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是《长生殿》旧谱填新词

(2013-12-05 18:02:26)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红楼梦》是《长生殿》旧谱填新词

土默热

一.    红楼新词使用的《长生殿》旧谱

《红楼梦》是一首诗,使用的是《长生殿》原韵;《红楼梦》是一首歌,使用的是《长生殿》旧谱。

1.作品宗旨: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长生殿·南吕引子》: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慳,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长生殿·自序》:双星合作,生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作品结构:

吴仪一评点《长生殿》:大抵此剧以钗盒为经,盟言为纬,而借织女之机梭以织成之。呜呼巧矣!

《红楼梦》一书以金玉良缘为经,以木石前盟为纬,而借警幻仙姑机梭织成之。呜呼巧矣。

《红楼梦》太虚幻境与《长生殿》月宫仙境。太虚幻境所用之“离恨天、灌愁海”,“风月司”,“女怨男痴”等独特概念,均出自《长生殿》月宫仙境。

《红楼梦》“白首双星”概念,来自《长生殿》证合“白首之叹”的牛女“双星”。警幻仙姑与天孙织女的使命,都是“布设相思”、“证合情缘”。

《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与《长生殿》主人公杨玉环——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上,只有这两个“衔玉而生”的情痴情种。

3.作品意境:

《红楼梦》绛珠还泪还的是《长生殿》“前盟”泪。《长生殿》“盟誓”在杨贵妃“埋玉”则变成“前盟”,为“生守前盟、死抱痴情”,杨贵妃以不绝的泪水,还唐明皇“甘露之惠”。《红楼梦》为“前盟”而“还泪”,还的也是“甘露之惠”,绛珠还泪的故事意境只能借自《长生殿》。

《红楼梦》“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意境,也是来自《长生殿》。“寒塘渡鹤影”是表现“九天青鸟使驾鹤骖鸾”,渡东海寻觅杨玉环“芳魂”的情景;“冷月葬花魂”则是表现“痛娇花不再鲜,盼芳魂重至前,”最后魂聚清冷月宫的意境。

4.作品人物:

《红楼梦》男女主人公宝玉、宝钗、黛玉三人名字,均出自《长生殿》男女主人公“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唐明皇得玉妃时还曾作《得宝歌》。

《红楼梦》“钗黛合一”,合一于“兼美”;而兼美即杨贵妃的象征。书中说兼美之形象“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都说明宝钗、黛玉分别代表杨贵妃的形与神。

《红楼梦》元妃判词句句都写杨贵妃。“二十年来辩是非”,辩的是李杨二十年痴情招致“占了情场、弥了朝纲”的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指杨玉环身着石榴裙,在榴花盛开的华清池“三千宠爱在一身”;“三春争及初春景”指杨贵妃与三国夫人“禊游“之际,“遗珥坠簪,落花相衬”,争奇斗艳的繁华奢靡景象;“虎兕相符大梦归”指安史之乱发生,杨贵妃在马嵬坡梦破“埋玉”香消玉殒。

秦可卿卧室香艳场景的描写,实为隐喻杨贵妃香闺。卧室所悬秦太虚联语:“嫩寒所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在中国文学史上别无他指,就是专指“贵妃醉酒”的场面。

 

二.    长生旧谱所填的《红楼梦》新词

《红楼梦》借《长生殿》之酒杯,浇作者自己心中之块垒;在《长生殿》旧谱上,填作者人生悲歌的新词。《长生殿》作者是洪昇,他在《长生殿》“旧谱”中,填的当然是自己亲历亲闻的“天伦之变”、“蕉园诗社”、《长生殿》案“新词”。

1.荣国府故事——天伦之变:脂砚斋批语证实,作者因身历“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而作此闺阁庭帏之传”。书中描写的那些家族内部“自杀自灭”的故事,都是洪氏家族内部“天伦之变”的写实。洪家“二爷”殷仲,在天伦之变后漂泊惨死,两个“霜管花生艳,云笺玉不如”的妹妹,也在天伦之变后相继夭亡。洪昇逃出家庭后,“自闻吟柳絮,畏作大雷书”。晚年回到故乡时“葬弟哭妹”:“哭弟悲无已,重经两妹亡,为兄年老大,稠叠遇悲伤”!

2.大观园故事——康熙南巡和蕉园诗社:脂砚斋批语证实,作者“借省亲写南巡”。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抵达杭州,洪昇挚友高士奇西溪接驾。接驾地点在“西溪山庄”,接驾时间在“元宵节”,这些都与《红楼梦》所写元妃省亲时间地点吻合。“西溪山庄”的前身是“蕉园”,是洪昇夫妇的十二个表姐妹,两结蕉园诗社的地方。《红楼梦》创作为“闺阁昭传”,就是为蕉园姐妹作传。蕉园结社地点与康熙南巡地点吻合,元妃省亲与康熙南巡时间吻合,绝无偶合之可能。

3.宁国府故事:《长生殿》案件:发生在宁国府的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故事,象征着作者醉心《长生殿》创作;秦可卿“大出殡”故事,则象征着佟贵妃(临死前册封皇后)国丧期间发生的导致作者“斥革下狱”的《长生殿》案件;贾瑞正照风月宝鉴的故事,鞭笞的是清廷对《长生殿》“烧镜子”的文字狱——《长生殿》就是正照红颜、反照白骨的“风月宝鉴”。贾二舍偷娶尤二姨的故事,则是洪昇(洪上舍)自己偷娶小妾邓氏“雪儿”故事的艺术夸张描写。

 

三.    作者为什么要“旧谱填新词”

1.康熙二十八年(1689),就在洪昇为《长生殿》风月情浓”自鸣得意的时候,突然遭遇《长生殿》文字狱惨痛打击,被朝廷“斥革下狱”,永远“无材补天”;出狱后去盘山(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逃禅”,与清沟寺住持拙和尚(拙道人)谈论人生。“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2.康熙三十一年(1692),洪昇夫妇因《长生殿》案无法在京师存活,无奈逃回“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杭州故园。迎接他们的,是昔日故园“一块顽石,两株枯木”的惨景,是蕉园姐妹们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在孤山结庐“晨风月夕、阶柳庭花”的稗畦草堂后,洪昇为表现才女崇拜思想而寄情“闺阁昭传”,创作小说《红楼梦》,同时,以古代谢道韫等四个才女的故事,还创作了另一部歌颂才女的《四婵娟》杂剧。

3.《红楼梦》创作是用戏剧手法写小说。《红楼梦》叙述故事完全符合戏剧“三一律”,最适合被改编成电影戏剧演出。《红楼梦》书中对人物形象和装饰的刻画,基本是按舞台上演员的扮相描绘;对室内装饰的刻画,也基本上按照舞台布景和道具描写。书中人物的出场方式、故事穿插、对话、表情的描写,都使用的是戏剧创作的通常手法。这是因为《红楼梦》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剧作家,他是按戏剧创作手法写小说。

 

四.    “旧谱填新词”是对《红楼梦》的文化解读:

所谓“旧谱”乃是洪昇谱写的旧谱,所谓“新词”就是洪昇的“亲历亲闻”;用传奇手法写小说是洪昇所长,也是那个全民族昆曲狂热时代文学创作必然。《红楼梦》是《长生殿》旧瓶装新酒,《红楼梦》是《长生殿》旧谱填新词。两部文学峰巅之作是孪生姊妹花,是同一个父亲洪昇所诞育。

清代文人梁廷楠在《曲话》中评云:“钱塘洪昉思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长生殿》演出当时,出现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万人空巷局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戏剧峰巅之作,也为洪昇赢得了文学家“南洪北孔”的著名文学家美誉。

对《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关系,当前红学界有两种悖论驳必须驳斥:一是某些人不懂戏剧,不懂昆曲,不懂文学,不懂情本文化,盲目抬高《红楼梦》,贬低《长生殿》;二是某些人戴着传统红学有色眼镜,为了维护曹雪芹著作权,无视《长生殿》与《红楼梦》的渊源关系,排斥《长生殿》。这都是非关文学的伪科学态度。

还有一种人,他们也承认《红楼梦》与《长生殿》有文化渊源,但囿于传统红学偏见,认为其他人也可以模仿《长生殿》创作《红楼梦》,曹雪芹因为受了洪昇作品的影响,也能在《长生殿》旧谱上填新词。这是按传统红学思维定势的误判。倘若是曹雪芹旧谱填新词,缘何不填他自己人生的新词,而去填百年前洪昇和蕉园姐妹的悲剧人生“旧词”?

红学要回归文学,不能在史学范畴牵强附会猜笨谜,更不能在玄学领域搞造神运动。红学发展创新,必须找出《红楼梦》的思想来源和文化传承,必须搞清《红楼梦》的文学底蕴和艺术根基,从而对《红楼梦》做出文化解释。这样的红学才能“红”,才是“学”。陷红学于曹家店中“猜笨谜”,是红学界的集体耻辱,也使文学界集体蒙羞;还红学以“学”,是每个中国文化人的必然选择、光荣责任。

 

201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