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春

(2010-06-17 00:52:48)
标签:

美食

粽子

绿豆面

糯米

梅雨

江南

分类: 鸡毛蒜皮的狗血人生日志

    农历五月,三春将尽,出了梅雨的江南,想必此刻已骄阳赛火、热不可耐——江南的梅雨季节,说不清的湿热腻烦,天地雾色荡漾,人间滴滴答答,整个春天都被雨 水浸泡地绵软无力。直到出了雨季,人们才忽然吓一跳,原来雨洗过的碧绿,此时已窜地老高;来不及嗅花开花谢,酷暑便接踵而来。是以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 “端午”一节中提到:“湖中是日游舫亦盛,盖迤逦炎暑,宴游渐稀故也。”

    说到江南的端午,首先想起的,不是屈原,而是一条传说中的白蛇,误饮了雄黄酒,现了原形——五月旧称毒月,古人格外重视,从城镇到禁宫,无不忙着驱邪避 疫,等闲小妖,反而受不了那样的人间药气——假使不是那杯酒,她大约会瞒他一世。盗仙草、漫金山,那样固执那样强求,究竟挽不回什么,唯有湖畔夕照,拉出 一条长长的塔影,千百年岁月,压不住塔底的叹息。如今饮雄黄酒、沐兰汤等等旧俗荒弃久矣,龙舟竞渡也只是电视上的热闹,坊间百姓应节的,唯有在门上挂艾草和菖蒲,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绿豆糕。

    门楣上的药草,在昏暗的光线中,抖擞着郁郁的浓香——那味儿好多年没有闻到了,可是凝固在记忆里,如同一块琥珀的标本,香气闪着光,仍能迷惑我。不知道妖 魔精怪闻到这个味道会有什么反应?是孕妇似的吐个不停,还是像梅雨季节的江南那样虚弱无力?艾草的暖香,仿佛一双从幽暗的回忆里伸出来的手,拉你回头看原 始的土地、湖泊,与森林——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或因为端午的草药们香地那样自然,那样沉默,那样古老——粽叶的香是涩涩的苦味,绿豆的香是淡淡的清凉,至于攒在香包里头的香药、干枯的的花草的灵魂,许许多多,丰满扑鼻。
 
    因为借了药草的香气,粽子也好,蒲酒也好,绿豆糕也好,这些原本简单的吃食,一下子也变得神秘脱俗了。江南善治点心,尤其是糯米做的糕点,掐着各类花朵、 蜜饯、果脯,精致可玩。苏杭茶果以甜品见长,而嘉湖一带的细点或欠了几分小巧,然而甜的咸的,把握地恰好,令人吃得满口浓郁,却不会觉得腻嘴。水色盈盈的 镇子上,无论何时都飘荡着刚出炉的点心的热香,南瓜饼挨着糯米鸡、枣泥糕挨着鲜肉粽,一样糯米,各种吃法,无穷滋味。嘉兴人包肉粽,中间要掐一块肥肉,等粽子煮好后,你是找不到肥肉的踪影的,因为早就化在了米里,粽子吃饱了油,泛出玉一般莹润的光泽,叶香气解了脂腻,吃进嘴里,只觉弹牙,却不会被猪油憋 住。

    而苏杭吃的粽子大多是甜馅儿,或曰素粽,个儿也小些,以小脚粽子、三角粽子为主,有赤豆棕、绿豆粽、红枣粽、蜜枣粽、豆沙粽、桂花粽、莲子粽、松仁粽、纯米粽等等,大多保留了糯米的原味,瓷实的糯米糕晶莹如玉,沾点白糖,一大口下去,充满弹力的口感是其他糯米点心所没有的。

    我最爱吃纯米粽,年年端午,母亲都会包一些。出国后,节日渐渐看淡了,自己再兴奋,对着毫无知觉的陌生的国度,也便快活不起来,于是日益懂得每逢佳节倍思 亲的苦涩。今年忽然起了包粽子的兴致,胡乱折腾,扎地独角冲天,美其名曰“竹筍粽”——后来才知道不是自己的原创,自08年后,国内也兴起了这个形状,叫 做火炬粽——窃以为还是叫竹筍粽好听些。一片春雨,一度春风,一季春光,江南的竹筍怕是已蔚蔚的、摇曳成林,在竹林的风姿下,栖息着的,是浓地化不开的乡愁。年年岁岁,良辰不变,粽子不变,花相似,又一春。




又一春又一春


昨晚本来蒸了绿豆面,结果看球去了,于是废了一包绿豆面、一个蒸笼、一口大炒锅。厨房跟着了似的,邻居差点没报火警。下午赶在球赛前用家里的无壳绿豆煮了绿豆沙,随便做了几个,难看了点,好在味道细腻清爽,吃多几块也不会憋住。
又一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