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沧桑蓝关道[雷炳新]5完

(2025-04-26 20:31:05)
分类: 报刊文摘(转)
  五

  蓝关古道自古为战略要地。古道上的桓公堆,因东晋时桓温讨伐前秦驻军而得名。唐末黄巢义军攻陷长安,后兵败亦沿蓝关古道远遁秦岭。古道上的六郎关,得名于宋时大将杨六郎曾派重兵把守的关口。明末的李自成在北京兵败后,也是从蓝田沿古道退向商洛的。

  蓝关古道不仅仅是军事要塞,更是沟通关中与南方的重要通道。1693年,关中大灾荒,清政府调运襄阳仓米25万石;1720年,又调运湖广荆州仓米10万石,都是途经蓝关古道转运西安的。

  历史上蓝关古道进行了多次修整,见之于古籍的有:唐贞元七年(791年),商州刺史李西华役工10余万,修桥道,建客舍,开新道700余里;乾隆十年(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捐银2000两,修建了商州至蓝田七盘关的道路,士民赞曰“陈公路”,并在蟒石湾刻石以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商州知州罗文思捐银480两,修筑了蓝田至商州200里的道路,开凿出“罗公碥”。今天,那些捐修石刻,同那些栈道孔一样,已然成为蓝关古道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遗存,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蓝关古道风景奇美。古道处于秦岭深处,万山林立,河谷密布,烟云浩瀚,气势磅礴。山地气候多变,常有白云如锦带横断群峰之腰,或覆于诸峰之巅,千谷万壑,气象万千,形成独特的“秦岭云横”奇观,为蓝田八景之一;古道上的蓝桥附近有八仙之一韩湘子修身养道的湘子洞,洞周围古藤缠绕,古树参天,瑶草斗艳,洞内乳石倒悬,水珠玉落,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形成“蓝桥仙窟”景观,亦为蓝田八景之一。

  蓝关古道上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落第秀才裴航遇见貌美如花的云英,二人一见钟情,其母表示女儿非玉杵臼做彩礼不嫁,原来云英患病须玉杵臼捣药,裴航历尽艰辛找到了玉杵臼,与蓝桥的云英喜结良缘;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蓝桥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结果洪水到来,尾生坚守盟约不去,乃抱柱而死,后女子到来亦投水殉情。后来美国大片《魂断蓝桥》的命名即来自蓝桥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今天,当我们站在古道上,不由人感慨万千:那曲折回环的蜿蜒山道上,曾流过多少苦役艰辛的汗水;那许久未经人迹的半山腰曾铺设过宽阔的栈道,碾过天子的车撵;那古道每一处迂回盘旋处,可曾记得当初的兵戈撞击声和辚辚的战车声。蓝关古道,曾演绎过多少王朝兴衰事。它见证过大秦崛起的凌厉与末位国君子婴素车白马的沮丧,见证过西汉王朝“兴于古道,亡于古道”的传奇,见证过大唐长安的无限繁华与“天街踏尽公卿骨”的凄凉破败……蓝关古道是一条历史之道,漫步古道,脚踩在我国最早的国道上,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蓝关古道是一条文化之道,此道西去,尽是贬谪的酸楚与茫然;东来,则是回京就职的春风得意与踌躇满志。一条蓝关道,谱写了多少不朽的华章,它已然成为一道穿越千年时光的遗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2025年04月26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西安地理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26/content_26660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