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有一支很喜欢很喜欢的歌,歌是这么唱的:
“这城市里开满了塑料的玫瑰花
我和你,在阳光下,说不出想说的话
。。。
冷酷而又美丽
塑料的玫瑰花
凝固的笑容下
有多少心在挣扎
只有在夜里
才能把自已从痛苦中解脱
。。。
过来过来在我身边坐下
别说话
轻轻再拥抱我最后一下
可以吗
过来过来在我身边坐下 别说话。。。”
如游吟,伤感无奈。还有一支歌,名叫《爱情》,通篇基本朗读,如配乐散文诗:
“。。。
你说我们的爱情不朽我看着你就信了
我躺在我们的床上床单很白
我看见我们的城市城市很脏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我明天早晨打算离开即使你已经扒光了我的衣裳
你早晨起来死在这床上即使街上的人还很坚强.
。。。”
只有尾声是唱出来的,是喊出来的:
“离开
离开
离开
离开你。。。”
喊破嗓子,听着很心痛。
这俩歌真是一对,像两个人在讲同一个故事,角度有差异,却都动着真情。二十年前的情歌,浪漫老了。二十年前的新新人类,土得好笑。可那时候唱歌的人和歌儿都挺真实,今天《灰姑娘》的小伙也怨逼苦逼了,张楚沉寂,还是何勇好,从此精神病下去,但愿他的世界干净。
说到这里,是因为我有一支很想要的香水,叫Santa maria novella
Rosa,修道院玫瑰,传说醇厚、浓重、坚忍,拔出玫瑰连着泥,味道苦得很。这就对了。想到修道院我就想到墙,古老的、厚厚的砖墙,颜色已叫岁月熏黑,墙角下面生着杂草、灌木、少许荆棘,灌木丛中长了些玫瑰。墙后面的世界色调更暗,庭院黑黝黝的,建筑深深藏在阴影里,门窗小而密闭。黑袍、地牢、忏悔、谋杀。。。我想我是《玫瑰之名》看多了。王小波觉得为了《诗学》杀人是个黑色幽默,却也不难想象就黑暗世纪的绝对信仰而言,《诗学》所代表的人类的情感、思想、艺术,种种强烈的精神冲击,都是够动摇宗教统治的威胁。
或在我们眼中禁锢般的修道院里,真正虔诚的僧侣能够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三千世界、信仰玫瑰都开遍。除了外人自以为是的黑暗幻想,修道院依然是用信仰的力量谱写史诗的奇迹之地。这样的所在,倘能开出甜美玫瑰,倒是作假了。修道院的玫瑰花一定是分外茁壮坚强的,粗糙不失悍然之美。就算有修女栽培什么的,千娇百媚的玫瑰还是只会在贵族暖房出现。那些以“修女手造”为卖点的玫瑰面膜面霜不是不吸引人,可就是觉得装逼。把修女一词换成尼姑,想想灭绝师太拈花一笑,有毛浪漫。
追求苦香水,是因为害怕过分甜,却又不许柚子那种苦,真挑剔。每个人用香的口味都太私人太情绪化了,秘密般,不容共享。譬如自己,迪昂小姐可可小姐王薇薇一类的味儿闻着就晕,连red
rose口碑算得正了,依旧嫌弃那味荔枝甜腻。奇怪,明明最喜欢甜食。修道院玫瑰产于翡冷翠的圣塔玛丽亚修道院药厂,一时没地儿买去,还是祖国淘宝好。传说已有八百年制药历史的圣塔玛丽亚修道院,初时栽培花草是为医疗院供药,肉体的痛苦是可医治的,那么制造香水呢?为了抚平心灵的伤缺?
这一系列文字源于之前长物志系列的一个短文。很喜欢描述香水给人的感觉,因为太情绪化迷幻没有正确答案吧。每次写都挺短的,老觉得意犹未尽,还有千言万语没说完,因此决定散漫的、扯到哪是哪,写到哪算哪吧。
附原文
-你会如何回忆我?
七、八年前,写过一段关于香水的小品,自己已想不起大概,竟然还有人记得。翻出来一看,原来这么多年过去,自己对香水的品味依然没有变,用掉最多瓶的仍是雅诗兰黛的Intuition,间或娇兰的Samsara,还有去年阿玛尼出的IDOLE。都说香水是女人的名片,许多欧美女人毕生只擦同一款香水,好让旁人每每嗅到那个味道,便会想起穿它的女人。可是世界上擦香水的人那么多,市售的香水却只有那几种,哪怕冷僻如Clive
Christian1号,究竟还是会有10个撞香的人。真正的个人名片,大约是聚斯金德小说中,格雷诺耶为生活在十八世纪的贵族们所调配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香水,这种私人定制兴许还是存在的,只是百年境迁、现世粗糙,固执的讲究已成为没什么意义的奢侈。
在读到聚斯金德的小说之前,我很是不屑德语小说,虽然这个语种也洋溢过海涅、歌德那样优美的诗句,总的来说现代的德国人将德语用地生硬、笨重、苍白、粗蠢,极鲜有聚斯金德这样汹涌起伏的行文,宛如一双穿透纸背的热切的手,时而温柔地摩挲胸颈,时而紧紧扼住读者的脖子,令人读来深感震荡,阖上小说许久,仍隐约觉得香水的味道萦绕不散。格雷诺耶杀死了二十五个最美丽的处女,用她们纯洁的体味完成了足够迷惑全世界的完美的香水——作者的描写是那样绝对,让我对完美香的感知充满了肉欲,充满了体温。无法抵抗。温暖的香。
我看香分冷暖,说的不是曹雪芹笔下可巧那冷香,而是带着点季节性的,譬如温柔甜蜜的Intuition,只适合撒在冬天的毛衣或披肩上,被主人拥着靠在火炉边,那香一点点愈烧愈暖,渐渐酥软到了骨子里。再比如娇兰的Herba
Fresca,仿佛是在初夏的河畔遭遇了一场阵雨的少女,湿漉漉、怯生生,光着的双脚踩透泥水,脚趾尖散发着青草的香气。娇兰的香大多有些偏僻的冷,比如被命名为香榭丽舍的那一支Champs-Elysees,人人以为繁华,偏偏加入一味决绝的孤寒,令人嗅来,为其神秘所诱惑,却又不知从何靠近。我只有擦过一次Champs-Elysees,在许多年之前,闻到的人说,喜欢这个味道。
是否谁都曾有过,因为一支歌、一句词、一段香,想起一个人、一场往事、一升眼泪?原来香水不是名片,而是岁月的暗号。告诉我那段香味有没有散去——你会如何回忆我?带着恨还是很沉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