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昇的詩才曹雪芹不能望其項背

(2012-08-26 10:32:29)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学争鸣

    洪的詩才曹雪芹不能望其項背

土默熱

 

筆者考證洪昇初創《紅樓夢》的系列文章在“紅樓藝苑”網站推出後,出現了一些不同的意見,這本是稀鬆平常之事,不足為怪。可是也有幾個對清代詩詞瞭解不多的朋友(看他們在論壇上的文章,不僅對清詩瞭解不多,似乎尚未踏進詩壇一步),擔心紅學界對曹雪芹的詩才吹捧甚高,而洪昇的詩才或有不逮,致使洪昇初創《紅樓夢》說難以服人。為此,筆者感到很有必要,對洪昇和曹雪芹的詩才,加以比較分析,以釋朋友之疑。

能證明曹雪芹詩才如何的材料不多,他的幾個朋友確實說過“愛君詩筆有奇氣”之類的自相吹捧的話,但那是些什麼樣的朋友啊?武大郎開的炊餅店裏,夥計的個頭能有多高?敦氏兄弟作為皇族的貴介子弟,倒吊起來大概也淌不出幾滴墨水,他們的那幾首歪詩,同薛蟠的“女兒悲,嫁個男人是烏龜”水準仿佛,說穿了比打油詩強不了多少。說他們水準高不高,不必就事論事,只看《清史稿》“文苑傳”有沒有他們的名字,清代有影響的《詩集》是否收錄了他們的作品,便一目了然了。受這班紈絝欣賞的“詩筆”,冒的未必是什麼“奇氣”,很可能是令人倒胃口的酸氣,或者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氣”。曹雪芹僅存的兩句詩“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真假還有疑問),就透著一股鬼氣。僅就這兩句詩來說,也不知是首聯、頜聯、頸聯還是尾聯,也不知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風中的殘句,本身水準就不怎麼樣!遣詞用語即俗又硬,缺乏詩的空靈之氣,平仄對仗也欠工。從風格看,模仿的魏晉風度,與《紅樓夢》詩詞風格迥異。筆者無意否定曹雪芹的詩才,窺一斑而否全豹是不科學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證明曹雪芹詩才多麼高,他的師承是誰,他作過什麼能登大雅之堂的詩?從清代浩如煙海的詩集一首不載,文人酬唱的任何記錄一首不錄這一點看,曹雪芹的詩才頂多是個平常之才,不無庸才的可能。他的莫逆之交敦氏兄弟,可謂一對庸才,他們同屬好附庸風雅,又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八旗子弟,曹雪芹又能好到那裏?

洪昇的詩才豈是曹雪芹能同日而語的!洪昇出生在杭州這個人傑地靈的“天堂”,家庭“世代簪嬰”,號稱“書海”,祖上的洪皓、洪適、洪遵、洪邁、洪鐘、洪椿、洪等,都是宋明兩代的著名詩人和學者。洪昇師從當時名滿天下的詩壇領袖王士禎、辭賦大家毛先舒、駢文巨臂陸繁,從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洪昇早慧,七歲能詩,十五歲就以詩“鳴錢塘”,並躋身名家之林。洪昇十八歲時就寫出了《詩騷韻注》專著,“窮極元古,旁參博稽”,詩壇評價很高。十九歲上,洪昇已成為浙中詩壇的領袖人物之一。康熙七年,二十四歲的洪昇初入京師,就以詩才名動帝輦之下。洪昇以其卓越的才華,與當時的文壇精英結下了生死不變、貴賤不移的友誼,不論榮華富貴時,還是窮愁潦倒時,不論是在江南家鄉時,還是寄居京師時,當時詩壇的著名人物,如朱彝尊、王士禎、趙執信、王澤弘、吳雯、吳儀一、高士奇、孔尚任等,都與洪昇交往密切,時相酬唱。這些人有的是名公巨卿,有的是文壇領袖,有的是父執上輩,有的是江湖隱逸,洪昇只是一介布衣,初出茅廬,便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可見名聲之重。洪昇不僅擅詩,還精通辭賦,也是丹青妙手,尤其擅長“套曲”、“散曲”,“唇吻之間,不差毫釐,”在傳奇界洪昇可謂清代登峰造極第一人。當時的文人墨客,作品集出版時,以能得到洪昇作序為榮;當時的王公貴族,舉行風雅之事時,以洪昇能參加並題詠為時尚。

洪昇一生著作等身,除四十多部傳奇、雜劇劇本之外,詩詞編撰成集的就有《稗畦集》、《稗畦續集》、《嘯月樓集》、《幽憂草》、《昉思詞》、《嘯月詞》、《四嬋娟室填詞》等,在當時北京、杭州的志書和友人的詩集中,還保存了洪昇大量的詩詞作品,可見洪昇一生吟詠之勤、著述之豐。當時的文壇領袖們,對洪昇詩詞的評價甚高。李天馥說:“武陵洪昇文太奇,我得把讀亟叫絕。”朱彝尊說:“海內詩家洪玉父,禁中樂府柳屯田。”朱廷宏說:“風流直壓李清蓮,名擅詞場二十年。文章玩世欲成顛,五字能爭造化權。”朱溶說:“余行天下三十餘年,所見詩不為不多。要其實,與昉思匹敵者蓋少。”陸次雲說:“詩是君家事,君窮詩愈工。絕非凡近響,宛有古人風。”袁枚說:“洪昉思”“詩才在湯若士之上,”“沉鬱頓挫,逼真少陵。”夠了,這些騷壇大家的評價,這些將洪昇詩才比擬李白杜甫的評價,還不足以說明洪昇的詩才如何麼!

筆者不是說詩才高者就能寫出《紅樓夢》,李杜詩篇萬口傳,何以不寫《紅樓夢》?非時非地、沒有這方面的生活而已。筆者要反駁的是,憑空說洪昇的詩才不如曹雪芹,由此判斷洪昇寫不出《紅樓夢》,進而斷定筆者的考證是“笑話”,哪有這種邏輯?要想論詩,必先學詩,嘗到詩中三味,方可論詩,進而方可以詩論文、論人;強不知以為知,必然遺笑大方。想學詩麼?向香菱看齊,從基礎開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