶平(韵)。×仄平平厶(可韵),×平×厶平(韵)。

仄平平(韵),×平×厶,×平×厶平(韵)。

例:

〔仙吕·后庭花〕

元·吕止庵

湖山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蜂。

〔仙吕·后庭花〕

元·吕止庵

功名览镜看,悲歌把剑弹。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首曲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水乡一个偶然小景,清雅疏淡,别有神韵,犹如一幅随意点染的水墨画。

这首曲:全然写景,无一句写情,然而读后却使人满心意绪,有出尘之感。

〔仙吕·后庭花〕晚眺临武堂

元·王恽(yùn)

绿树连远洲,青山压树头。落日高城望,烟霏翠满楼。木兰舟,彼汾一曲,春风佳可游。

本讲提纲:

一、衬字

二、小令的写作

三、学习曲谱表述法

四、学习小令曲牌〔山坡羊〕和〔后庭花〕

往期回顾

辞赋第6讲

辞赋第7讲

辞赋第8讲

辞赋第9讲

辞赋第10讲

陌上花开老师

————花开国学讲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