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二册(65)

(2021-09-14 21:51:40)
标签:

钱钟书

钱锺书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隔簾花影》[1]

在淫書中尚有文筆,精緻之作。記南宮吉(西門慶)身後事,以金人伐京事穿插之,寫李師師極不堪,收場亦慘。而以佛氏之教點眼,非如通常淫書僅借果報說法而已。其論男人有三種淫(才子淫【伶玄·飛燕傳序】,相如《思凰》、子建《感甄》是。荡子淫,狹邪是。登徒子淫,不擇色,一味包荒是。【《萍州可談》所謂“濕活居士”】)女人有三種妬(情妬、色妬、惡妬)。頗妙。

 

────────────────

 

《後邨題跋》 [2]

“迂則不俗,不俗則奇 [3] 。”

【“空院落花深 [4] 。”】

“今之為詩者,尚語,而徐德夫尚意;尚巧,而德夫尚拙。抑余願有獻焉。世所以寳貴古器物者,非直以其古也。予嘗見人家藏盤、匜、鼎、洗之屬,凡出於周、漢以前者,其質極輕,其範鑄極精,其欵識極高簡,其模擬物象殆類神鬼,所以為貴。苟徒取其風日剝裂、苔蘚模糊者而寳貴,是土鼓瓦釜得與清廟鐘磬並陳也。”《跋表弟方遇詩》【此即詩主工,宜為方虛谷口實。】

趙明翁‘詩巧須出天造,清欲與秋爭’、‘鳥殘桃見核,蟲蠹葉留痕’、‘墨湧清渠聚科斗。’

“自歐公有‘放子出一頭’之論,二百年無敢以文字敵坡公者。豈真不可敵耶?嚴君盡和坡詩,不少謙下,豈真可敵者耶?孟子曰:‘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竊意嚴君才氣亦然。”《跋嚴某和坡詩》

【“字字句句,殆類圖象罔而雕虛空 [5] 。”】

“平園晚作,益自磨礪。然散語終是洗滌詞科氣習不盡。”《跋益公親書艾軒神道碑後》

“詩家以少陵為祖,説曰:‘語不驚人死不休。’禪家以達摩為祖,説曰:‘不立文字。’詩之不可為禪,猶禪之不可為詩也。何君合二為一,予所不曉。恐君之禪進而詩退矣。”《題何秀才詩禪方丈》【著眼。】

“今舉世病晚唐詩,猶韓、歐遺意。然徒病之,而無以變之。君其為予訪焉。”《李公晦詩評》

“西山先生稱張季文‘以清峻之詞,寓幽遠之味’。然文字不可過清也,過清則癯,仁義之人,其言藹如,未嘗癯也。不可過峻也,過峻則獨,德不孤,必有鄰,未嘗獨也。清峻不已,其幽必至於絕物,其遠必至於遁世。季有親,有同產。資季以活者,將持此文安歸乎?西山欲推季入山林,予欲挽季向場屋。”《跋張季卷》

“邢和叔有居實,章子厚有致平,皆不能諫乃翁之失。信乎人之勇於為不善者,雖父子之間,不能迴也。致平在當時諸家子弟中尤豪俊,然知愛其父,而不知斯立叔黨之徒各愛其父;知海康風土之惡,而不知嶺南風土猶惡於海康者,又可悲也 [6] 。”《跋章援致平與坡公書》

“予少時有《落梅》詩,為李定、舒亶輩箋注,幾陷罪罟。後見梅花輙怕,見畫梅花亦怕,然不能不為補之作跋。小兒觀儺,又愛又怕,予於梅花亦然。”《跋楊補之墨梅》【《大全集》卷99《楊補之墨梅》:“予少時有《落梅》詩,為李定、舒亶輩箋注,幾罪罟。後見梅花輙怕,見畫梅花亦怕,然不能不為補之作跋。小兒觀儺,又愛又怕,予於梅花亦然。”】

“蘇、程二公在朝,不獨為當時小人所忌。蓋攻蘇者,朱公掞、賈明叔也。攻程公者,劉萃老、器之、孔經父也。各尊其師,各私其黨,日有紛紛。不待章、蔡復用,諸賢固已自相攻擊而去矣。”《跋東坡辭承旨乞郡奏稾

“前世名畫,如顧、陸、道子輩,皆不能不著色,故例以‘丹青’目畫家。至龍眠始掃去粉黛。”《跋李伯時羅漢》

“謂詩至唐而止則不可。本朝詩自有高手。李、杜,唐之集大成者也。梅、陸,本朝之集大成者也。”《跋李賈縣尉詩卷》

“昔人有刻玉為楮葉,三年而成。或笑之曰:‘使造化之生物如是,則物之有葉者少矣。’君詩以溫、李為師,故工。惟工,故少。少非詩病也。”《跋徐寶之貢士詩》

“昔梅聖俞日課一詩。予為方孚若作行狀,其宗以陸放翁手稾潤筆,題其前云:‘七月十一日至九月二十九日,計七十八日,得詩百首。’陸之日課,尤勤於梅。”《跋仲弟詩》

【“摶風而上,毋遇風而退;倍道而行,毋中道而止 [7] 。”】

“一身之通塞,六親之休戚繫焉。使人人學郊、島,則詩人之家,皆當咽於陵之李,而食首陽之薇矣。”《跋柯豈文詩 [8]

“卷中七言云:‘十八九常如意少,百千億任化身多。’極妥帖排奡之力。《演雅》六言云:‘布穀不稼不穡,巧婦無褐無衣。提壺不可挹酒,絡緯匪來貿絲。’又云:‘蜾臝堯舜父子,鴻雁魯衛弟兄。鬥蟻滕薛爭長,狎鷗晉鄭尋盟。’誠齋自作也,何擬之有?”《題汪薦文卷》

“櫽栝他人之作,當如漢王晨入信耳軍,奪其旗鼓。蓋其作略氣魄,固已陵暴之矣。坡公《穎師聽琴水調詞》是也 [9] 。”

“烏乎!文公之金,伯夷之粟也 [10] 。”

【卷101《跋李敏膚行卷》:“往年有求小篆於山北陳公者,公曰:‘吾老,盍脱籍矣。’嗟夫!余之脱籍久矣,江湖間新詩人甚多。”】

【卷104《跋張無盡帖》:“禪家所謂呵佛罵祖者,猶扶公子之背,以出公子也。”】

106《庚戌寫真贈徐生》:“余觀古世所傳古人物,其美晳悦澤者未必然,惟病瘁怪醜者不容偽。”】

 

────────────────

 

《茗香詩論》,宋大樽 [11]

【自言“摭古言而證之,廣之,反之”,甚有勝義。欲窺見大本,不徒尋章摘句,然亦多空泛文淺者。潘養一、陳石遺皆稱之。】

“頸處險而瘿,齒居晉而黃,化以彼之形質。橘踰淮而為枳,麝食柏而香,化以彼之氣。合歡蠲忿,蘭草忘憂,化以彼之神。泥之在鈞惟甄者之所為,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鑄,質化以我之形。螟蛉之子能肖蜾臝形,質化以我之氣。聲無哀樂,氣化於我之神。”

“‘武帝令他夫人飾,從御者數十人,為邢夫人來前。尹夫人見之,曰:“非邢夫人身也,此不足以當人主矣。”於時帝乃詔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前。尹夫人望見之,曰:“此真是也。”乃低頭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誦古人詩,不可懵其故衣獨身來前時,然佳人不同面,美人不同體。”

“同林異條,同苔異岑。君子以同而異,有湍際不可得見,指揮不可勝原者。必曰其源出於某,此詩品之皮相也。曩遊天台歸,人問其勝,答曰:‘山不類山,水不類水,人類仙,物類靈。’坐有人曾遊鷄足山者,曰:‘竟類鷄足山!’夫天台誠不必不類鷄足山,鷄足山斷不類天台而為鷄足山。其同焉者,則山、水、人、物之性也。其性之不同而歸於同,而亦無害於不同焉者,則天地之大也。荔枝似龍眼,似之似也;似江瑤柱,不似之似也。不靳其似,正不靳其不似也。”

“或問:‘詩至靖節,色香味俱無,然乎?’曰:‘非也。此色香味之難可盡者,以極淡,不易見耳。’”

“《七月》言酒者二,用之於親親尊上而已,此飲之聖乎?靖節曰:‘有酒斟酌之’、‘君當恕醉人’,昭明所謂‘情不在於眾事,據眾事以忘情’者也,飲之中行乎?太白飲之狂乎?猶古之狂也肆。劉、阮則今之狂也蕩乎?抑之戒曰:‘三爵不識,矧敢多又’,飲之狷乎?嗣宗所云‘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中或有飲之鄉愿乎?”

 

────────────────

 

《小滄浪筆談》 [12]

“或黑雲堆墨,驟雨翻盆,萬荷競響,跳珠濺玉。霅然而霽,殘霞雌霓起於几席 [13] 。”

“詩成半染寒烟色,客至同聽老樹聲 [14] 。”

“浩博之考據易為,精核之考據難。當世學人,類皆始擷華秀,既窮枝葉,終尋根柢者也。”阮元《晚學集序》

“下飲黃泉,高吟白雪。”《蚓歌 [15]

            【“頓老箏琶,沙娘簫管 [16] 。”】

“天高雲盡 [17] 。”

“座師鐵冶亭先生適來典試山左,戲贈予句云:‘門生門下中門生。’”

蔣伯生贈孫淵如詩:“為我追逋真火急,向人延譽風流。”又《張子白過訪》云:“不為東野看花態,得意春風馬未知。”又《旅病》云:“那禁作客身猶病,恰喜離家母未知。”又:“酒非醇釅難成醉,夢未沉酣尚易醒。”又:“剩有潸潸知已淚,頻呼負負故人心 [18] 。”

“桂未谷過鄭柳田土方居,見索畫者多,因題‘逋畫軒’三字贈之。”

“黃小松自言:‘小心落墨,大膽奏刀。’”

 

────────────────

 

《益公題跋》 [19]

“此淳熙庚子予記顏也。”《自題寫真》

“張浮休《劉將軍墳廟》詩指劉滬。”

“韓子蒼《贈趙伯魚》詩云 [20] :‘學詩當如初學禪,未悟且遍參諸方。一朝悟罷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蓋欲以斯道淑諸人也。今時士子,見誠齋大篇短章,七步而成,一字不改,皆掃千軍、倒三峽、穿天心、透月脅之語。至於狀物姿態,寫人情意,則鋪敘纖悉,曲盡其妙。遂謂天生辨才,得大自在。抑未知公由志學至從心,上規賡載之歌,刻意《風》、《雅》、《頌》之什,下逮《左氏》、《莊》、《騷》、秦、漢、魏、南北朝、隋、唐以及本朝,凡名人傑作,無不推求其詞源,擇用其句法。五、六十年之間,歲鍛月鍊,朝思夕惟,然後大悟大徹,筆端有口,句中有眼。予懼夫不善學者,欲以三年刻楮葉之巧,而晞秋花發杜鵑之神,望公將壇,竭蹷趨之,非但失步邯鄲,且將下墜千仞,故歴敘公真積力久。”《跋楊廷秀石人峯長篇》【可與《後邨詩話》論誠齋天才參觀。】

“退之稱子厚云:‘玉佩瓊琚,大放厥辭。’子瞻《答王庠書》云:‘辭,至於達而已矣。’誠齋此辭,可謂樂斯二者。”《跋楊廷秀對月飲酒辭》

“吾友陸務觀,得李、杜之文章,居嚴、徐之侍從,子孫眾多如王謝,壽考康寧如喬松。‘詩能窮人’之謗,一洗萬古而空之!”《跋陸務觀送其子龍赴吉州司理詩》

“集中觀詩難為詩,猶羣姝中觀色難為色也。吾友陸務觀,當今詩人之冠冕,數勸予哦蘇黃門詩。退取《欒城集》觀之,未識其旨趣。劉子澄忽寄此卷,快讀數過,溫雅高妙,如佳人獨立,姿態易見。”《跋蘇子由和劉貢甫省上示座客詩》

“前輩謂文章當如作家書,今觀景文公家書皆成文章,是固一理也。”《題宋景文家書》



[1] 《中文筆記》第二冊 432 頁眉。

[2] 《中文筆記》第二冊432-6頁。

[3] 《跋傅自得文卷》。

[4] 《跋林去華省題詩》。

[5] 《跋陳教授杜詩補注》:“若字字引出處,句句箋意義,殆類圖象罔而雕虛空矣。”

[6] “知海康”原作“知知海康”,“猶惡於”原作“有惡於”。

[7] 《跋方蒙仲詩》。

[8] “柯豈文”原作“柯豈仲”。

[9] 《跋東坡穎師聽琴水調》。

[10] 《跋南軒與方耕道帖》。

[11] 《中文筆記》第二冊436-7頁。

[12] 《中文筆記》第二冊437-8頁。

[13] 《儀徵阮元記》。

[14] 《題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詩集後》。

[15] 陸王任《齊天樂庭中歌蚓次韻》:“縈泥唱起花間垤,雍門一聲韓女,下飲黃泉,高吟白雪。”

[16] 王初桐《念奴嬌板橋寓齋話舊院故事》:“頓老箏琶,沙娘簫管,縹緲歌聲咽。”

[17] 王初桐《三姝媚澄江門記事》:“幾日寂寥音信,儘雁斷山空,天高雲盡。”

[18] 《將赴河工留別山中故人四首》其二、其三。

[19] 《中文筆記》第二冊438-9頁。

[20] “伯魚”原脫“伯”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