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过年的讲究[贺得胜]

(2025-01-25 18:03:16)
分类: 报刊文摘(转)
  拜年,这一传承千年的春节习俗,在古代有很多讲究,蕴含着古人对时间、亲情、社交和礼仪的独特认知,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正月初一,乃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新年伊始的重要时刻,被称为“三元日”,这一天的拜年最为隆重。天未破晓,家中晚辈便要早早起身,郑重地穿上新衣,先向家中长辈拜年行礼。《荆楚岁时记》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一仪式庄重而温馨,强化了家族内部的长幼尊卑秩序,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亲情纽带得以进一步巩固,新岁的祥和氛围也在声声祝福中弥漫开来。

  初二则开启了走亲访友的拜年之旅。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偕同女婿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写道:“正月初二日,为女婿拜丈母之期……婿至,女父迎于门外,进堂后,献茶果,以朱漆盘,盛五色糖霜,谓之‘全盒’。”女婿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上门,岳父岳母热情相迎,一家人围坐畅谈,分享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其乐融融。

  初三被称为“赤狗日”,古人认为这天诸事不宜,外出拜年相对减少,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拜年活动。在一些地区,有“烧门神纸”的习俗,人们将除夕张贴的门神画像等纸制品烧掉,意为送神归位。同时也会对邻里乡亲进行简单的拜访问候,相较于初一初二,形式更为简洁随意。

  正月初四,是“羊的诞辰”,当天不能吃羊肉,同时也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所以,古人在初四一般不会外出拜年,而是在家中举行祭拜仪式,恭迎灶神和五路财神归位,期盼神灵保佑家人健康平安、财源广进。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被视为财神诞辰,人们要“接财神”“送穷神”。清晨,人们会早早起床,放鞭炮、打扫卫生,将初一以来积攒的垃圾清扫出门,寓意把穷气和晦气都赶走,同时也会前往财神庙上香祭拜,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初五的拜年活动,主要围绕商业伙伴和邻里之间展开,商家们互相拜年,祝贺新年开市大吉;邻里之间也会互相道贺,祝福新的一年生活富足、财源广进。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也叫“六六大顺日”。对于商家而言,这一天意义重大,被视作“开市大吉”的好日子。通常,商家会在这一天隆重地开门营业,燃放鞭炮,寓意来年生意红红火火。这一天,人们开始恢复大规模的走亲访友活动。互相交流新年的喜悦,分享新年的期望,让春节的喜庆氛围进一步在社交圈子中传播开来。而且,这一天的拜年还带有送穷迎富的寓意,人们希望通过走亲访友,将贫穷和晦气送走,迎来新一年的好运和财富。

  拜年这一传统习俗,是连接亲情、友情与邻里情的坚韧纽带,传承着中华民族重视人伦情感、崇尚礼仪的文化基因,虽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时代变迁中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价值。


------2025年01月25日《西安晚报》第5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1/25/content_2494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