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坛 泥潭 天方夜谭

(2009-06-22 09:50:09)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学争鸣

                  红坛 泥潭 天方夜谭

                        逄冠卿

 

久闻红坛黑幕多,特别是文革期间,受那场“政治评红”的影响,使多少红学家卷入了政治旋涡,近日听一些熟悉内幕的朋友讲,文革遗风至今在红坛并未绝迹,派别林立,互相倾轧,甚至有不共戴天之仇隙。由于我对此向来不甚感兴趣,亦未曾多加留意。

前几天,在网上见到一个化名“相思泪滴”的网友发的帖子,名义上是讲“荤段子”,内容倒是不太“荤”,反而感觉有点“黑”。虽然话“粗”了一点,但理确是“端”的,按照前几天网上一位道貌岸然的老者的话说,“话粗理端”无妨大节,所以帖出来供大家欣赏。为了避免人身攻击之嫌,我特意把文中的姓氏隐去,代以甲乙丙、abc之类,并做了相应删节,不得已之苦衷,企“相思泪滴”先生谅解。

[转帖]相思泪滴:在红学界流传最广的几则荤段子

文革评红,小L子为总指挥。庐山会议后,陈伯达失势,政治局开会痛加批判。红都女皇斥其陷害小L子,意在沛公,乃呼小L子进屋作证,二人相拥大哭。及沛公逝世,小L子致书女皇,表示效忠。未几,女皇系狱,小L子立遭严查,终日以泪洗面,决心痛改前非,而邓公不复重用之。

文革中,某人伪造《废艺斋集稿》八卷,谎称出自雪芹之手。以献W公,信以为真。老L著文辨伪,W公阻止《文物》发表,而指使老H写文批判老L。文革后,老L翻身,与老H势成陌路。老H懊悔,每言及此事,辄大哭。老L风闻,乃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终不与交一言。

文革中,河南一郝姓骗子伪造曹雪芹小像,老Z视为奇珍,褒扬再三。众人辨伪,老Z力驳不已。文革后,郝姓骗子公开著文,交代作伪过程,一时真相大白。老Z犹自坚持,乃以重金收藏小像,遭夫人痛骂,遂焚之。旋悔,以复制品悬于壁上,一日三礼拜焉。

文革中,俞公、老W均下放社科院干校。劳动之余,二人辩论红学,皆耳赤。老W激动之际,每以二指向俞公,伸缩如戟焉,间杂詈语。钱公钟书于时旁观,不忍,乃曰:“老W,你以为自己是梅兰芳啊,别弄兰花指好不好?”闻者喷饭。

F公弄书画,颇富金银,喜购金石古董。通州农夫得一石,上凿“曹公讳霑墓”及“壬午”字样,以献F公。一见惊喜,叹为真品,付十万金。卧于厅堂,遍招友人赏鉴。夫人不乐,以为墓石置家中,大不祥,遂终日哭闹。F公不胜其扰,乃献通州博物馆。

老sh与老S同出南开中文系,最称莫逆。S好饮,sh滴酒不沾,往往酒香能醉。一日,老sh携美貌师妹某赴宴,老S痛饮,以酒唾面,老sh遂大醉如泥。及醒,不见师妹,众告以随老孙归。老sh默然,向隅饮泣。众人有诗嘲曰:“老s喝酒老sh醉,老sh泡妞老S睡。”一时哄传。后二人誓不共饮。

小老Z退休,萧然无一职,差旅费无着落,学术会议不复相请。其性热中,乃致电F公,软磨硬泡。F公不胜其烦,遂吁请会议主办方资助之,乃妥。至日,小老Z驾临盛会,逢人便道:“到处请我讲课,太忙了,恨不能分身!原本不想来的,无奈老F一再打电话,不好驳他的情面。”后F公闻知,怒,三日不食。

老zh与小老Z同出复旦中文系,为师兄弟,曾争红学所所长,老zh胜出。一日,老zh外出开会,小老Z致电张妻,告以机密,云携某女出游。zh妻怒甚,追至会议,遍寻某女而不得。问于熟人,方知上当。老zh遂与小老Z绝交,驱逐至某语言大学。十年后,老zh升任红学会会长,小老Z最识时务,及时登门道歉,痛哭流涕,曰:“zh会长,您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言罢,几至下跪。老zh释然,开恩补为常务理事。

老C者,江南吴人也,美姿容,软语尤动听。喜带女弟子,往往带上床,号为“护花使者”。后垂垂老矣,而壮心不已,遇女娃非拉即抱,边谈边拍,号为“三言二拍”。一次会议,遇海外华裔绝色佳人,名某某珠,老C如影随形,状类胶漆。遂获新号——“东吴弄珠客”,老C深以为荣。

 

欢迎补充!欢迎补充补充啊,相思泪滴百拜顿首则个

 

来源:文学城网站——明月清风

 

前几天,土默热君与梅节先生进行了一次颇为热闹的网上辩驳,梅节先生首先撰文《谢了,土默热红学》,指责土默热君“造马”,讽劝土默热“老老实实做人”;土默热君还以颜色,针锋相对撰文《别了,梅节先生》,反诘主流红学“造马”,拉梅节“一起老老实实做人”。细读论战双方文章,不过文人相轻之故技而已,但论文风格绝对不同。梅节先生的文字刻薄、轻薄,咄咄逼人,貌似充实而实则空虚;而土默热君的文字犀利、沉稳,以守为攻,貌似虚应而实则重拳。从中不难体味到文如其人的道理。

见了“相思泪滴”帖子披露的红坛掌故,不由人不联想起土默热与梅节的论战。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孰是孰非,但最起码可以说明梅节先生发难的两个问题:

第一,究竟是谁在“造马”?那些“曹雪芹墓石”、“曹雪芹小像”、“曹雪芹佚诗”是谁制造的呢?是土默热么?他似乎还没有这个资格!那么,只能是包括梅节先生在内的主流红学家所为。“造马”的专家反过来指责别人“造马”,真是滑稽幽默的闹剧。

第二,究竟是谁做人“不老实”呢?难道这些“效忠女皇”之人,“三言两拍”之人,“当屁放了”之人,“誓不共饮”之人,“三日不食”之人,都是在“老老实实做人”么?梅节先生倘若规劝土默热学习红坛大亨如此“老老实实做人”,那可真是对牛弹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