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御田胭脂米产自杭州西溪御田里

(2015-02-11 19:55:57)
标签:

御田胭脂米

御田里

胭脂米

杭州西溪

分类: 西溪泛红

《红楼梦》御田胭脂米产自杭州西溪御田里

土默热

《红楼梦》书中描写了一种“御田胭脂米”。顾名思义,“御田”米就是指皇家御田中出产的稻米,“胭脂米”应是一种粉红色的稻米,似乎更适于熬粥吃。书中第七十五回,贾母饿了要稀饭吃,尤氏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过来吃了半碗,剩半碗叫人给凤姐送去。这应该就是用“御田胭脂米”熬的粥。

红学界早已注意到了这个“御田胭脂米”,不少红学家参与了研究。有红学家考证说这是康熙皇帝亲自培育的“京西稻”。据他们说北京海淀六郎庄有360顷御稻田,曾是清代“京西稻”试验区(不知何所据云)。但这个御稻田出产的是否就是“胭脂米”,红学家们没有底气加以证实,只能胡乱附会猜测一番。

又有的红学家据说在康熙时代《玉田县志》中,发现了当时有“胭脂稻”的记载,与当地出产的另一种“碧粳稻”同为朝廷贡米,于是附会说这就是《红楼梦》“御田胭脂米”的最初出处。这显然是按谐音将玉田县的“玉田”附会成了“御田”。玉田县名的来历与“御田”风马牛不相及,如此穿凿难以服人。

为了解决这个“御田胭脂米”问题,红学家们又退而求其次,目光由康熙朝转向乾隆朝,附会出乾隆下江南时,从江南带回一个水稻新品种“紫金箍”,种植在昆明湖畔。从此京西御田中的京西稻品种才变成了“胭脂米”。这一下“胭脂米”的来历问题似乎解决了,但乾隆下江南时间也晚,曹雪芹是否能吃上“胭脂米”又成了问题。

其实这些所谓的考证都属于按稗史野史乃至故老传说的穿凿附会,都有为乾隆年间北京西山那个曹雪芹获取《红楼梦》著作权而按头制帽、削足适履之嫌。明清时代江南的“红谷”(所磨之米即红米,雅称“胭脂米”)种植并不罕见,据现有资料,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当时均有种植。浙江省宁海县县志中便记载:清代早期当地曾大量种植红谷,品种有“早红、晚红、早水红、缩头红”等。

考证《红楼梦》书中这个“御田胭脂米”,关键不在“胭脂米”,胭脂米并非稀罕物;而在于“御田”,这种红稻谷必须是“御田”出产的。红学家们之所以硬往康熙、乾隆身上套,主要也是考虑只有京西海淀一带才有“御田”。其实这是对“御田”一词的误解。“御田”未必就是皇帝自己拥有或亲自耕种之田;普天下凡朝廷御赐之田,都可以称为“御田”。也不是只有清朝才有“御田”,历代皆有。

余杭新闻网报道,在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乡,就有一个“御田里”。其位置在五常乡中部,东南近源谊村浜口,西邻断桥头,南为邬家湾,北接仲家埭、蒋家埭,共有水田300余亩。据五常乡洪家埭村洪氏后裔洪大根先生介绍,这300多亩水田之所以称为“御田”,是因为这是南宋时期为彰显“忠贯日月,节比苏武”的魏国忠宣公洪皓,由宋高宗赵构皇帝御赐给洪氏家族的。此地几百年来一直称为“御田里”。

洪大根先生的介绍是有史料可证实的。五常乡之名,本出自洪氏家族“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古时常尚通假,五常就是“五尚书”。南宋建炎年间,洪皓受朝廷之命出使金国,被扣押冷山十五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持节归宋,被册封为魏国忠宣公,赐建府第于西湖葛岭。其子洪适、洪遵、洪迈史称“三洪学士”,也都做过宰相一级高官。洪皓死后,葛岭府第被改建为忠宣公祠堂。

南宋晚期经元代至明前期,洪氏家族子孙飘零,葛岭忠宣公祠堂先是被贾似道侵占,构建半闲堂骄奢淫逸。贾似道被诛杀后,又沦为毛淑妃墓地,一直荒芜。明朝成化年间,洪钟总督四省军事,功勋卓著,授刑部尚书、太子太保,祖孙三代五人获赠太子太保尚书衔,洪氏家族再次崛起,极一时之盛。其父洪薪建洪府洪园及洪氏宗祠于西溪洪家埭,洪钟另建别业于西溪深潭口,位置均在宋代的钦贤乡之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在杭的洪氏后裔联名呈文申报府县,要求批准恢复祖上祭祀产业。当时抗倭名将胡宗宪奉命督浙,于嘉靖四十一年批准并主持恢复了葛岭洪忠宣公祠堂。由于历史的原因,收回的面积只有十五亩,仅为南宋初期忠宣公祠面积的三分之一。不过,胡宗宪又向朝廷在钦贤乡“题请钦折祭田三百五十亩,”供洪姓子孙“岁时祭祀”、“永奉蒸尝”。这就是杭州“御田里”的来龙去脉。

在洪氏家族“祭祀产业”的“御田里”,所种出的红稻谷,难道不是“御田胭脂米”么?五常乡的洪大根先生,乃是洪皓、洪钟、洪昇的后裔,笔者曾同洪大根先生交流过对洪昇是《红楼梦》作者,《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洪氏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事迹的看法,洪大根先生完全同意《红楼梦》故事取材“洪氏家难”的结论。看来,“御田里”洪大根先生的祖先,完全可能吃上“御田胭脂米”。

2015年元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