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读《虎妈战歌》(1)
(2011-10-12 08:06:31)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教园地 |
【智宇博士:虎妈的教子之道引起人们的热烈关注,大家有褒有贬。不过,先不管虎妈的“道”好坏,我们还是感叹,这个虎妈不容易!极少有父母能做到像她那样对孩子投入!也极少能有她那样的知识、能力来教育孩子! 我们想。若是大家,包括那些批评虎妈的人,也能像虎妈那样肯花时间、精力,当然用大家自己认为“好”的教子之道,来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社会的下一代肯定会更出色。这里转载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读《虎妈战歌》(1)
女儿春假归来,收拾行囊时,顺手递给我一本小书。
“This is for you,daddy。”
我接过一看,是前段时间风靡美国新闻界的《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妈战歌)》。
“我咋会喜欢这样的书?”
我的阅读和我的饮食一样偏,这种书不是我所爱,女儿应该是知道的。况且孩子们小的时候我都没读过这类书籍,现在读了何益?
“Just try it。You may like it。”
女儿读书有些品味,推荐过几本书,都没让我失望。但是,过去的业绩不能保证将来的回报,何况这本她自己还没读过。
顺手翻开书面,留白的第一页赫然是作者留给女儿的祝愿并签名,这显然不合国人赠书规范。国人赠书留言,总是某某惠存,或敬请雅正。无论骨子里多么的高傲,笔下总是谦逊的。虽然自称中国妈妈,作者Amy Chua教授其实已经算不得真正的中国人了。
Chua教授到女儿学校演讲兼带卖书。大概受自身亚裔背景的触动,加上媒体的嚷嚷,女儿好奇心又大,不去都难。讲座完了,顺手买了一本书,算是对教授的一个交代。归家前为老爸的礼物发愁时拿来充数,算是废物利用。
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妈妈纠正。
四个字,四个字的,听不懂!女儿抗议。
谁让你不肯学中文的!爸爸嘲讽。
事实上,《虎妈战歌》并非如媒体渲染的那样--强调亚裔母亲的教育方式优于西方母亲的教育方式,而是通过三代人的成长经历描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在教育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因此引起的激烈冲突。
作者成长于一个传统的华裔家庭,父亲是功成名就的工程系教授。姐妹四个,作者是老大,家庭管教严厉—没有sleepover,不容忍低于A的成绩,得第二名是耻辱,等等,三个姐妹成绩卓然。作者和三女儿都是哈佛本科毕业,一个上哈佛法学院,另一个上哈佛医学院,都是名校教授。二女儿毕业于耶鲁本科,耶鲁法学院。可惜小女儿先天弱智,但父母不离不弃,得过两项残奥会游泳金牌。
出于对“富不过三代”的恐惧, Chua教授决心用铁腕为下一代打破这个中国人的魔咒。她为两个混血的女儿立下了比其父亲更为严厉的规矩:除了不能有sleepover,所有功课必须得A以外,还不能有玩伴,不能在学校玩游戏,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电脑游戏,不能自由选择课外活动,除了体育和戏剧以外任何科目必须第一,必须,而且只能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大女儿Sophia性格温顺,对母亲的指令总是完成得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避免着和母亲发生冲突,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不仅为父母增光,也对孩子的上进产生了一份额外动力,最终达到了一般孩子无法期盼的高度 -- 在卡尼基音乐厅演出。当Chua教授试图在二女儿Lulu身上复制成功时,却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冲突,二女儿的性格倔犟。强化训练下,二女儿的小提琴演奏同样出色,可是,伴随着青春期的反叛,Lulu断然放弃。充满期望的母亲因此非常失望,于是这本充满争议的小书诞生了。
虽然都是些家庭琐事,小书倒也写得张弛有度,引人入胜,我竟然一口气就读完了。掩卷之余,我最不解的是,一个成长于美国,哈佛毕业的精英,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如何能对从菲律宾移民而来的父辈的教育方式全盘接受,甚至变本加厉?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成就证明了父辈教育方式的正确?
相比Chua教授的成就,我碌碌无为,因此从自身的经历中吸取了完全相反的教训。我的童年也曾有过严厉管教,从坐相到站相,到穿衣吃饭,起居作息都有清规戒律。父亲没读过几年书,家庭的变迁和四邻有限的案例使他笃信“棒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孽子”这条朴素而传统的育儿经。父亲曾这样总结他对于我的权威,“你就是一面团,叫你长,我拉一拉,叫你短,我压一压”。我对父亲从来都是敬而远之,上大学离家时小鸟出笼般的欢欣我至今记忆犹新。自己成为人父之时,我决意不肯重蹈父亲覆辙,我希望孩子们能视我为朋友,视我为心灵的依靠,视家为宁静的港湾。
Chua教授其实也有很好的参考系,她的犹太裔的丈夫和她的成长历程截然相反,家庭环境宽容,自由,而这些并没有妨碍他成为出色的耶鲁法学院教授。她承认他的丈夫Jed似乎天生就是做律师的材料,热爱专业,得心应手,做得比她更加出色。然而,她却坚持成为虎妈,我疑惑不解。Chua教授自圆其说,教育孩子的责任自然落在她这个做母亲的肩上,因此中国的教育方式优先也就顺理成章了。估计这是作者为了写书给自己找个圆场而已,很难令人信服。思维封闭,跟着文化惯性随波逐流,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