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应持“三戒”
(2020-05-01 20:36:33)
标签:
红楼梦中人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学界共勉 |
分类: 红学争鸣 |
“红楼梦中人”应持“三戒”
这“三戒”的提法可不是我老土的辜先发明,而是儒家鼻祖孔老夫子的谆谆首倡,语出儒家经典《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所谓“红楼梦中人”,就算混迹于红学领域各类人物的总称吧,既包括术有专攻的专家教授,也包括林林总总的各类红迷。大家都自视为文化人,都以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应属君子之列,亦应遵从儒家圣人所说“君子”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三戒。
首先是“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夫子所说的“色”,可不是色情的色,而是“侍亲色难”、“巧言令色”的色,指的是态度。孔夫子告诉我们,初入社会者,性格未定,容易自命清高,不知天高地厚,指古谪今,大言炎炎。戒之在色就是要有谦逊诚敬的态度。
初涉红坛的年轻人确须戒之在色。首先是要把《红楼梦》作品读透,把红学知识基础打牢。不要偶有一得就目中无人,老子发现了终极真理,天底下除了我谁都不行。一下子窜上三十三天,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现在网络上这样的年轻红迷朋友太多了,戒之在色啊!
其次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孔夫子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年了,也定性了,血气方刚,雄心勃勃,易出成绩。此时最怕的就是好勇斗狠,恣肆横行。戒之在斗就是在开拓进取中,要保持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今红学界朝野双方,都展现出一种好勇斗狠的不良风气。执政的红学会为维护曹雪芹的“著作权”,动辄对“异端邪说”发起“群殴”“消毒”;在野的红学新人往往也傲视群雄,为挺立自己的新说频频发起挑战。学术上的事情还是和而不同,包容为好,戒之在斗啊!
再次是“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夫子的意思是,人老了,就容易对过去的一得之见固步自封,看不惯新生事物,顽固保守,不思进取,阻滞进步。当今诸多老牌红学家,只会重复阶级斗争红学“天才论”、“超前论”那些陈词滥调,可谓固守一“得”矣。
创新是学术进步的源泉,当今红学界新说频出,群星璀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特别是对《红楼梦》“晚明文化”、“情本文化”、“昆曲文化”的解析,极大抬升了红学的文化品位。老专家居于泰斗地位,一言九鼎,对此要兼收并蓄,而不能拒之门外。戒之在得啊!
孔夫子的“三戒”教诲,在当今红学界有特殊意义。我们只有遵循“三戒”,青年学者厚积薄发,戒之在色;中年学者勇猛精进,戒之在斗;老年学者兼听则明,戒之在得。才能营造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共襄繁荣的红学新境界。谆谆此嘱,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