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默热红学新年祈愿

(2011-01-01 10:59: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博主的话

土默热红学新年祈愿

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土默热衷心祈愿红学,能在新的一年里除旧布新、正本清源,让迷途已久、南辕北辙的《红楼梦》解读,早日回归她的正确文化本源。

1.《红楼梦》诞生于十七世纪特定的“末世”思想文化大潮中,是明末清初陆王心学、情本文化和遗民情结铰接激荡的产物。任何按照十八世纪乾隆中叶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解读,都是无源之水。

2.《红楼梦》孕育于江南世族从鼎盛走向衰亡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是六朝金粉、南宋偏安、晚明纸醉金迷生活一脉相承的产物。任何按照旗人文化、清宫秘史对《红楼梦》的解读,都是无本之木。

3.《红楼梦》沉酣于女儿崇拜和女性文学空前活跃的时期,是文学界大肆讴歌冯小青、叶氏三姐妹、吴吴山三妇、蕉园十二钗的产物。任何按照某个天才反礼教对《红楼梦》的解读,都是无病呻吟。

4.《红楼梦》陶醉于三生石畔、赤霞宫下西子湖与流香溪文明,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六桥梅香、西溪芦雪、宝石流霞的产物。任何按照北国风光、京味小说对《红楼梦》的解读,都是无的放矢

5.《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于乾隆中叶的北京,所以失去了江南之美、女儿之情、世族之雅、风俗之柔。任何按照《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同一作者或后四十回由无名氏续作的解读,都是无理诡辩。

十七世纪末期的江南才子“石兄”初创了《石头记》,十八世纪中叶的曹雪芹“披阅增删”续写了后四十回,这一切都在书中明明白白写着,本来就是那么顺理成章,无需做任何牵强附会的曲解。

《红楼梦》并不神秘,红学也不复杂,在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长河中,《红楼梦》不难定位。在2011年一元复始之际,土默热热忱期望,在红坛诸君的共同努力下,《红楼梦》解读也能早日万象更新!

 

2011年元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