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六十岁学吹鼓手|胡三:花甲之年散曲缘
原创 土著情 土著民 2022-11-02 20:26 发表于湖南
近日头条: 乌嘴:我是一只卑微的流浪狗 家乡那个小镇,他回不来,却也放不下 曾国藩有个好堂客 | 袁送荣
这是土著民第2778次与您相遇
我的散曲情缘
文 | 胡 三
2018年5月4日,双峰县诗联协会在双峰文联文艺大讲堂会举办了首次散曲讲座。会长佘国武老师以《天净沙·秋思》为题,对散曲的创作作了由浅入深且简明易懂的论述。这对于年满花甲且刚学诗一年的我,又是一次挑战。我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但还是认真地笔记,坚持听到最后。并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始第一次散曲创作:
【越调·天净沙】致五四青年节
红星驻我心中,化成霞耀当空。五四传承永弘。志期圆梦,奋鞭催马匆匆。
此曲到现在来看,过于松弛,还有点老干体味道。上三句鼎足对,而我却一句也未对上。但我并未为此灰心而辍笔。
2018年7月15日,湖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潇湘散曲社社长周成村先生一行拜谒位于双峰县梓门桥镇的元朝著名散曲家冯子振墓,我有幸一道陪同。面对杂草丛生、凄凉破碎的先贤墓地,大家都心事沉沉。特别是作为冯子振故乡的我们,更是倍感无颜。更惭愧的是,在随后作吟唱时,我们双峰县竟无人以散曲吟唱之,皆为诗。这给我留下了心底的痛,写下了如下七律:
陪诗赛评审专家谒冯子振墓
日映山青径草萋,茔前肃立祭先师。
无声铃子暗垂泪,独秀龙蛇相护持。
着盼梅花生异彩,更期鹦鹉唱新词;
欣逢盛世倡国粹,曲韵高歌当有时。
诗中以“着盼梅花生异彩,更期鹦鹉唱新词”以及“曲韵高歌当有时”表达了自已为先贤、为双峰弥补散曲之空、重振散曲之音的意愿和决心。
冯子振纪念馆挂牌
此后,我静心研习散曲的基础知识,边学边创作,其作品散见微刊。其中也有不少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
【越调·小桃红】古桂情怀
门前古桂翠烟苍,百载倾佳酿。孩幼无恇窜枝上,醉倘佯,还装鬼脸慌张相。惊得妇人忙振嗓:乖乖莫荡,别吓了亲娘!
直到2019年10月,我的散曲作品终于见诸于《中华散曲》第九辑:
【越调·小桃红】锁石观油菜花
车田万亩菜花黄,蜂蝶翩枝上。更有桃红令人妒,遍春光,神怡气爽忘情唱。路人笑我,这般痴相,定是采花郎。
同年同月,我所创作的“【正宫·端正好】美丽双峰一一建国七十周年有咏”散套,在娄底市委老干部局、娄底诗联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韵家园诗词联曲竞赛”荣获一等奖。
【正宫·端正好】美丽双峰一一建国七十周年有咏
湄水长,双峰靓。登台望,一派风光。欣逢盛节舒情唱,数我家乡棒。
【滚绣球】思故乡,爱故乡。曾记否、和森声荡,难忘怀、女杰轻妆。为国忙,为国昌。战衡宝、青树刀亮,仰麓山、之谟魂芳。九峰毓秀铭青史,湄水惊波记国殇,不尽诗章。
【倘秀才】听农夫、吆喝脆响,看田畴、蝶飞稻香。好一个春闹烟云夏沐阳。汗水浇来仓满谷,醉了农庄,真爽。
【叨叨令】锁石油菜翻金浪,香山杜鹃多娇妒;芍红盐井如霞绛,联阳菏绿随波漾。看不够也么哥,赏不完也么哥,山乡如画春融盎。
【脱布衫】铃山下、百树梅香,曾府内、万卷书藏。文塔边、诗碑满墙,湄水湾、舞池欢唱。
【小梁州】常赞永丰辣酱甜又香,青树萝卜油汪汪。爱听老师授课论湖湘,案头上、坐赏忘寒凉。
【幺篇换头】国藩故里和风荡,翠交相,美丽家邦。逢盛世,歌嘹亮,扬帆逐浪,圆梦富山乡。
【尾声】坐山亭把酒,醉家乡炜煌。夕阳晚照神犹爽,一曲心歌献与亲们共酬唱。
此后,我有幸结缘于《涟水散曲》《江苏散曲》《潇湘曲苑》,得到了郭军民、王裕禄、朱中柱、徐树理等老师青睐和教诲,使我的散曲之路越走越宽广,上刊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了。
为了推进双峰散曲的发展,我于2020年1月开始,效仿《涟水散曲》月课经验,开辟了双峰散曲的月课制度,坚持不懈,并在群里与曲友互研互学,散曲之花也因此在双峰绽放。这是我做的最开心、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每当看到曲友的曲作被有权威、有影响的微刊、纸刊登载,或参赛获奖,我都要为此而兴奋、欢呼。
2020年8月,经潇湘散曲社批准,潇湘散曲社双峰分社正式成立并挂牌。我也被双峰诗协、潇湘散曲社推上马,心有余悸地当上了分社的社长。我深知,自己“六十岁学吹鼓手”,底子太薄,难当此重任。深感其责任重大,特别是在先贤冯子振故乡担当此任,更觉身薄。然而,为了初心,为了一份爱,使命不容推脱,没办法,瘦驴且当壮马使。并写下一曲自我鼓劲:
【正宫·双鸳鸯】贺潇湘散曲社双峰分社挂牌
沐金风,鼓晨钟,结社湄河雅士疯。兴抱琵琶欢咏弄,笑迎新绿碧千重。
沐金风,仰冯公,铃子寻踪慰老翁。一曲悠弦清酒奉,灵龟清吭赋泓宏。
沐金风,望双峰,遍野金英灿笑容。更有小雏欢试羽,待时鹏翅傲穹空。
这一路走来,已四年有余。在其间,我有疲惫、有困惑;更更多的有欢乐,有开心。
说到疲惫,不隐瞒地说,还真有。自从开始月课以来,每天都盯着群里,看作业,解疑难;等到作业收齐了,还要审稿、编辑。时不时还有曲友发个曲作链接什么的,请求给审核审核,你总不能置之不理吧?疲!真疲!!正因为此,我不得不以“带孙子忙不过来”为由,婉言谢绝县老科协领导要我当农业分会会长的好意。这使我想起了当年在政府办公室爬格子时那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情景。
胡三获奖作品展示
再说困惑。由于自己入诗行不久,毫无功底可言。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学,感觉力不从心。就散曲而言,其发展源远流长。而且因其格律难、语言难,致使当今很多有深厚根底的诗人不愿触及。就我县而言,协会老师和请外地散曲名家举办散曲知识专题授课,算下来也有七八次,每次听课的诗友应在四十人以上。既使这当中大部分诗友是交叉的,但听课的诗友也应在百数吧。可真正能坚持写散曲的人,还不到半数。正如朱中柱老师所言:“写作散曲,不但要有热爱散曲的执着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而且还必须有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一般人不敢问津。”
为解惑,我一方面积极引导。不论何场地、何时间,只要是创作,均以“曲”唱之。其目的是想起个带头作用,以激发诗友、曲友们的更大兴趣,吸引更多爱好者的共鸣。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荷叶镇涓水文学沙龙的热烈响应,已先后出刊散曲创作六期,从出题到创作并评议一条龙,得到了广大诗友的围观和赞赏。同时,我认真搜集散曲创作相关资料,霸着蛮写了《从【越调·小桃红】曲谱之争说起》《网学【叨叨令】》《【双调·沉醉东风】首句句式释疑》《浅淡散曲衬字》等普及散曲知识的相关文章,应该说对初入门的散曲曲友还是有点帮助的。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做好自我,一如既往地坚持曲社的月课制度,坚持群内辅导,坚持尽可能好地去完成毎一篇作业。因为有了这份曲缘,我充实,我自在,我快乐。
让人开心的是,由于县政府和县诗协的重视和支持,双峰散曲从无到有,填补了双峰文化的空白;双峰也因此举办了与散曲有关的全国或地方竞赛活动达8次;冯子振故里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修缮,新建了冯子振纪念馆,并被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我们的工作也因此得到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好评和认可。曲友们在中华散曲、湖南诗词等刊物上稿也逐渐升高,更有不少曲友参加相关竞赛活动而获奖。本人也因此在“百年芳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冯子振杯散曲大赛、第二届“富厚空调杯”中国制造全国诗词曲联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
冯子振颁奖典礼现场
在此,也衷心感谢前段关心、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和各位曲友!是你们的热情鼓励,才使我坚守着这散曲情缘;是你们不时关注和信赖,才使我在散曲之路上得以攀行。我将和你们一道,继续为散曲的兴起而呼号,而奔走。
作者:胡三,双峰县诗联协会常务理事,潇湘散曲社双峰分社社长。
胡三文章:1.从【越调•小桃红】曲谱之争谈起 2.网学【叨叨令】 3.朱老伯逛油菜花节赏析 4.【双调•沉醉东风】首句句式释疑 5. 胡三:浅谈散曲衬字 | 散曲创作谈
土 著 民
乡土 | 文学 | 生活 | 记忆
扎根乡土 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 守住乡愁
合作/投稿:toozoom@qq.com
土著情
———土著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