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二册(72)

(2021-11-02 21:46:22)
标签:

钱钟书

钱锺书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王小航《德宗遺事》,皆載慈禧凶橫事、光緒冤折事[1]

 

────────────────

 

《秋曉先生覆瓿集》,趙必[2]

 

“一歲之清氣在秋,一日之清氣在曉。”

“世事看來真塞馬,吾才祇可比黔驢[3] 。”

“我輩何心爭鶩食,人生到處有魚羮[4] 。”

篇什無多,江湖習氣可厭,如數詠梅是也。句如“怎得中山醉海方”、“說與天知天也憐”、“松菊把門牢閉著,誰人彈壓此騷壇”、“安道門前雪忒深”、“梅花之後此花清”,皆野人語也。

 

────────────────

 

《五百四峯堂詩鈔》,黎簡[5]

【錢衎石《北郭集自序》記其舅云:“黎二樵是自作詩,但有意崛奇,欲為昌谷。”又《刻楮集》卷三《讀二樵詩》五古。】【參觀張南山《藝談錄》下“金菁莪”條。】【譚宗浚《荔村隨筆》:“海禁未開,士夫人以吸洋烟為諱。二樵獨吸烟,自云借以療病,名其齋曰‘藥烟閣’,煙槍上刻唐詩云:‘世事悠悠何足道,不如高臥且加餐。’”又云:“子才到粵,携劉霞裳,將游西樵。二樵與友人書云:‘聞浙人某將作樵游,此公品行卑污,且携孌童而來,足令原壑恥,殊穢名山。聞此公又欲選余詩,余亦雅不欲以詩卷供采摭。’子才抵西樵,果有聚觀而噪者,踉蹌走。”】【《北江詩話》卷三:“作詩造句難,造字更難。若造境、造意,則非大家不能。近日黎簡頗擅此長。”】【《靈芬館三集》卷三《舟中讀五百四峯堂詩竟用其讀黃仲則集韵題之》有云:“冥心入百怪,老氣橫兩間。寧為歷口欖,不作脫手丸。生平服黃童,意不若是班。淳情吐澀語,庶幾錢老頑自注:謂籜石先生。”又同卷《再題》云:“軒天負地才不世,能自樹立亦其次。前人已遠後不來,萬古傍皇入肝肺。摧陷廓清或未暇,磔卓開張那容易。藥之偏疢性之近,蕳之自序了無愧。”】【屠琴塢《是程堂二集》卷四《題黎簡民集》:“海天花月入窮愁,萬象微茫一字搜。竝世幾人容濶步,平生此老合低頭。”】【孫爾準《泰雲堂詩集》卷十六《昔見黎二樵以古錦袱裹所作詩塗逭不啻再四終不愜意輒削去不錄檢其初稿實佳作也後刻五百四峯堂集多與原稿不同意甚惜之頃見荷屋方伯出示二冊中多未經改削之稿可寶也錄題三絕句》其二云:“誰知古錦囊中句,初寫黃庭恰好時。”】【袁潔《蠡莊詩話》卷一:“黎簡民工繪事,有大腹賈索畫,為畫洋錢數十元,曰:‘若輩所識,此耳。’”】【《尚絅堂詩集》卷二十六《孫平叔贈黎二樵詩集即題其後》(五律)、姚燮《復莊詩問》32《燈下讀黎簡民詩得四章》、侯雲松《寄黎二樵》(《晚晴簃詩滙》113)、許宗彥《次韵二樵見懷》(114)。】【《小匏菴詩話》卷五:“二樵不滿新城,戲作《飲酒詩》曰:‘谷拙實競巧,阮鮮乃趨俗。’《寄黃仲則》云:‘吁惟百年來,新城賸粃糠。’”】

【卷一《望仙坡最高樓》:“短長道路供離別,少壯交游半死生。”】

【卷四《煎藥》:“病久輕生死,醫來協減增。”】

卷五《小園》結句:“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卷六《三十》:“年年未三十,三十忽然來。”《溪上》:“獨花如有怨,止水尚增寒。”】

【卷九《寄題郭山人就樹堂》:“語默自通花鳥性,清廉惟受水風涼。”】

卷十《亡妹生日》:“死後尚生辰,生辰哭死人。”

【卷十《入門》:“病婦為拂衣,塵厚無氣力”,“倦視耐永望,瘦淚剩殘滴。”】

【卷十一《往事》:“往事如昨夢,悲歡空自知。死遺生者恨,來以去時推。悔在吾猶諒,情多命不宜。秋風行坐有,元鬢汝何為?”《鬱鬱》:“水濶身如泛,天涼夢不深。”《風起》:“水村如泛海,南雪僅為霜。”】

卷十一“隙月似人窺屋角,大旗如浪沸城頭。”《客樓》【卷十六《偶詠》。】

【卷十二《溪晚偶書所見》第二首自注:“荔枝將紅,俗謂‘轉鰕殼’;龍眼尚小,俗謂‘蟹眼’。”《答友書來所問》:“竊窺坡谷詩,次疊成固習。無聊尾一字,始得意思入。……而於通篇奇,或困一韵押。……所畏如放豚,哀鳴入其笠。果爾為逐虎,猛氣出於柙。”《省視舊詩多已失去詩不足惜也戲為諧語》:“火急題詩草亂鈔,小詩容易細書勞。”】

“眼看逝者水,吾亦古之人。”《往事》(卷十二)

【卷十三《七月廿六日題》:“草淺蟲逾切,塵深月不真。”】

【卷十五《漫成示友人》(悼亡):“持情忍淚猶防夢。”《度曲》:“獨宿畏醒還畏夢,中年傷別過傷春。”】

【卷十五《與升父論詩》:“士生古人後,寧有不踐迹?始則傍門戶,終自豎棨戟。裨校轉渠帥,揮叱赴巨敵。……彎弓石為肉,磨刀水先赤。”】

【卷十六《憶邨居花草之二》:“藥烟小閣無人到,憶得春深坐似醺。竹裏微陽花上雨,暖寒膠漆不能分。”《偶咏》:“自無晝齕枯萁馬,只有春鳴孕卵鷄。喔喔數聲喧病枕,眾雄如沸盡情啼。”】

【卷十七《看山咏懷》:“諸山落餘青,碧重水不受。”《客寓》:“不勝迂疎拋制義,近遭荒歉省農經。”《寄周編修書昌》:“狂簡疎狂也自容,自矜柔翰勁於風。一時脫帽傳張旭,直似橫刀揖董公。甘製短衣看射虎,誤操長技事雕蟲。不知骨相南天外,到得瀛洲北夢中。”《早起書懷》:“月斜樹隙橫如射,潮滿鐘聲濶似浮。”《四更》:“柳梢缺月一痕明,雨後星前欲四更。天色蒼蒼風瑟瑟,誰家有淚凍無聲?”《寄致師》:“老僧肯說法,如雨懸河傾。奈何所聚石,磽确頑不靈。內無點滴入,外負江河盈。”自注:“山谷真跡云:‘昨夜大雨如懸河,水深沒橐駝。惟有庭前搗帛石,一點入不得。’”】

卷十八《陳湘舟挽歌七首之一》自注云:“陳三嘗作《遊鬼詞》數十首,語皆奇絕。又自名其詩曰《夜錦堂集》。”

【卷十八《正月十六夜散步還客居作》:“縑素兩端新已故,兒童差長客為家。”《舟夜懷方應復》:“水作沙光白,烟為月質濃。”】

【卷十九《積水》:“地深青見底,星冷碧無毛。”】

“不辨海含何處雨,漸窺雲歛半池星。”《夜景即目》(卷十九)

【卷二十《雨後歸櫂作》:“波恬皺縠帆腰弱,雨直懸繩日脚橫。”《夜雨》:“雲邊廓廓餘光日,村角浮浮不定雷。”】

【卷二十二《春風》:“春風情性與誰知?急在花梢緩柳絲。”《梨花》:“梅花去後人間月,只有梨風得二分。”】

卷二十四下《鴞羹》云:“可已頭風,羹之甚美,是多殺不為虐。”

【卷二十五《小橋》:“不須細雨苔原滑,似有微霜夜甚寒。”《夢城根書屋不見黃五》:“零魂斷夢夜無數,賸雨殘風眠一醒。”】

有奇警之氣、幽蒨之致。眼處生心,手追筆摹,不作尋常語。【卷二十一《贈別沈見亭廣文還長洲》:“我宗昌谷頗能仙。”】【卷十二《答同學問僕詩》:“簡也於為詩,刻意軋新響。”】寫景惜欠蘊釀、不妥貼。【用典修詞皆多疵病。】蓋山野之夫,足不出鄉里,無師友薰陶所致也,晚作尤漫興率易。及與孫平叔、許周生輩遊,翁蘇齋、王蘭泉通問,而家數已成,聲名早立,不復能進益矣。最推服黃仲則,卷十《葯房北行因之寄黃上舍仲則》五古、卷十五《檢亡友黃仲則手書》五古、卷二十四上《讀翁學士所輯黃仲則詩集》五古,皆極欽挹。二樵氣骨較厚於仲則,才情遠不如也。二樵薄王漁洋,《戲作飲酒詩》“阮鮮乃趨俗”云云,《寄黃仲則》“新城賸粃糠”云云。

 

────────────────

 

《樗寮詩話》,姚椿[6]

卷上:【“元王逢《梧溪集》卷五[7] :‘作詩忌俗欲清,忌熟欲生,忌肉欲骨。骨去露,生去怪,清去薄。’”】

【“季札論《大雅》曰:‘曲而有直體。’杜注:‘論其聲。’”】

【“劉壎《止法》詩云:‘喬木長千年,終不到霄漢。怒濤漲千尺,終亦有畔岸。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位極三公殊未愜,粟積千倉猶道乏。黃金滿櫃尚求多,華屋連雲常苦狹。人心無足時,天道有止法。’”】

“吾鄉涇南司寇張得天,最以和詩敏速,為上所眷。天扉張南華出,而捷又過之。於是涇南乃薦歸愚,以為詩貴苦吟。然上眷天扉不衰。”

卷中:自湯緯堂太奎《炙硯瑣談》轉載宜興史衎存承豫《國朝人詩評》[8] :“嚴蓀友如雨過花枝,香微色淡。”【按世僅知洪稚存作耳。】

 

────────────────

 

《晚學齋文集》,同[9]

卷三《跋紀河間彭南昌兩家文集》:“二公意不相下。河間於南宋人駢儷多微詞,而南昌論官本書及是正文字,亦皆有為也。”【參觀《烟嶼樓筆記》卷七。】

《唐文選題詞》:“全紹衣集中所言‘夫己氏好為奇語僻事以揜人’云云,說者謂指稚威。”稚威用事多僻,有問者,則以“今已亡書”對。

 

────────────────

 

《檀几叢書》[10]

金昭鑑《酒箴》:“每憶昔人生子、登第,人詢以積何陰德,答云:‘無甚好處,只赴酌極早,不須邀第二次耳。’”

張潮《花鳥春秋》:“二月,桃李棠杏楊柳會於囿。”

“夏四月,柳絮大去其國。花隕如雨。”

“八月,葵朝於日。”

二集卷卅三程羽文《鴛鴦牒》:“譚友夏曰:‘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抝父母板住,不能成對,齎情而死。’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隨舉彰彰缺陷者,各下一牒,為千古九原吐氣:武曌配魏武帝;昭君配蘇子卿,可了塞外生子之案;謝道韞配潘安仁,移花就柳;蔡文姬以胡笳十八拍,禰正平漁陽三撾鼓;班昭配鄭康成;甄后配陳思王;蘇若蘭配楊德祖。”有一女而配多人者。

畢熙陽《佛解六篇捩篇》(“佛者,捩也,捩人而成佛也。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捩字注脚也”)。

《拂性篇》(“佛好惡臭,惡好色,拂人之性也。佛者,拂也”)。

余懷《婦人鞋韈攷》似未覩升厂、元瑞之書者。費錫璜《跋》以為裹足起自戰國,引“范睢裹足不入秦”為證。



[1] 《中文筆記》第二冊501頁。

[2] 《中文筆記》第二冊501頁。

[3] 《和黄秋三衢舟中韵》。

[4] 《餞尹權宰春嶼之二》。

[5] 《中文筆記》第二冊502-8頁。

[6] 《中文筆記》第二冊504503頁。

[7] 《寄題頴上賈歸治惟敬所寓詠軒跋》。

[8] “國朝人詩評”原作“國朝詩評”。

[9] 《中文筆記》第二冊504-5頁。

[10] 《中文筆記》第二冊505-7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