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记》第二册(64)
(2021-09-07 22:04:15)
标签:
钱钟书钱锺书中文笔记 |
分类: 中文笔记 |
傅青主《艷詞》:“歡牀如天,歡身如雲。登天抱雲,歡墮儂身[1] 。”
────────────────
《宛陵先生集》[2] :
【宋詩之有宛陵,如唐詩之有次山。其古貌朴心,好使虛字,亦頗相類[3] 。雖有似東野處,而無其深刻險傲。造語平質近拙,而意思能細折,直起直落,全無騰拏作勢取姿之態,唐、宋兩代,絕無僅有。至其字句多累,近體古心厚貌,而不少晦僿不通處,此未可諱也。《讀邵不疑詩卷》曰:“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答蕭淵少府卷》曰:“大都精意與俗近,筆力驅駕能逶迤”;《和晏相公》云:“因吟適情性,稍欲到平淡[4] 。”可以見其趣矣。故集中學孟郊諸作,皆不似也。惲子居《大雲山房筆記》謂:“《默記》載歐公為一‘目眊瘦弱少年’,而他書則謂其腴,當是少老改觀。”按:“他書”不知何指?聖俞《永叔內翰見過》詩固云“豐頰光皎皎”也。】
“委瘞從爾命,孰忍薑桂為。”《傷白鷄》
【卷一《環州通判張殿丞亢》:“自有從軍樂,應無去國嗟。”】
【卷三《客鄭遇曇頴自洛中東歸》:“禪衣本壞色,不化洛陽塵。”】
“貴人居大第,蛟綃圍枕席。嗟爾於其中,寧誇觜如戟。忍哉旁窮困,曾未哀癯瘠”,“薨薨勿久恃,會有東方白。”《聚蚊》
【《自急流口至長蘆江入金陵》:“風清舟在鑒,日落水浮金。”】
【卷四《感遇》:“衆黙瘖莫辨,衆寐盲不知。”】
4“食人既我分,安得為不祥?糜鹿豈非命,其類寧不傷”,“而欲我無殺,奈何飢餒腸。”《猛虎行》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古意》
【卷五《失鷓鴣》:“鈎輈格磔鳴,翻翁去。”】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鰕。”《食河豚魚》
“明朝儻相及,閑歩河堤柳[5] 。”
“壁裏射燈光,籬根分井口。”《南鄰蕭寺丞夜訪別》
【卷七《聞永叔復館》:“重來金馬門,莫忘黃牛峽。”】
“遙知夜相過,對語冷無火”,“吟成欲寄誰?談極唯思我[6] 。”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書哀》
【卷十一《同謝師厚宿胥氏書齋聞鼠甚患之》:“痴兒効貓鳴,此計誠已拙。”】
“漸老情易厭,欲之意先闌。”《正月十五夜出廻》
“男大守詩書,女大逐鷄狗。何時某氏郎,堂上拜媼叟?。”《戲寄師厚生女》
“世人作肥字,正如論饅頭。厚皮雖然佳,俗物已可羞。”《答歐陽內翰》
“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送歐陽秀才遊江西》
“著樹增葉危,壓叢憂菊折。”《二十五日雪》
“春風無行跡,似與草木期。高低新萌芽,閉戶我未知。”《郭之美忽過》
“哀哉齊體人,魂氣今何征?曾不苦隕籜,繞樹猶有聲。”《秋夜感懷》
“馬行聞虎氣,豎耳鼻息”,“吾妻常有言,艱勤壯時業。安慕終日閒,笑媚看婦靨。”《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
“爾書我不答,爾怒從爾罵。天馬新羈時,氣橫未可駕。儻我一日死,爾豈無悲咤?”《寄宋中道》
“慣呼猶口誤,似往頗心積。”《新婚》
“兹日頗所愜,捫蝨反得蚤。”《捫蝨得蚤》
“恕爾避客尤,新還復新婿。”《裴如晦歸與韓玉汝謁之》
“我行豈有虧,汝命何不長?雅雛春滿窠,蜂子夏滿房。毒螫與惡噪,所生遂飛揚[7]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兩乳。”《殤小女稱稱》
“吳鷄鳴隔山,江月半在水[8] 。”
【卷三十三《晚雲》:“黕黕日腳雲,斷續如破灘。忽舒金翠尾,始識秦女鸞。又改為連牛,綴燧懷齊單。伺黑密不囂,額額城未剜。風吹了無物,猶立船頭看。”】
【卷三十五《辯疑》:“一客逢吠狗,無棰制狗狂。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良狗豈妄吠?好言已莫詳。言乃仁之趨,叱乃義所當。”】
【卷三十六《行路難》:“途路無不通,行貧足如縛。輕裘誰家子,百金負六博。蜀道不為難,太行不為惡。平地乏一錢,寸步淪溝壑。”】
“霑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頸。問我適何之,衣濕不太冷?”《重過瓜步山》
“有貴即有賤,未若賤常存。”《效阮步兵》
“念處天地中,天地猶一車。日月為兩轂,星辰隨徐徐。晝夜轉不已,載之將焉如?冉冉趨死鄉,萬古曾無餘。其間乃有夢,覺實夢何虛。何虛亦何實,及盡皆同墟。”《夢後得宋中道書》
“風驅暴雨來,雷聲出雲背[9] 。”
【卷四十三《春陰》:“雲壓花房冷,風開柳絮遲。幽人宿酲在,靜館晝眠時。欲雨天無雨,將絲鬢未絲。孔融過五十,歲月已堪悲。”】
【《宣州雜詩二十首》:“古有琴高者(九)”;“沙水馬蹄鼈,雪天牛尾貍(十六)。”】
“竹色入我酒,變作青瑠璃[10] 。”
【卷四十五《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吾鄉素誇紫毫筆,因我又加蒼鼠鬚”,“鼠雖可殺不易得,貓口奪之煩叱驅。”】
【卷四十六《代書寄王道粹學士》:“花寒蛺蝶猶相守,水冷鴛鴦不暫分。”】
“但與風相撩,不與風相得。”《刑部廳海棠》
【卷五十二《送甥蔡駰下第》:“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迴如鼻吸。老魚無守隨上下,閣向滄洲空怨泣。推鱗伐肉走千艘,骨節專車無大及。幾年養此膏血軀,一旦翻為漁者給。無情之水誰可憑,將作尋常自輕入。”《青龍海上觀潮》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馬骨隱細牛骨粗,馬毛要密牛毛疏[11] 。”《觀何君寶畫》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對弈旁觀俱。黃金錯鏤為投壺,粉障復畫一病夫。後有女子執巾裾,牀前紅毯平圍爐。牀上二姝展氍毹,繞牀屏風山有無。畫中見畫三重鋪,此幅巧甚意思殊[12] 。”《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錄其所見》按此詩亦見《荊公集》,李璧注謂是《重屏圖》,沈小宛《補注》云:“《揮麈三錄》:‘周文矩所畫《重屏圖》,祐陵親題白樂天詩。’《詩話總龜》云:‘如《重屏圖》,自唐迄今傳焉。乃白樂天《醉眠》詩。’(《長慶後集偶眠》云:‘放杯書案上,枕臂火爐前。老愛尋思事,慵多取次眠[13] 。妻教卸烏帽,婢與展青氈。便是屏風樣,何勞畫古賢?’)”
“春風不獨開春木,能促浪花高似屋。”《阻風秦淮》
“來時露霑屩,歸去月侵鉏[14] 。”
“雨脚收不盡,斜陽半古城。”《夏日晚霽與崔子登周襄故城》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15] 。”
“樵深但聞斧,谷暖自留春。臨水何妨坐,看雲忽滯人[16] 。”
“何用嗟遲疾,從來有後先。所期皆一至,我到爾應還。”《並遊》
“折條違物理,遷艷得花權。美女嫁寒壻,醜株生極妍[17] 。”《接花》
“蝶寒方歛翅,花冷不開心。”《春寒》
“更遠更昏天外山[18] 。”
“南嶺禽過北嶺叫,高田水入低田流。”《春日拜壟經田家》
“思歸有夢同誰說,强意題詩只自寛[19] 。”
“蛙行動萍葉,誤觀作游魚。稍稍引兩股,已變科斗書。”“度水紅蜻蜓,傍人飛款款。但知隨船輕,不知船去遠[20] 。”《雜詩絕句》
────────────────
《中年》[21] :
“哀樂中年解盪摩,牧之無奈鬢絲何。分均憂患誰能外?恨少歡娛我已多。難寄羲和鞭馬語,行為甯戚扣牛歌。憬然閣筆忘言說,勤苦成書被墨磨。”
[1] 《中文筆記》第二冊429頁眉。“艷詞”原作“艷歌”,“儂身”原作“我身”,見許奉恩《里乘》卷一。
[2] 《中文筆記》第二冊429-32頁。
[3] 原文無“類”字。
[4] “吟”原作“令”。
[5] 《馬秘書始約同行久而未至因以寄》。
[6] 《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
[7] “何”原作“遂”,“夏”原作“長”。
[8] 《早發》。
[9] 《咏懷四首之四》。
[10] 《五月十日雨中飲》。
[11] “無情”原作“無水”。
[12] “事”原作“睡”。
[13] “無情”原作“無水”。
[14] 《觀理稼》。
[15] 《鲁山山行》。
[16] 《依韵和師直晚步遍覽五壠川》。“聞”原作“留”。
[17] “美”原作“姜”,“株”原作“枝”。《談藝錄四九》引文亦誤(香港中華書局1986年補訂本67頁;北京三聯書局2001年補訂重排版510頁)。
[18] 《寄酬发運許主客》。
[19] 《和永叔内翰》。
[20] “紅蜻蜓”原作“變蜻蜓”。
[21] 《中文筆記》第二冊430頁。《槐聚詩存》未收。425頁有此詩草稿,雖已塗去,尚可辨識:“春風無奈鬢絲何,哀樂中年解盪摩。憂患至公誰得外?歡娛本少我還多。離人歲月遲寧速,衰世文章哭當歌。說似大蘇,衹將好罵學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