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視昔犹今
視昔犹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11
  • 关注人气: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二册(96)

(2022-04-26 22:34:41)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六:【“《春秋繁露竹林篇》、‘《易》無達吉,《詩》無達詁,《春秋》無達例。’《說苑奉使篇》引傳曰:‘《詩》無通故,《易》無通吉,《春秋》無通義。’”】

“‘公如京師成十三年’,非禮也。晉、楚可以言‘如’,京師不可以言‘如’,於是朝覲之禮廢矣。”

“鄭伯謂燭之武曰:‘若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僖三十年。’觀《魏受禪碑》、《唐六臣傳》,利菑而樂亡者有矣。”

“古者以德為才,十六才子是也見文公十八年。如狄之酆舒,晉之智伯,齊之盆成括,以才稱者,古所謂不才子也。”元圻案:“范淳父《唐鑑》曰:‘周公制禮作樂,孔子以為才。然則古之所謂才者,兼徳行而言也。後世所謂才者,辯給以禦人,詭詐以用兵。’”【參觀《晚聞居士》卷一《唐才子傳敘》。】

【“《管子大正篇》:‘諸侯毋專立妾以為妻,毋專殺大臣,……布之於諸侯。’《孟子》所謂‘五禁’,略見於此。呂成公曰:‘桓公於五命之戒,亦未免有所犯,故《左氏》隱而不書。’《說苑反質篇》:‘晉文公合諸侯而盟曰:“無以美妾疑妻,無以聲樂妨政”云云。’”】

“衛侯賜北宮喜謚曰‘貞子’,賜析朱鉏謚曰‘成子’昭十二年,是人臣生而謚也 [1] 。魏明帝,有司奏帝制作興治,為‘魏烈祖’,是人君生而謚也。”

“《左氏》曰:‘先二子鳴襄二十一年。’《莊子》曰:‘子以堅白鳴見《德充符》。’昌黎《送東野序》言‘鳴’字,本於此。”

“‘臧文仲廢六關文二年’,《家語顏回篇》云:‘置六關。’元圻案:‘宣八年《公羊傳》:“廢其無聲者”,注:“廢,置也。”‘”

“氣、志有交勝之理,治、亂有可易之道,故君相不可以言命。多福自我求,哲命自我貽,故聖賢可以言天。天者,理而已。以萇宏為違天定元年,是人臣不當扶顛持危也;以楚克有陳為天道昭九年,是夷狄可以猾夏亂華也。”【又同卷一則云:“《朱子語類》曰:‘《左氏》之失,在以成敗論人。’愚嘗觀蔡邕《獨斷》引王仲任曰:‘君子無幸而有不幸’、韓文公《與衛中行書》,皆可正《左氏》之失。”】

【《文選補亡詩》“蕩蕩夷庚”,善注誤,語出《左傳》成十六年,《正義》謂“平道”也。故繁欽《辨惑》曰:“吳人者,以船楫為輿馬,以巨海為夷庚。”】

【生而稱諱,始漢宣帝。】

“孫郃論春秋無賢臣,蓋諸侯不知有王,其臣不能正君以尊王室。此孟子所以卑管、晏也。”

“周之替也,自原伯魯之不說學昭十八年;秦之亡也,自子楚之不習誦見《戰國策》秦異人逃歸,自稱楚人事。”

“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昭六年?’王魏公之於寇萊公,曰:‘不可學他不是。’”

“公山不狃曰:‘君子違,不適讎國。所託也則隱哀八年。’背君父以覆宗國者,不狃之罪人也。”

“齊人歌曰 [2] :‘唯其儒書,以為二國憂哀二十一年。’春秋之季,已輕儒矣。至戰國,而淳于髠有‘賢者無益’之譏,秦昭王有‘儒無益’之問,末流極於李斯《荀子儒教篇》。”

“鉏麑之於趙宣子宣二年,沐謙之於司馬楚之《魏書司馬楚之傳》,誠敬之感人至矣。商君載甲操戟,李林甫重關複壁,不亦愚乎!”何云:“如費禕者,又可戒也。”

“《楚語》伍舉曰:‘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愁畔】。’正合屈原所謂‘離騷’,皆楚言也。”

【“朱子曰:‘《左氏》之失,在以成敗論人。’蔡邕《獨斷》引王仲任曰:‘君子無幸而有不幸,小人有幸而無不幸’〔《論衡幸偶篇》文異,遜蔡引〕、韓文公《與衛中行書》云云,可正《左氏》之失。”】

卷七《公羊傳》:“以衛石惡為惡人襄二十七年,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劉原父非之曰:‘董賢可謂賢乎《春秋權衡》十二!’又以仲孫何忌為‘譏二名’定六年,新莽之制,其出此歟 [3] ?(《漢書匈奴傳》。”

“‘某’,或作‘厶’,出《穀梁注》恆二年:‘鄧,厶地。’”

【“柳宗元《論語辯上》謂孔子沒,諸弟子師有若,有若不能對諸子問,乃叱避而退。本《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商為起予’,理明詞達也。‘回非助我’,默識心通也 [4] 。”

【“王阮序王景文《雪山集》曰 [5] :‘聽其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注》,名川支流,貫穿周匝,無有間斷。’”】

“尹和靖云:‘君臣以義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湯東澗云:‘如言父慈子孝,加一“則”字,失本義矣。’”

“‘仁者靜’,孔安國云:‘無欲故靜。’與《太極圖說》同。”元圻按:“‘日進故動’,包咸語,俱見《集解》。”

“《文子符言篇》云:‘人皆以無用害有用,故知不博而日不足。以博弈之日問道,聞見深矣。’可以發明無所用心之戒。言無所用心之害,非以博弈為賢也。讀此章者,當以韋昭之論,陶侃之言參觀。”

“‘四勿’、‘九思’,皆以視為先。見弓以為蛇,見寢石以為伏虎,視汩其心也。閔周者,黍稷不分;念親者,莪蒿莫辨,心惑其視也。吳筠《心目論》:‘以動神者心,亂心者目。’《陰符經》:‘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蔡季通釋其義曰:‘《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西方論六根、六識,必先曰眼、曰色,均是意也。’”【故ImaginationMind’seye,參觀Downey:Creative Imagination,p. 11。】

“范伯崇曰:‘溫故而不知新,雖能讀《墳》、《典》、《索》、《邱》,足以為史,而不足以為師。’”

【“《論衡雩篇》:‘浴乎沂,涉沂水也。風乎舞雩,風,歌也。’”】

八:“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古之士所以異於民也。蘇秦無二頃田,而奔走游說,豈所謂士乎哉?”參觀《說郛》卷二十《讀書愚見》。

“孔、孟皆不之秦。荀子嘗入秦,而譏其無儒。”

“求在我者,盡性於己;求在外者,聽命於天。李成季曰:‘與其有求於人,曷若無欲於己?與其使人可賤,不若以賤自安?’”

“《急就篇》‘長樂無極老復丁’,顏氏解為‘蠲其子孫之役’,非也。即《參同契》所謂‘老翁復丁壯’見《二土全功章》,下句云:“老嫗成姹女”。朱文公《次亭字韻呈秀野兼簡王宰》詩:‘自慶尊前老復丁 [6] 。’”

【董彥遠《除正字謝啟》,深寧稱其該洽,全文見明董斯張《吹景集》與其僚婿閔元衢合疏:“烏寫混淆,魚魯雜糅”;“鎖訛銀鐺之名,車改金根之目”;“妄加文武之為斌,誤合日月之為易。”卷十九謂:“《周書王會》‘東越海蛤’,或誤為‘侮食’,王元長《曲水詩序》用之,殆傅毅制誄用‘淮雨’之類。”】

“吳孫休自制名字以命其子,武曌、劉龑因之,皆字書所無。《太平廣記梁四公記》四人名字亦然。裴休之《孫休傳》注所云‘造無況之字,制不典之音’。”

九:“楊倞註《荀子》云見《荀子不苟篇 [7] :‘天無實形,地之上空虛者,盡皆天也。’其說本於張湛《列子注》見《列子天瑞篇》,謂:‘自地而上,則皆天矣,故俯仰喘息,未始離天也。’”

【‘黃山谷頌當時人才云 [8] :‘二蘇聯璧,三孔分鼎。’”】

十:【《管子水地篇》以地理說民性。按《七修類稿》卷十六一則襲此。《七修》卷四有駁伯厚論天文一條,翁氏未引。】

“《楚詞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荀子》曰:‘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棫棫者哉?’荀卿適楚,在屈原後,豈用《楚詞》語與?抑二子皆述古語也?”

“《荀子大略篇》曰:‘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獨不知李斯、韓非乎?”

“《不苟篇》曰 [9] :‘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阿房宮賦》之語本此。”

【“老泉《太元論》斥《法言》:‘辯乎其不足問,問乎其不足疑。’”】

“美靈根,閉朋牖,《太元》之心學也何云:‘亦老子之學’。”又曰:“藏心於淵。龔氏註《中說》,引古語云:‘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按《楚詞頌》云:‘閉心自謹’,《集證》:‘《說苑政理篇》公儀休曰:“吾已閉心矣,何閉於門哉?”‘”

“《中說問易篇》:‘記註興,而史道誣矣。’‘註’當作‘注’,謂漢、晉以後‘起居注’之類,虛美隱惡,史無直筆。”元圻按:“《左傳》:‘晉侯使鞏朔獻捷於周,周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則左、右史非實錄,久矣!”

【“文中子《祭仲長子光文》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鳥飛知還,龍亢必悔。’”】

“王坦之著《廢莊論》,而其論多用《莊》語。胡文定《春秋綱領》有取於《莊子》之言《朱子語類》亦然。”

“《莊子》逸文:‘豫章初生,可抓而絕。’”

“人而不學,命曰‘視皮一作肉’;學而不行,命曰‘撮囊’。”【《純常子枝語》卷八引《法苑珠林》卷五十四此二語,乃曰:“《困學紀聞》未載。”何耶?】

【《韓子說林》、《說苑》皆謂:“漁者持鱣,婦人拾蠶,利之所在,不惡也。”】

“《韓非顯學篇 [10] :‘必恃自直之箭,百世無矢;恃自圜之木,千世無輪。’劉夢得《答連州薛郎中論書儀書》用此。”

“《慎子》曰:‘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癡不聾,不能為公。’”

卷十一:“秦昭王五十一年滅周,是歲漢高祖生於豐沛。天道倚伏,可畏!”(按袁文《甕牖閒評》亦有此則,復謂梁武帝弒東昏侯,覆齊祚,而侯景亦以是年生。)

“《新序》:‘樂毅書:“君子絕交無惡言,去國無惡聲。”‘”

“秦皇欲以一至萬,新莽推三萬六千歲歷紀,宋明帝給三百年期,其愚一也。漢世祖曰:‘日復一日,安敢遠期十歲乎?’真帝王之言哉見《後漢書光武帝紀》!”

卷十二:“‘三皇象春,五帝象夏,三王象秋,五伯象冬。’見於《王莽傳》,蓋古之遺言也,與《邵子觀物》同《漢書王莽傳下》《邵子觀物內篇》十三。”

“司馬公《虞帝篇》詩曰 [11] :‘虞舜在倦勤,薦禹為天子。豈有復南巡,迢迢度湘水?’張文潛詩曰:‘重瞳陟方時,二妃蓋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淚留叢筠今本《柯山集》無此詩?’可以祛千載之惑。”

“《史記天官書》 [12] :‘熟五斗米頃。’李商隱《李賀小傳》‘如炊五斗黍許時’,本於此。”

“《御覽》七百十八載淳于髠《十酒說》曰:‘羅襦排門,翠笄窺牖。’蓋好事者因《滑稽傳》而廣之,非戰國時語也。”

“《功臣表》:‘靡有孑遺,秏矣。’孟康曰:‘秏,音毛。’顏師古曰:‘今俗語猶謂“無”為“秏”。’《馮衍傳》:‘饑者毛食’,注:‘案《衍集》“毛”字作“无”。’《文選》注引《蒼頡篇》:‘秏,消也。’越人多謂‘無’曰‘秏’。”

【《隋劉炫傳》自為《贊》曰 [13] :“司馬相如、楊子雲、馬季卿、鄭康成等,皆自敘風徽。”】

“不窺園者五人:董仲舒三年,法真、趙昱皆歷年,桓榮十五年,何休十七年。”

“秦亡於嬰,而莽立嬰以嗣平,速漢之亡也。”

“歐陽子《五代史唐六臣傳論》曰:‘始為朋黨之論者,甚於作俑。’愚攷《漢史蕭望之傳》弘恭、石顯奏望之、周堪、劉更生‘朋黨’。‘朋黨’二字,始見於此。”(何云:“西漢宦者,始為‘朋黨’之論。東漢宦者,大興‘鈎黨’之禍。”陳霆《雨山墨談》謂二字見《逸周書》。)

【“《太平御覽》四七八載朱登為東海相,遺敞蟹,敞報書曰:‘蘧伯玉受孔子之賜,必以及鄉人,敞謹分斯貺於三老尊行者。’”何云:“‘蟹’字無用此者。】



[1]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5] “王景文曰:‘孔子見起證而知其末’”一條翁注。

[6]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7] 同上。

[8] “顏之推《歸心篇》”一條翁注。

[9]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同上。

[13] “《史通》云:‘司馬相如始以自敘為傳’”一條翁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