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警幻仙姑”寓意与《长生殿》创作宗旨

(2012-10-08 19:14:44)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红楼梦》“警幻仙姑”寓意与《长生殿》创作宗旨

土默热

小友“求知不倦”近日在博客上推出自己的系列论文《宝玉太虚听曲与杨妃月宫闻乐如出一辙(2012-10-04 09:47),《外一篇:蓬莱仙境与太虚幻境亦为一地(2012-10-06 14:53),《警幻仙姑乃由杨玉环演化而来(2012-10-07 09:16),读后着实令人欣喜。论文按照比较文学的科学思路,从对《红楼梦》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分析入手,与《长生殿》中月宫仙境蓬莱仙子加以比较,得出《红楼梦》创作取义《长生殿》,二者作者均为洪昇的结论,有理有据,实属难得的红学佳作。

对《红楼梦》作者杜撰的“警幻仙姑”其人其事,红学界许多专家学者都表示,在古典文学领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很少有人去探究其文学寓意和文化来源。特别是对其在太虚幻境,引导宝玉与兼美“行儿女之事”,并希图“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却又说不出个究竟来。笔者在《宝玉 钗黛 兼美——红楼梦梦幻手法刍议》等系列论文中,曾对《红楼梦》这些奇怪的描写,来源于《长生殿》隐喻进行了分析,这里不妨再接着啰嗦几句。

其实,除了对《红楼梦》与《长生殿》作品中描写的相似性分析外,仔细阅读洪昇所撰《长生殿自序》,便可看出《红楼梦》警幻仙姑的创作来源和创作宗旨。洪昇说创作此剧是为了表现“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创作目的是“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自己创作此剧的心境是“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垂戒来世”就是“警”,“情缘虚幻”就是“幻”。警幻仙姑不论是《长生殿》中杨贵妃的幻象,还是“天孙织女”的取义,取义均来源于此。

《红楼梦》与《长生殿》是两部“专写钗盒情缘”的文学力作,不仅书中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从形式到内容都模仿《长生殿》,其创作目的,亦在于通过警幻仙姑及其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来表现宝玉偕兼美“坠落迷津”,即因热衷言情文学、痴迷《长生殿》创作而断送大好人生的惨痛教训。从这个角度看,《红楼梦》创作还是步《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后尘,达到警劝世人“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懂得“清夜闻钟,遽然梦觉”的道理。

 

附:洪昇《长生殿》自序:

自序

    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因断章取义,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未有不悔者也。玉环倾国,卒至陨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极。苟非怨艾之深,尚何证仙之与有。孔子删《书》而录《秦誓》,嘉其败而能悔,殆若是欤?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康熙己未仲秋稗畦洪题于孤屿草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