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零食,拒绝健康隐患
http://s6/mw690/5e87daa3td31423994155&69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下降。改变最明显的就是饮食方面:急着上班,顾不上吃饭,垫垫肚子;赶着加班,凑合一顿;...于是一些零食就被派上了大用场:方便面,饼干,各种派....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实际每天都在我们身上发生。这些真的很正常吗?作为营养师,我会坚定的说:NO。一个人的健康也是需要积累的,如果你一直不充值而只是支出的话,到头来吃亏的只有你自己。
零食构成了正餐之外的食品支柱,而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一次又一次把它们推到了风口浪尖。客观的讲,零食的发展壮大对于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零食的健康隐患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的定义零食及选择零食呢?
传统零食的健康隐患
1、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提起食品添加剂,相信很多人都会谈之色变,其实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的,而且在工艺上确有必要添加,只要是生产厂家按照国标规定的范围和剂量添加就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对可以让食物美观诱人,但滥用又会危害人体健康。我们经常吃的食品中有哪些是添加剂堆积起来的呢?
为了能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食物的配料表,我特意将照片放大了些,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小食品,有奶茶,糕点,乳饮料还有果冻,我们可以细细的数一下,你每天究竟会吃多少食品添加剂。
http://s3/bmiddle/5e87daa3td312c7fb0f12&690
这种糕点相信很多女孩子都很爱吃,可你知道吃到肚子里的美食是什么吗?告诉你,除了主要成分外,还包括近20种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虽然安全对人体无害,但安全无害不代表有益,我们的消化系统每天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消化这些对身体无益的东西。负担得有多重。还有一点,根据配料表标注的相关规定,食物中用量越多的成分,标注的越靠前,仔细看,排在第一位的可是白砂糖哦!
http://s7/bmiddle/5e87daa3td312bef2b876&690
乳饮料也是很多女孩子的最爱吧,还有很多没有是非观念的儿童。但看品名,我们以为乳饮料里肯定多数是乳,其实不然,排在第一位的是水,第二位是白砂糖,这两种成分肯定是用量最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喝的这瓶乳饮料其实跟白糖水没有多大区别,如果说真有区别的话,那就是还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近10种,包括增稠剂,甜味剂,香精等。家长们尤其要注意,很多孩子喝饮料的习惯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好好反思吧!
http://s6/bmiddle/5e87daa3td312cefe97c5&690
奶茶当数最常见的饮品了,街边的奶茶店,快餐店的热奶茶,在寒冷的冬天给了你贴心的温暖。要说名字跟成分差异最大的,就数奶茶了,仔细看看你喝的奶茶里有奶吗,没有,有奶精。有茶吗,也没有,有茶粉。还有什么呢?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香精色素等等,那你还要喝吗?
http://s11/bmiddle/5e87daa3td312d2364ada&690
果冻是很多人最难忘的零食了,软软的QQ感觉。博主本人也喜欢吃果冻,但那是以前,当我真正读懂配料表里的成分之后,就再也没吃过。果冻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为了口感和色香味的考虑,加入了多种增稠剂,香精色素,越是颜色看起来鲜艳的,就越是危险。
关于食品添加剂,我们营养师也是有自己的观点:1、我们不反对食品添加剂,但我们反对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甲醛,吊白块等,2、我们不反对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我们反对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但本身无任何营养成分的食品。
2、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的,存在于牛羊肉中,含量小,对人体没有危害,另一种是人造的,出于对加工后产物的需要,氢化技术广泛应用到了食品行业,口感极佳的起酥油、奶精、植脂末等都是其加工产物,在氢化过程中就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它与人体“顺式”的脂肪酸结构相反,人体代谢需要花费大概51天。对心血管危害极大。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规定是每100g食品中反式脂肪酸<=0.3g
,即可标准为0。所以即使标0,也不代表没有哦!)
http://s2/mw690/5e87daa3td31371a8d468&690
上面列出的几种糕点中无一例外使用了起酥油、氢化植物油、及部分氢化棕榈油,还有我们在包装上经常看到的,咖啡伴侣、精炼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随着美味的食物,我们也摄入了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降低好胆固醇,增高坏胆固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3、高盐高脂
http://s3/bmiddle/5e87daa3td313bf85da02&690
上面的图片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巧克力一直是人们最常吃的休闲食品,可其附加的高脂问题不容忽视,三颗巧克力约18克,其NRV值就达到了57%,也就是说吃三颗巧克力人一天的脂肪推荐量已经完成了一半了。饱和脂肪酸更是达到了105%,超标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人体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使肥胖几率增加。虽然美味还是少吃为妙。
http://s12/bmiddle/5e87daa3td313cc26953b&690
上图为一包话梅的包装图片,很少有人吃之前看营养成分表,一看可能会吓你一跳。每100g话梅其中的钠含量为每人每日推荐量的159%(NRV%),按1g盐含400mg钠计算,吃100g话梅等于吃了7.9g盐,比日推荐量6g还要多。
相信看了上面的分析你会对传统意义上的零食有个大概的了解,其实真正的零食并不局限于这些包装食品,除了正常之外的食品都是零食。很多健康的零食不仅可以关键时刻起到充饥作用,还能有营养素的摄入,让我们远离食品添加剂。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零食大比拼
1、酸奶、牛奶+全麦面包
奶的营养成分一直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尤其是其中的优质蛋白和钙含量更是很多食品所不能及的。加餐或饥饿时喝一包牛奶,配一片全麦面包,既有蛋白又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也很低,酸奶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有益菌,调理肠道,是不错的选择。
2、坚果
杏仁、核桃、南瓜子、松子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矿物质的含量也相当高,应注意的一点是脂肪含量也偏高,坚果每天的摄入总量控制在一小把就可以了。
3、水果
水果的维生素含量是极高的,尤其是其中还有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及黄酮类物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天水果摄入量应保持100-200g。保持足够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有益人体健康。
.......
关于零食选择的话题已经被营养专家谈及了很多次,每一次谈都深有感触,只有消费者自身从意识上觉醒,自觉的去关心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才能起到根本作用。还有关键的一点,看食品标签是我们了解食品的唯一途径,如果我们都能主动利用食物营养标签来选择食品,那就真正做到了“人人讲营养,全民都健康”了。期待这一天快些到来。
参考文献:范志红 反式脂肪酸是营养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20101203/07209049308.shtml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新浪微博:杨振华营养师
QQ:11734841
电话:1381194127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