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最喜欢的是第五首,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文字浅显质朴,意境素淡悠远,引无数后来人“竞折腰”。但有个疑问是——我们的诗人何以要“采菊”东篱下?
这句诗中有两个体现动作的关键词,一是“采”,二是“见”。“采”是手的动作,我们想起了《诗经》中的“采薇”“采芣苢”,乐府中的“采莲”“采桑”,但一个男子去东篱下“采菊”,似乎显得很突兀;“见”是眼睛向着远处的观望,陶渊明的“草屋”就在庐山脚下,秋高气爽的日子可以远望庐山。从诗句所体现的时空关系看,“采”与“见”两个动作,应该是诗人先弯腰“采菊”,然后手中拿着菊花,闻着它的香味,心情悠然地望着远处“山气日夕佳”的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骆玉明先生解读为:“诗人(题名《饮酒》,自然是一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P554)但为何诗人是“采菊东篱下”而不是“赏菊东篱下”?似乎没有人对此有什么疑问,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诗中的“悠然”,这种心境的“悠然”与“采菊东篱下”之间,不仅有时间上缓缓的流动感,还有两个动作在逻辑关联中蕴藏着的情感的微妙变化。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诗人似乎没有必要去“采菊”,菊花在篱笆旁边静静地开放,这也是一种很美的意境,反而是“采菊”这个动作有些“煞风景”。十七世纪日本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看见一棵荠菜花发出了这样感叹——“当我细细看,呵!一棵荠花,开在篱笆边。”在一条偏远的乡村小路上,在一处无人注意的篱笆墙边,诗人看见一朵白色的野花安静地绽放了,但是他并没有去采摘这朵野花,只有一声惊喜的感叹。阅读陶诗,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诗人缓步走到东篱边,看见了开放的一丛菊花——但是,我们在这里没有感受到诗人由看见菊花而显露出的喜悦——他竟然弯腰摘下了其中的一朵,诗人的这个动作,是一个随意的动作,还是一个有意的举动呢?如果是有意的,那么,他摘下这朵菊花要做什么呢?
“采菊”“悠然”这两个词,后人评价为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静穆”和“淡远”,陶渊明为何是“采菊”于东篱下?或者说,为何要到东篱下“采菊”?东篱是他家的“园子”(苏轼后来在黄州开垦的那块地名为“东坡”,看来有“东篱”的意味在),园子里种满了蔬菜、果树,还有各种花儿,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一》中说,“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每天早晨或傍晚的时候,他喜欢到园子里劳作,这一天,诗人到东篱下,是不是为了去“采菊”呢?当然,我们不妨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曰,“采菊”只是无意为之的一个动作,你问我为什么要在东篱下采菊,不为什么,就是随意走走看看,正好看到这菊花开了,心里喜欢,就采一朵拿在手里细细欣赏;二曰,这个动作可能与陶渊明喜欢“饮酒”有关,那么陶渊明喜欢饮什么酒?是不是“菊花酒”?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钟会的《菊赋》云:“故夫菊,有五美焉。”其中有“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一句,菊花是可以吃的。陶渊明在《饮酒》之七中就有:“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诗人可能是一边赏玩,一边放在酒里了,这个也有来历,潘岳《秋菊赋》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喝菊花酒也许还有一定的日子,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曰:“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诗里也说,“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朱自清先生考证:魏文帝《九日与钟繇书》里说,“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sn,晚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崔寔《四民月令·九月》记着“九月可采菊花”的话,照着这些情形看,本诗的“采菊”也许就在九日,也许是“供佐饮之需”,九月喝菊花酒,在古人或许是一件雅事。(朱自清.诗多义举例,载《朱自清全集(第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P214--215)
叶嘉莹先生认为,“采菊”还有象喻的含义。陶渊明喜欢松菊,《和郭主薄二首》之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里的“采菊东篱下”,就不仅仅是写采菊的一个动作,而是同样带有一种象喻的含义在里边,而且,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上,菊花本身也有象喻的传统,屈原《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早晨喝的是木兰花上滴下的露水,晚上吃的是秋菊刚开放的花瓣。(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P48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其说是一种心境,还不如说是诗人“结庐在人境”的真实写照。诗人离开官场“归田园居”,在乡间过着与自然相亲相熟的生活,他除草耘田,采菊望山,饮酒作诗,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东篱下种了一大片的菊花,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可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花是好花,酒是好酒,诗是好诗,这个叫陶渊明的好人,此刻正弯腰采下一朵菊花,望着远处的南山,心里想着:这真是一座好山。
2024.07.27,阅读陶渊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