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报告:我与你————马钉布伯《我与你》的读书报告

(2024-02-08 17:52:06)
标签:

教育

哲学

分类: 读书

读书报告:我与你————马钉布伯《我与你》的读书报告

马丁·布伯是20世纪存在主义思潮兴起的先驱者之一,在《我与你》书中,马丁·布伯从犹太思想传统出发,将个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区分为“我——你”和“我——他”两类,体现现实世界中个体与对象之间的双重性与对立性。布伯认为,“我——他”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是主动者,“他”是被动决定的,“我”是经验“他”、利用“他”的主体“我—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无论“ 我”对“它”是认识还是利用,都需要借助中介手段,这就削弱了“我” 与“它”之间本可以有的亲密关系唯有“我——你”才是一种真正的关系,双方都没有自己追求的现实利益,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因而,能够真诚地赏识对方、悦纳对方。阅读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把“我——你”这种关系纳入教学论的视野中,对理解如何构建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与你》中,布伯写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也就是说,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道德教育实践的实质是 “我——你”的一种对话活动,是一种“人对人”而非“人对物”的活动。在这种“我——你”关系中,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彼此互为主体,相互真诚对话,沉入一种亲密的“相遇”之中。在这种对话中表现出人的本真的存在。“平等”“相遇”“对话”“爱”即是“我——你”师生关系的关键词。

首先,平等是“我——你”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你”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把对方看成是平等对话的“你”,表现为一种交互主体关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而不是一方主导另一方的存在。在布伯看来“我——你”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你”关系非独立存在,而是和谐统一地共存“我”不是独立的,而是与“你”相互依赖、互相依存的。教师的要以学生的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角度来体悟和开展整个教学活动,而学生的必须以教师的为导向,在教师指引下完成学习任务。平等关系是维系师生之间教育关系的基础,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对话和交流。摆脱了“我——他”的关系,课堂也就为了学生与教师共同主宰的地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都是师生共同在平等理解的环境中制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平等关系并不意味着师生之间完全没有边界,师生间需要留有一定距离从而保证教育关系的存在。教师不能逾越教与学的边界而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师生关系也无法演变为绝对的友情。

其次,相遇是“我——你”师生关系产生的前提

“我——你”的世界是生活的世界,而“所有真正的生活是相遇的”。产生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的相遇。教师与学生真诚相遇,互为主体,即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传授——接受”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需要是实现与他人或他物发生“我——你”关系的前提,因为师生双方都需要对方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而“相遇”是“相互性的保障,是相互沟通的前提” 。“相遇”让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和尊重,拉近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我——你”的相遇,让“我——你”相互走近,相互熟知也相互成全对方

再次,对话是“我——你”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对话是布伯关系本体论哲学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我——你”关系的最好体现是“对话”。对话使既保持各自特点,又使彼此联系在一起,避免为淹没于整体中而丧失自身。对话可以让师生之间在相遇后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深化交往。“我——你”关系是一个双向认可和彼此交互的过程师生间只有共同认可、互动和对象才能让师生关系有形可循。对话可以使师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保持开放、坦诚的态度,消除对方心中存在的疑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维持这种来之不易的师生关系。真正的“我——你”关系存在于“我——你”之中,而不单独在“我”“你”中的任何一方。学生不是老师的服从者,老师也不是学生的主宰,而是师生互为各自的主体,和谐平等地共存,而“对话”则是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之间,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话的“我——你”的师生关系,才能达成教育的目的,揭示教育的意义。

最后,爱是“我——你”师生关系的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最能体现“我——你”师生关系的词汇。教师给予学生的爱是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的桥梁,“爱”是教师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爱让我们摒弃“我——他”关系中的利用和经验。马丁·布伯“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情感寓于人,但人寓于爱。” “把你视作内容对象,爱伫立在‘我与你’之间。爱以其作用弥漫于整个世界。”布伯十分崇尚“爱”的力量“我——你”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通过“爱”沟通,使师生的相遇变得温馨、和谐、充满人性。师生需要彼此全身心的投入,让爱溢满“我”与“你”的心灵,建立起相互对话的“我——你”关系世界,进行文化、情感、精神的互相交流,实现完整人格的“我——你”精神相遇。

师生关系是学校场域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人际关系,它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我与你》一书中所揭示的“我——你”式教学关系对我们当下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要学会去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同时在“我——你”关系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20211411班  方莹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