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授们少干点“五不该”的蠢事吧
(2009-06-22 10:03:56)
标签:
文化 |
分类: 红学争鸣 |
在老百姓眼里,专家教授似乎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说话出口成章,立论言之成理,大部头著作等身,几乎就是真理的代言人。但近来某些专家教授的言论,却给老百姓带来了另类印象。
请看——
发表于: 星期六 一月 21, 2006 10:32 pm
“红楼艺苑”上有四、五篇秦轩反驳周思源的文章,这里只选了一篇比较简明扼要的转贴过来。也把《华夏时报》上那篇报道附在文后。在下没有拜读过土默热的著作,姑且不谈学术的是非。在下只是觉得,周教授有五个不该:
1、不该宣扬“山头”理论,心态不好,难怪土教授生气。红学界的声誉,就是这样被败坏的。
2、不该急于在媒体亮相,在没有阅读土教授著作的情况下匆忙表态。当初批评陈林时如此,后来批评刘心武时也如此,以致闹出了笑话。周教授应该接受教训了。
3、不该不懂装懂。周教授说:“根据这么多年的研究,能够直接证明作者是曹雪芹的证据有十几条,其他的旁证更多。”是吗?“旁证”不说了,只请周教授把那“十几条”证据开列出来如何?他批评陈林的时候,就说敦诚、敦敏说过《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结果被陈林、于鹏一顿奚落。周教授到现在还没有接受教训。
4、不该诋毁网友的水平。周教授说,网上“大多数都是不懂学术的人”,你的根据是什么?你上网吗?其实,如果你能够上网看看,会学到很多东西的,至少会减少些常识性的错误。不客气地说,大多数网友的水平比你高!
5、不该要求大家都到平面媒体上去。能够具备周教授的名气的,能够经常光顾平面媒体的,世上不多,话语权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周教授说,请上平面媒体谈学问,看起来很客气,实际上是想取消网友这点可怜的发言权。手法高明,但不够光明。
这位网友的帖子虽然文字通俗,语言浅显,但一语击中要害,其中的道理很深刻,很耐人寻味。这些年,红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专家学者,对红学“异端邪说”经常进行一些批驳,其中的积极分子主要有蔡义江、周思源、梅节、梅玫、陈熙中、段启明等人。
按理说,这些人不是著名学府教授,就是知名研究机构专家,平时说话装模作样,字斟句酌,怎么也不至于犯“五不该”这样的低级错误。可是,事情就是这么怪,他们不仅集体犯这样的低级毛病,而且还屡错屡犯,屡教不改。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们进入红学领域后,与生俱来的痼疾,用毛泽东的最高指示说,“改也难”啊!
第一是那个“山头论”,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胡适假设的“曹雪芹山头”的产物,他们几十年来的工作任务,就是捍卫“曹雪芹山头”,何曾研究过什么真正的学问?如果要他们放弃山头,几乎就是掘他们的祖坟,砸他们的饭碗,要他们的老命!他们如何能不为保卫那一亩三分“山头”豁出老命?
第二是“匆忙表态”,“集体亮相”,因为他们这么多年一直靠“群殴”生存,不管有理没理,反正法不责众,大家一齐张口,靠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你!至于“匆忙表态”,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读别人的书,不论你是什么高论,只要不符合“曹雪芹标准”,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先把你臭骂一顿再说,管他骂的对不对,集体用骂来“表态”就是真理!
第三是“不懂装懂”,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懂”,再不装装,靠什么维系教授专家的头衔?说他们完全“不懂”也似乎冤枉,他们也懂曹雪芹那二十几条“证据”靠不住,但又能怎么样呢?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虽然戴不凡、陈林早就把这些证据批驳的体无完肤了,但打土默热,仍然得靠这“二十多条证据”,除了这些也没有别的玩意了。反正老百姓也不懂谁是谁非,公布“证据”时又隐瞒了真相,唬不住内行还唬不住外行么?
第四是“诋毁网友的水平”,这是红学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传统保留剧目了。你没看到每次红学论战时,红学家们总是重复“学术研究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么?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你们这些红学圈子外面的下里巴人,老跟着瞎搀和什么?
第五是“要求大家都到平面媒体去”,这是最后一道杀手剑。因为红学的“平面媒体”《〈红楼梦〉学刊》,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不准任何不利于曹雪芹的言论出台。美国鬼子发明的互联网真他妈的糟糕,我们《红楼梦》学会控制不了。因此我就要你们不要里通外国,“回到平面媒体上去”,看你怎么翻天?
有些网友天真地以为,这个周思源教授好象出生时大脑缺氧,经常说些个昏话。其实周思源鬼着呢?他何尝糊涂,从来的立场都站的很稳,每次冲锋陷阵都主动打头阵,风光着呢!周思源放的炮,也不是他的个人行为,使用的武器也不是个人私造的土炮,而是红学界兵工厂制造出的“标准武器”,鹦鹉学舌,中规中矩,绝对没有个人私货。如若不信,下次红学界再“群殴”某人,保证周思源还打头阵,使用的武器还是这“五不该”。
等着瞧吧,我敢和你打一块钱的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