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记》第二册(34)
(2021-02-17 00:03:22)
标签:
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
分类: 中文笔记 |
《宋詩鈔》 [1] :
《三孔清江集》:
以平仲為最佳,清健縝密,用意精細,各體均妙。
武仲:“路多綠竹遮欄雨,池有殘荷掩映秋[2] 。”
“冷風有意生空濶,密雪無聲下廣寒[3] 。”
平仲:“煌煌一疋錦,爛爛五色筆。始從何處得,悵此夢中失。淹也雖善文,葳蕤少筋骨。譬人氣不深,往往多奄忽。晚年既富貴,外學仍老佛。豈非有所怠,寖使天才屈。奈何不自尤,秘怪疑鬼物。”《讀江淹集》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迴清夢戍墻鈴。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雲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凉意伴流螢。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4] 。”】
“星辰斂芒角,河漢收波瀾[5] 。”
“問我當何之,曹亭蒼木外”;“微風撼晚色,爽氣回秋籟”;“落日更憑欄,下看飛鳥背[6] 。”
“家貧何所費?使紙如使水 [7] 。”
“我師棋如玄雲,汗漫滿八極。子厚若殘雪,點點無幾白 [8] 。”
“披豁向青天,望銷雲一縷 [9] 。”
“何如盡遣收芒角,惟放當天皓月行 [10] 。”
“日邊明晦雲無定,雨後寒暄氣欲交 [11] 。”
“落花寧是穢,啼鳥不為喧 [12] 。”
“浮雲便作飛鴻意,細雨仍兼落葉聲 [13] 。”
“凍蝶依殘菊 [14] 。”
“只恐月光無好惡,自憐人意有盈虧 [15] 。”
“棗頰迎陽一半丹 [16] 。”
“七月鴟鴞乃至此,語言閎大復瑰奇。直侔造物并包體,不作諸家細碎詩。吏部徒能歎光燄,翰林何敢望藩籬。讀罷還看有餘味,令人心服是吾師。”《讀杜詩》
《廣陵詩鈔》:
宋初學韓詩者二人,歐公得其寬厚,逢原得其奇杰【《贈慎伯筠》、《龍興雙樹》、《寄滿子權》、《望花有感》、《暑旱苦熱》】。《答束徽之索詩》云:“努力排韓門,屈拜媚孟灶。”《答問詩序》亦謂:“愛盧仝,而恨其發之輕。”故雖《夢蝗》一首雅近玉川,而絕無俚鄙之習。若夫才之肆、思之新,直逼郊、愈,惟有故似。令人於歐公,尚有“日臨蘭亭,章七不高”之歎。當時具眼,只有王介甫;後世知者,差存劉潛父。近日則胡展堂《不匱室集》長言永歎,千秋萬歲,差不寂寞矣。逢原二十八而卒,而《贈別晏懋父》則云:“憶予少年時,於今老而悔。”《春風》云:“不知我心老有異,亦欲調我兒女如。”蓋歎老早於賈誼《惜誓》之三十稱老、白傅之三十亦稱老矣【嵇含《白首賦序》“二十七有白髮”,乃曰:“垂立之年,白首無聞。”魏文帝《與吳質書》“三十餘”稱老。】【潘岳《秋興賦》:“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多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無皮膚 [17] 。”
“老枝叉牙忽並出,似欲併力擎青天 [18] 。”
“春來幾時余不知,但怪日日柳稍好。我嗟無地自種花,常恐東風只生草 [19] 。”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着翅飛上山”;“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20] 。”
“未必薄雲能作雨,從來秋日自多陰。”《秋日寄滿子權》,近體此聯最佳。
《後山詩鈔》:
“卻嫌鳥語猶多事,強管陰晴報客聞 [21] 。”
“一枕西窗深閉閣,臥聴叢竹雨來時 [22] 。”
“寒燈挑不熖,殘火撥成灰 [23] 。”
“醉頭強為好峯抬 [24] 。”
“好花和露斸,脩竹夾藤刪 [25] 。”
《丹淵集》:
“我常愛君竹此黙坐,勝見無限尋常人[26] 。”《此君庵》
晁沖之《具茨集》:
“繫馬柳低當戶葉,迎人桃出隔牆花。”《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兩宋香艷詩,僅此二首當行出色,此外皆露宋人槎枒本相。
“夏室不禦暑,竹陰新未交。幽花時結子,晩燕續開巢。午夢還髙枕,晨炊出近庖。此生吾自了,客至莫相嘲 [27] 。”
叔用詩清而斂,密而和,足有才藻,而不肆縱,後邨稱為“一洗窮餓酸辛之態”者也。東萊謂其“專學杜詩”,亦殊不似。《過陳無己墓》云:“以我懷公意,知公待我情。五年三過客,九歲一門生。”又一首云:“我亦嘗參諸弟子,往來徒步拜公墳。”則其所學者,后山之杜。而身本佳公子,性復豪華,宜不能為后山深沉之思、苦澀之語。然華者以清,豪者以斂,故有師門矩彠,其五律尤具體也。
韓駒《陵陽集》:
幽老是西江面目,然不樂入江西派,何也?格律勝於情味,北宋蜀詩人,東坡而外,惟唐子西耳,子蒼已落次乘。
“昔君叩門如啄木 [28] 。”
【《老學菴筆記》云:“荊公詩:‘閉戶欲推愁,愁終不肯去。’劉賓客詩:‘與老無期約,到來如等閑。’舍人韓子蒼取作一聯云:‘推愁不去還相覓,與老無期稍見侵。’益工矣。”按此子蒼《和李上舍冬日書事》詩中語,集中最佳者。】【參觀三下王建詩。】
晁補之《鷄肋集》:
凝鍊斬絕而不艱澀,稍欠姿致。七律似東坡硬直之作,七言歌行尤為擅勝,雖奔放中稍乏自在,而錯落綿麗,其詞氣往往迫唐人,非儕輩所及也。《開梅山》刻意放太白《蜀道難》,却不佳。
“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夢中葉落,覺有歸意”;“貴不若賤無憂,富不若貧無求。負日之燠吾重裘,芹子之飫吾食牛。”《秋風吹我衣》
“陰山射虎邊風急,嘈雜琵琶酒闌泣。無言偏數天河星,只有南箕近天邑。”《芳儀怨》
《淮海集》:
少游情韻纏綿,詞句芊綿。近體遠過古體,惜不免纖。
“亂絮迷春濶,蔫花困日長 [29] 。”
“蛛網留晴絮,蜂房受晩香。欲尋初斷夢,雲霧已冥茫 [30] 。”
“驚風多犯竹,破月不藏星 [31] 。”
“樓台特起喧卑外,村落隨生指點中 [32] 。”
“雨檻幽花滋淺淚,風巵清酒漲微瀾 [33] 。”
“宿鳥水干迎曉閙,亂帆天際受風忙 [34] 。”
“支枕星河橫醉後,入簾風絮報春深 [35] 。”
“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 [36] 。”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37] 。”
“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 [38] 。”
陳造《江湖長翁詩鈔》:
范石湖謂:“使遇歐、蘇,名不在少游下。”當以其亦為高郵,若論詩格,少游新麗而近於纖,唐卿辣鍊而近於仄,正多山谷體,如“露漙青蓋高荷曉,風約黃陂小麥秋”、“但息兒啼寛上意,小稽霆擊取中原”,固不同也。
“湖光漾明霞,照我凭欄處 [39] 。”
“行人與喬木,老色竟平分 [40] 。”
“雪後菊未死,雨餘山更青 [41] 。”
“小停障日手,聊憩臥雲村 [42] 。”
“詩從多病難為好,官過中年劣勝無。急景驅秋著髭鬢,歸鴻銜夢下江湖 [43] 。”
“傍愁邊到無惡客,從竹間來皆好風 [44] 。”
“誦賦久嗟無此作,薦賢端合拔其尤 [45] 。”
【“六一謂聖俞曰[46] :“山媂云:‘好時好節,送詩攪人家。’”】
【放翁為長翁詩作序[47] 。長翁《次張司戶均》云:“假真笑我陳驚座,造妙推君趙倚樓。”放翁蓋竊取之矣。(《恩封渭南伯》云:“虛名定作陳驚座,好句真慚趙倚樓。”)《東軒筆錄》載丁晉公《移道州》詩云:“九萬里鵬容出海,一千年鶴許歸遼。”(按放翁亦竊之。)《橋西雜記》謂:“嵇氏承咸《梁溪書畫徵》,言其鄉許眉岑仲堪注放翁詩甚詳,未板行,不知存否?許與鮑若洲汀交善,乾隆、嘉慶間人也。”又《野客叢書》放翁亦竊一聯,見一。】
沈與求《龜谿集》:
“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48] 。”
李覯《旴江集》:
不使典故,不用藻繪,不矜格調,全以用意新奇見勝,而自有勁直之氣。宋人詩中最有心思者。自云:“格如平易人多愛,意到幽深鬼未知。”可以見矣。惜少情韻。
“凝雲列山鞘,冷氣攢衣刀。徑閙有松竹,庭臥唯蓬蒿。花淫得罪隕,鶯辨知時逃。”《雨中作》
“最能牽病眼,天際一山橫。盡日是秋色,無人知地名。暗時雲自合,缺處路應平。才子霑衣淚,千秋共此情。”《遠山》
“要知真宰無誠信,取次東風未是春。”《雪中贈柳枝》
“丹青不解隨人老,相似都來得幾年。”《謝傳神》
“天放舊光還日月,地將濃秀與山川。”《苦雨初霽》
“意古直摩軒昊頂,言微都洩鬼神私。”《書松陵皮陸唱和》
“春地更無嫌草處,雨天還有詐晴時。”《寄傅代言》
“數分紅色上黃葉,一瞬曙光成夕陽。”《秋晚悲懷》
“休翻雨滴寒鳴夜,曾抱花枝暖過春。與影有情唯日月,遇紅無禮是泥塵。”《殘葉》
【按《升厂外集》卷三十七舉《旴江集》中詩文以證太伯未嘗不好孟子。《女色無定美贈卿材》之“退當事奇偉,夙駕追雄軻”,即所謂《示兒》也[49] 。又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上。】
【《桐江續集》卷三十二《孔端父東征集序》甚稱“千生萬命魚為槨”一語[50] 。按太伯《論文二絕》之第一首云:“若見江魚須慟哭,腹中曽有屈原坟。”】
《韋齋詩》:
近體工整隽秀,時在朱子之上。
“想當風雨翻叢急,疑卷江湖入座來。”《蘆檻》
“已笑榮枯盧白戲,不須物我觸蠻爭 [51] 。”
“比似持雲來寄我,何如君自作雲來。”《寄人》
“斗粟累人腰自折,不緣身在督郵前 [52] 。”
周必大《益公集》:
詞科貴人,詩華典整穩而已。
【《止齋詩》:“可憐衰白隨年少,愛看殘紅到夜深 [53] 。”】
《後邨詩鈔》:
祇能為近體,對仗工而近巧矣。瘦折,故不俗,故亦不大。較四靈自為勁氣直達。《自勉》云:“苦吟不脫晚唐詩。”其五律誠不脫晚唐,七律殆庶放翁可也。放翁工而流麗,后村巧而峭折,南宋末家教最大。
【《贈錢道人》云:“直從杜甫編排起,幾個吟人作大官[54] ?”《贈馬相士》云:“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
【佛書:“聞惡言如飲甘露 [55] 。”】
【王荊公:“魚羹飯何處沒得吃 [56] ?”】
【《陔餘叢考》有舉後村詩中用本朝故事。《二十二史札記》有舉宋四六用本朝故事,後村文亦在其中。】
四靈以後,后村之外,宋詩人之較成家數者:戴石屏之清秀,方秋崖之刻削,而皆不免貧薄。石屏能賦物,秋崖專琢句。趙昌父《湻熙稿》格老味薄,無足取。石屏與滄浪友善,集中屢及之。其《論詩十絕》,純乎滄浪議論,而所作殊不似。秋崖集中亦有一律題石屏詩卷,推為“魯靈光”。
【戴東埜石屏從孫《答妄論宋唐詩體者》云:“安用雕鎪嘔肺腸,詞能達意即文章。性情元自無今古,格調何須辨宋唐。”參觀下《愛日齋叢鈔》卷二,又《老學厂筆記》。】
[1]《中文筆記》第二冊 244-52 頁。
[2]《九月廿二日西館雨中作》。
[3]《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之二》。
[4]《霽夜》。
[5]《月夜》。
[6]《曹亭獨登》。
[7]《使紙甚費》。
[8]《戲張子厚》。“師”原作“子”,“子厚”原作“君棋”。
[9]《晚出》。
[10]《君住》。
[11]《造王館公第馬上作》。
[12]《夏晝》。
[13]《睡起》。
[14]《至城東作之二》。
[15]《八月十六日翫月》。
[16]《西行》。
[17]《贈慎東美伯筠》。
[18]《龍興雙樹》。
[19]《望花有感》。
[20]《暑旱苦熱》。
[21]《即事》。
[22]《齋居》。
[23]《寒夜》。
[24]《和南豐先生西遊之作》。
[25]《和彥詹題遠軒》。
[26]“愛”原作“對”。
[27]《夏室》。
[28]《贈趙伯魚》。
[29]《輦下春晴》。
[30]《睡起》。“冥茫”原作“迷茫”。
[31]《宿參寥房》。
[32]《遊龍門山次程公韻》。
[33]《次韻子由題平山堂》。
[34]《次韻子曕贈金山寳覺大師》。
[35]《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
[36]《泗州東城晩望》。
[37]《秋日三首之二》。
[38]《春日偶題呈錢尚書》。
[39]《三月初晩晴寄高縉之三首之二》。
[40]《無題》。
[41]《次韻楊宰葫蘆格》。
[42]《即事》。
[43]《念衰》。
[44]《夏夜飲客》。
[45]《次韻張丞二首之一》。
[46]《再次韻雪應時可喜晴不遲尤可喜雪止恰除夜因作》“獨慙長鬚送,不量好時節”句下注。
[47] 此處密圈。
[48]《從劉殿院借書》。
[49]“贈卿材”原作“示卿材”。
[50] 此處密圈。“序”字重。
[51]《書室述懷奉寄民表兄是日得民表書》。
[52]《書永和寺壁》。
[53]《同游張園酒中各嘆明年未知誰與此余最衰病宜去因作詩識之》。
[54]“直”原作“自”。
[55]《辛卯春日》“匹如飲甘露”句下注:“諸不能受人惡言如飲甘露者,不名爲有力大人。語見佛書。”
[56]《貧居自警二首之二》“飯與魚羹何處無”句下注:“荊公云:‘何處無魚羮飯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