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三册(1)

(2022-05-17 22:51:32)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大本(十一) [1]

 

《國朝宮史》中訓諭,無不以閹寺擅權為戒,而嚴加管束 [2]

清德宗古文尚清順,有腔格,似習作經筆削後謄正者。如《試馬記》曰:“今年八月,立馬架於庭。御前大臣率侍御等執鞭鐙,以待予日一試馬。或曰:‘此真馬歟?’曰:‘非也。’‘非馬何以試之歟?’曰:‘冀北之野馬之良者多矣,豈能偏千萬馬而試之乎?不能偏千萬馬而試之,則試一馬,可通於千萬馬矣。夫一馬可通於千萬馬,則非馬而類於馬者,亦可通於馬矣。天下事,有不必躬親而能執簡御繁者,皆此類也。又何必沾沾疑其非馬虎?’作《試馬記》。”

康熙二十年正月初六日上諭:“太監最為下賤,蟲蟻一般之人,如何見大人、侍衛竟不站立?且斜身踞坐,甚無規矩。嗣後俱著恭敬站立。如有仍前不遵者,必重處不饒。著通傳申飭。”

《李太白傳》:“李太白,蜀人,母夢長庚星。金山住寺沙門佛印書。”書甚拙,似劣八分。

【沈顥《畫麈》:“倪迂晚年隨意掃抹,如獅子獨行,脫落儕侶。一日燈下作竹樹,傲然自得,曉起展視,全不似竹。迂笑曰:‘全不似處,不容易到耳。’《樗齋漫錄與倪雨田書》云:“昔有得公家元鎮寫竹者,以示眾客。一曰蘆,一曰草,一曰柳,反問元鎮,元鎮曰:‘其以寫吾逸氣耳。’”】

【《癸辛雜識外集》云:“米元章《洗手帖》云:‘每得一書,背訖入奩,印以“米氏秘玩”書印。閲書之法,二案相比,芾洗手親取,展以示客 [3] 。客拱而馮几案,從容細閲,芾趨走於其前。客曰:“展”,芾展;客曰:“卷”,芾卷惟命。客據案甚尊,芾執事甚卑。舍佚執卑者,止不欲以手衣展拂之耳。’其潔疾如此。”】

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上諭:“正統間事,史書所載,不能明確。其在沙漠嘗生一子,今有裔孫,現在旗下。天啟呼魏忠賢為‘老伴’。(下略)流賊將至,守城者惟內監數萬人。賊兵破外羅城,崇禎率內監數人,微行至襄城伯家,其家方閉門演戲,不得入。回登萬壽山,四顧無策,猶欲出奔。太監王承恩止之曰:‘出恐受辱於賊。’(下略)明朝費用甚奢,宮女至九千人,內監至十萬人,飯食不能遍及,日有餓死者。今則宮中不過四、五百人而已。又明季所行,多迂闊可笑。建極殿後階石高厚數丈,方整一塊,採買搬運至京,不能舁入午門。運石太監參奏:‘此石不肯入午門。’乃命將石捆打六十御棍。崇禎嘗學乘馬,兩人執轡,兩人捧鐙,兩人扶鞦,甫乘輒已墜馬,乃責馬四十,發苦驛當差。如此舉動,豈不發噱?”【此節《茶餘客話》卷一略摘錄之,自言在梁詩正家見政治典訓,敬記數則。】

吳承恩《射陽先生存稿選》四卷(詩、文、詞皆有,不入《四庫》,惟《山陽詩徵》全錄其詩。吳與七子中徐子與最友善,議論亦頗主漢、魏、盛唐參觀陳文燭《敘》,故深不以七子為然。所作頗能獨抒胸臆,不為剽賊,屢和東坡詩韵,亦可謂特立獨行者,李維楨《序》所言是也。《靈芬館詩話》極稱其“清而不薄,澹而能隽”云云。)《對酒》云:“客心似空山,閒愁象雲集。前雲乍飛去,後已連翩入。”

《二郎搜山歌》七古

《禹鼎志序》自言:“好野言稗史,旁求曲致,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每欲作一書對之,嬾未暇也。獨此十數事,磊塊尚存。”

“安石啟 [4] :過從謂必得奉見,承書示,乃知違豫又不敢。”殊稚嫩,亦不似能作草書者。何以山谷、姑溪傾倒如是?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5] 。”山谷書第一。

【“死骷髏上開活眼 [6] 。”】

雍正九年八月初九日上諭:“近來爾太監等私下相聚,未嘗不圖歡笑。及見主上時,便似拘束太苦,全無和顔悅色。若以此為恭敬,甚屬錯謬。若是不改,定將處分。”

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一日:“前朕與和親王等在‘九洲清晏’瞻禮,時值蘇培盛等在彼飲饌,伊等不但不行迴避,且復延坐共食,而阿哥等亦有貪其口腹,與之同餐者。”

【貫休寫羅漢不足數,即以己像足之 [7] 。】

舊宮監唐冠卿言 [8] :“光緒十三年冬,德宗選后,與選者五人。太后上坐,德宗侍立。小長棹上有鑲玉如意一柄、紅繡花荷包二對。選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選妃中者,以荷包予之。德宗曰:‘此大事當由皇爸爸主之。’太后堅令自選,德宗乃持如意趨德馨女前。太后大聲曰:‘皇帝。’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其姪女。德宗愕然,不得已以如意授隆裕太后。以德宗意在德氏女,選妃將奪寵,匆匆命以荷包授長敘二女,即珍妃、瑾妃也。【此事已略見《小說大觀》第十三集王小隱《夢忉利館隨筆》,其書多不根妄作之談,然此事却親切。】(劉姓宮女言:‘珍妃好攝影,好作異裝。’)七月十九日,聯軍入京,太后視珍妃,大聲曰:‘我們娘兒們跳井罷!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呼唐玉桂扔之下井,後玉桂疽發背死。出走至長安時,封妃為神。太后夢妃數其惡,醒而不語者半日,咽喉盡腫。”

【楊升厂云:“貴州之山,灰堆糞壤,不入詩畫。”】

            “昨日得米老書,云 [9] :‘欲來早率人過天寧。’紹彭。”筆致頗滯短,未足似米老。

            “天聖中,先太尉與故相國龐公。涑水司馬光 [10] 。”

“舊奏事處太監邱和來曰:‘清之遜位也,袁世凱遣趙秉鈞等四人,持上請遜位摺,期以三日。置養心殿三日,隆裕未披閱,不知為何事。及期,四人者復來催逼,乃降旨照准。四人者哭,隆裕亦哭。四人退,隆裕治事如常例,久之不見有奏國事者,乃問奏事處太監,太監曰:“國家已歸袁世凱,太后但問家事可耳。”自清室遜位以來,以亡國之影響而捐軀者,惟神武門前餓斃二犬耳。’”

【“畫幾筆韭菜炒蝦米的蘭花。”】

“令畤頓首 [11] :辱惠翰,伏承久雨起居佳勝。蒙餉梨。”趙德麟書學蘇。

            “會稽尊候萬福 [12] 。承待次。”章子厚書。

            “辛亥時,陳夔龍為直隸總督,周樹模為黑龍江巡撫,皆奏稱舊疾重發,恐致貽誤,請求開缺。”

            “京再拜 [13] 。昨日遠勞同詣,下情悚感,不可勝言。大暑,不審還館動靜何如?”蔡元長書酷似米顛,宜其《鐵圍山叢談》云云。

“卞拜覆 [14] 。雪意殊濃。尤以感慰。”元度書與乃兄一源。

“翛啟 [15] 。辱手畢。伏承萬福。至以感慰。”蔡翛書亦有父風。蘇氏兄弟、子姪亦一體也。

“曹雪芹非旗人,乃漢人豐潤世家,從軍有功入旗。”

【《五雜組》云 [16] :“觀《宣和畫譜》及《米氏畫史》,可見宋時內府所藏山水寥寥,豈所重尚在入物、宮室、花木、蟲魚間耶?僅始於李思訓,以宋置唐畫似非難得者,而止十人。”】

《鼎峙春秋》情節、詞句多同《三國演義》,不知小說、院本孰先孰後?曲文、賓白皆平直寡味。關公因殺熊虎員外而亡命。無張飛賣肉

            【《尚書故實》云:“語云:‘若要喜,口角起;若要悲,口角垂。人面橫,容五眼。少僧、老尼最難。’以少僧似老尼,老尼似少僧故也。”】

洪武御筆(文理詰屈【有皇帝口氣】,書法老辣而拙):【101期】“制諭信國公湯和:文書到日,即便將。”

            102期】“諭從孫守謙:爾前者,這等非為,父子皆行不才之事。今且涉諸險難,知此不易,然後享福一方,庶可託也。不然,仍前非為,不知士卒之艱苦,不得人心猶未可。故勑。”

            104期】“諭總兵官征虜大將軍:古之名將,為國效忠,惟思彰君之德,故能摧堅撫順,無所不克。以目前之名將,千載勳名不磨者,我朝中山武寧王、開平忠武王二將,率雄師平華夏之亂,終身無疵 [17] 。何其大將軍,專為己私,惡聲遺臭,於天下遍滿。故中古之名將,所作所為,必播善名於敵,使來者安之,未來者懷之。所以今古不磨,為此也。今大將軍誅指揮,戮百戶,殺鎮撫,懸首於隊官頂上,以禁不貪,號令明矣。今聞將軍段淮名,取胡之馬,為數不少。其胡國王,新逝方四日,大將軍服內取及女子一人,致人忘哀,大失人倫。此是將軍效忠乎?為己乎?朕聽往來之言甚是,不一詳觀大概,於將軍勝之哉。故諭。”

            107期】《諭建昌衛指揮使馬魯帖木兒》。【138期】《諭丞相捏怯來》。(即作元時詔令文理,亦不能斷句。白話文之難行,久如是。)

“朕維德相天地,道合四時,若此者,古今罕焉。雖然始伏羲而至有元,聖相繼賢,接踵未嘗缺也,如仲尼者無。所以自漢崇之,唐敬尤存,宋如所以,元封‘大成至聖文宣王’。其子孫生享榮祿,廟之血食,萬世無窮,所以前代以闕里之邑職子孫。”

133期】“僧來相與作閒儔,風月論教去舊愁。石上三生明數刦,禪中五祖歷多秋。去來感歎乘元化,由此傷懷固始謀。不預惟禪忘愛欲,那將萬事與心揉。”“山人終歲栖岩谷,石逕苔深坐茅屋。身形似鶴槁灰如去來絕跡亦何宗,心地一同長同淵水綠。”有祭文稿,有詩稿,有講義稿(如“‘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兩句’,此句是總下文句法。‘道’即是路。‘千乘’,一千輛車的諸侯國。這車子是廝殺的兵車”云云)。趙甌北《二十二史劄記》有論洪武文義一條,詳據史傳,見其輕出身游丐,目不知書,而勤於學業,能就風雅,如鳳陽《皇陵碑》,必非詞臣代撰云云。今觀南薰殿所藏此兩大冊,知甌北之言又將佐證。又按明陵碑字極佳,每句著圈。

“萬里伏以首夏清和,惟達孝宫使判,高 [18] 。”誠齋書頗拘謹,不如范、陸。

“世忠咨目頓首啓運史直閣侍史,近 [19] 。”蘄王書娟麗,學東坡,吳匏厂不能過也。

“仙人緗色裘,縞衣以裼之。與義 [20] 。”簡齋書《水仙花》五古。

“亂泉飛下翠屏中,似共真珠巧綴同。一片長垂今與古,半天遙聽水兼風 [21] 。”鮮于伯機。

【南薰殿圖象】唐太宗鬚宋太祖鬚。宋仁宗貌似Walter Pater宋孝宗鬚。元帝舍武宗、文宗外,鬚角皆翹,可見以翹鬚為西式者,誤。宋仁宗后眉英宗后眉神宗后眉,仍粗而淡哲宗后眉,細而相距漸遠徽宗后眉,細而波折欽宗后最美高宗后苦態光宗后眉寧宗后眉。元后眉無不纖而直,高畫,額面圓而肥,最癡鈍。孔子像露二齒。

東坡書《前赤壁賦》真跡缺“壬戌之秋”至“明月之詩”三十六字,文待詔援蘇滄浪補懷素《自序》之例足完之。待詔書極娟秀,而相形之下,便覺薄弱欠圓厚矣。

“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白居易書 [22] 。”極似張即之。

            冷枚畫《羅漢冊》之十二《頑石點頭》,諸石皆作人形,似猿。

            “道昇跪覆嬸嬸夫人粧前 [23] 。”末署“九月廿日道昇跪覆”,“道昇”二字有塗改痕,蓋始作“孟頫”二字也。其書法亦的為吳興體,為子昂代筆無疑。董華亭題管夫人畫竹云:“或言實出子昂,假夫人名作狡獪。”今觀此家信,益信。眉公《妮古錄》卷四謂見管仲姬家書一卷,“付三哥長壽”者。

“回頓首再拜。彥中賢友足下 [24] 。”方虛谷書。

 



[1] 《手稿集中文筆記》第三冊1-38頁。1頁下脚註:“原本尺寸:132×216mm”。據范旭侖《錢鍾書著作考異》,大本(十一)為“《故宫週刊》册,三十三年”。

[2] 《中文筆記》第三冊3-15頁。

[3] “示客”原作“視客”。

[4] 王安石《過從帖》。

[5]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

[6] 悟進《介菴和尚源流頌》:“舊債思酬驀擲竿,電光石火逼人寒。死骷髏上開活眼,拋出當陽一任看。冷灰豆爆忽抬眸,薄暮晴空月一鈎。長嘯一聲天地動,不風流處也風流。”

[7] 貫休《十六羅漢圖》。

[8] 《故宮週刊》第30期(1941)《珍妃專號》。

[9] 薛紹彭《昨日帖》。

[10] 司馬光《天聖帖》。

[11] 趙令畤《賜茶帖》。

[12] 章惇《會稽帖》。

[13] 蔡京《昨日帖》。

[14] 蔡卞《雪意帖》。

[15] 蔡翛《致子通都監》。

[16] “五雜組”原作“五雜俎”。

[17] 原文脫“師”字。

[18] 楊萬里《呈達孝宮使判府中大劄子》。

[19] 韓世忠《致運使直閣侍史尺牘》。

[20] 陳與義《詠水仙花詩》。

[21] 鮮于樞書唐人《水簾洞》詩。

[22] 白居易(款)《楞嚴經》。

[23] 趙孟頫《深秋帖》。

[24] 方回《得教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