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烧肉两三事

(2013-06-06 13:00:00)
标签:

美食

分类: 吃情记


    最近兜到一个上海lady的博客,食家饭。写吃,文字细腻清爽,翻来覆去地读,欢喜得要命。博客篇幅不多,看了不过瘾,于是如同一个患了单相思的跟踪狂,又去把她的原创微博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字中窥人,伊保守恋旧、作风老派、人淡如菊,大约莫是70年代初生人,经历过一个完整的、上海城市最美好蓬勃富有朝气的时代。老洋房里出来的家族,父母兄弟皆老饕,懂吃会做。有人叫她“厨房里的张爱玲”,腔调还真贴切。看她说出书,急吼吼淘宝找不到,原来刚付梓,上市一定要买一本,吊在餐桌上过饭,小菜都省了。

    吃写得好,比菜做得好难上许多。我最不耐烦看做菜的博客,但是迷恋写吃的文章,这种文章不用配任何图,好文字已经让你口水哒哒滴。过去的经典比如随园食单、雅舍谈吃、红楼梦(咦)。如今写吃的书更多,有的人很出名文字却一点都不好吃,见蔡澜。记得以前沈宏非“饮食男女”挺好看,现在想找来读,却发觉人家早就不写饮食,专写男女。饮食男女写的至好的约是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像我这种对西餐很有居高临下的偏见的人,《阿弗洛狄特·感官回忆录》也是馋痨发作时手边的固定读物。

    曾被怀疑是易烨卿真身的梅玺阁主,写苏沪菜比较正宗。他的文字,作为散文,啰嗦至极;作为菜谱,言无不尽。一只“苏式红烧肉”方子,堪称极品——仅指上海苏州口味,辣味、煎炸、广式、毛氏等均不在此列——做法简单,成品丰糯腴美,别说皮肉,吃到最后连汁水都不会剩下。他的食谱或可收藏一本,等新潮饮食把本帮菜糟蹋得差不多、需要抢救上海菜的时候,就好拿出来指南了。

 
    我鲜少吃肥肉,但家里那位更挑剔,不要说蹄髈、猪脚、叉烧、蒜泥白肉,就连德式烤猪肘的脆皮、西班牙火腿的白边,他都会切下来扔掉。唯一一道我们俩都吃的肥肉菜就是红烧肉,上好的五花肉一层肥一层瘦,重重叠叠,据说可以夹到10层,比较罕见。食家饭写红烧至少也要5到7层夹花肉,还算好买。夹花越少,口感越差。周末请客,菜单上有一道苏式红烧肉,JJ自作主张买了五花肉回来,我一看急的跳脚,夹花只得4层不说,还是德国人用来烤食的切片肉,1cm厚,表皮切过花刀,略煮便会碎成一片片。又出去寻肉,周六下午处处售罄,只买到一斤5、6层的,只好和前者一起煮了。JJ起先还嘟嘟囔囔,不明白夹花少有什么关系,待吃到嘴中,高下立现。幸而梅玺阁主的方子永不失手,招待客人,一公斤肉仍见了底。

    跟我妈讲红烧肉心得,她同我抬杠,说她的做法更好吃。我妈是典型的上海做法,即食家饭写的本帮红烧肉。一开始肉要用少量油炒一炒,焐的时间比苏式短一些,最后下点水笋下点蛋,笋蛋比肉味道更嗲。可能就是过油的缘故,我仍觉腻,瘦肉也比较紧实,肥肉总是咬掉不吃。上海菜里还有一道水笋烧肉,算是红烧肉的近亲,既不用选太好的五花肉,炖的时间也更短,瘦肉更硬——吃这种肉最害怕肉丝嵌到牙缝里。不过水笋才是这道菜的主角,嫩滑无比,总是最早被挑光。

    见过一个上海女孩子做红烧肉,最下面铺了一层霉干菜,一层泡发的八爪鱼干,肉用油煸过,又焐了足足4、5小时,砂锅盖子打开,香糯得不得了,瞬间被抢空。我只吃到两口,味道鲜奇。霉干菜烧肉很常见,霉菜吃油,与肉同烧风味绝佳。但是八爪鱼炖红烧肉我就见过这一次,果然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厨房秘技。

    此后我的世界观又被蚝豉红烧肉刷新,这次是广东同学做的,汤汁特别鲜,肉反而失色。彼时不认识蚝豉,问他是什么,答曰“好屎好屎”,等弄清两个字怎么写后大笑不已。蚝豉、铁铺鱼这些味道鲜美的海产干货,大概只有广东、潮汕人懂得使用。广东同学曾赠我半包蚝豉,言泡发之后,煲粥烧汤均好,但我试过几次,未得要领,腥不可食。


最近做的红烧肉,看得出用的两种肉,卖相不佳
红烧肉两三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