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曦中的一滴乐水
晨曦中的一滴乐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99
  • 关注人气: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报告:苏格拉底式教育:在平等对话中传承真理

(2024-01-28 16:46:16)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读书

读书报告:苏格拉底式教育:在平等对话中传承真理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似乎并没有对教育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书名,作者是想启发每个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自己的理解,产生对教育的新认识。

    雅斯贝尔斯最为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教育,主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鼓励学生通过对话产生与教师不同的想法希望通过教育唤醒沉睡的心灵,恰如这句很多人熟悉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树动摇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苏格拉底式教育”的内涵

    雅斯贝尔斯在书中提到了三种教育的基本类型,即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照本宣科;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双方均可自由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雅斯贝尔斯最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教育”,认为这种教育适合于“全人”的培养,“也就是说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

    雅思贝尔斯关于苏格拉底式教育的论述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存在权威与中心;第二,师生双方都要进行自由地思索,善意地对话和论争,无屈从与依附的现象;第三,教师不靠强制性地灌输,而以反讽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第四,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生命的整体精神得成长。

二、苏格拉底式教育”的特点

在苏格拉底的教育中,师生之间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为追求真理而自由思索的关系。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名真正的苏格拉底式教师制止学生把自己看作权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见解,强调在师生对话中发现真理、传承真理。而在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中,教师只是作为真理的搬运工,违背了平等对话原则

首先,从师生关系上来看,苏格拉底式教育中的师生是自由平等的真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二者共同向往的精神追求。在传承真理的道路上,只有保持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独立才能保证真理的光芒不会被教师的权威所遮盖

其次,从教育方法上来看,苏格拉底式教育采用的是“助产术”式教育法。“助产术”是苏格拉底著名的教育理论之一,强调教师的角色是“接生”,而不是自己“生产”。苏格拉底声称“自知无知”,只能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别人作出回答时,他又对其种种解释、回答进行机智的反驳或“讥讽”,最终引导对话人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个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自己生产思想,而是教师帮助对话人将自己的思想“生产”出来。

最后,从教育思想上来看,苏格拉底式教育更加注重价值自由苏格拉底认为,在价值自由思想的指导下,纯粹地追求探索知识而不必考虑后果能够在思想的火花中碰撞出真理的价值,从而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灵魂的完美,这就是苏格拉底所秉承的“知识即美德”。

三、苏格拉底式教育”的教育启示

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着以获得真理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平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马丁·布伯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平等对话”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们的共同本质都体现了教育的平等开放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强调平等对话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在当今教育中仍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对于我们当下的教学而言,如何从只有教师“讲话”的“一言堂”,转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的“交互式”课堂,需要我们从中汲取教育的智慧。

 

                               20211411班  王诗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