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读书 |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显示出了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民族性文化冲突和时代性民族冲突。
一、人生如充满暗礁和漩涡的大海
书中每个人物的结局都是不完美的,仿佛在诉说一部悲剧,又好像在教人“了然”和“放下”。爱情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命运的悲剧,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韩子奇和梁冰玉、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自由之爱的追求与伊斯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而韩天星和容桂芳的爱情悲剧,是由梁君璧身上所体现的门当户对的势力观念所酿成的。
梁亦清、韩子奇传播、弘扬中国玉器文化事业的壮志豪情,因资本竞争倾轧、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破坏、“文革”摧残而遭受挫败,他们的人生理想不为他们置身其间的社会大环境所容。这是社会悲剧。
最纯洁的梦想,最凄惨的爱情,最痛苦的命运,是韩子奇为了追逐名利,牺牲了爱情、亲情,信仰,终其一生得不到百人送葬和真主的宽恕;是梁君璧一生不可获取的知识与梦想和飞蛾扑火也得不到的爱情;是韩天星渴望却得不到的父爱;是韩新月还未绽放就凋敝的短暂人生;是楚彦潮对韩新月超越种族、超越时间、超越生死的爱……
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写道:“人生没有蓝图,它有黑暗,有花火;有灾难,也有希望。”读完他们的故事,恍然做了一个大梦。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在当下也有印证:有人勤勤恳恳一生,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有人事业失败面临感性和理性的双面夹击;有人遇见一个想要厮守一生的人却遭到家里百般阻挠,终成遗憾。确实是这样的,无数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在经历一次次重复且相似的困境,体会过相似的迷茫。我们大多数都是平庸的人,没有突出的特质,没有“锦鲤”加持,更没有突如其来的超能力。
柳青说过“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 没有岔道的”, 但是“生命的幸福与困厄, 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 而端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 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态度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悲剧无法逃避而且客观存在,不妨尝试接纳,尝试接纳悲剧,接纳自我才是内心的改变和成长的开始。任何事情真正的相关人物只有你自己,我们不必苛责自己,也不必自怨自艾。我们每一个人在慢慢地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道路上,都需要接纳自己。不必学最好的别人,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二)宗教文化的冲突和反思
这是一本有关信仰和坚持的书。韩太太梁君璧对真主安拉的信仰超过了人性、超过了女儿的生命,在新月生病期间宁可舍弃女儿的生命,也要维护宗教的血统纯正。命运的悲剧也许与伊斯兰的信仰挂钩,时代性的文化冲突和民族性的文化冲突转化为穆斯林的心理冲突,最终酿成悲剧。
回族的伊斯兰文化融合了华夏文化,但是异质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流中带来的融合只是部分的,为融合的部分的巨大差异性就会引起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对抗。正如作者所说:“《穆斯林的葬礼》写了伊斯兰文化和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 这种撞击和融合都是痛苦的, 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这样延续发展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霍达.茅盾文学奖女作家散文精品:天涯倦客[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89)
这种冲突在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韩子奇在英国逃难时期和妻子的亲妹妹相爱并孕育一女,但这违反了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即严禁私通,严禁同时娶两姐妹。他出于对爱情的真实渴望,背弃信仰,导致家庭不和谐,又因教义不鼓励离婚,导致韩家看似和谐实则四分五裂。韩新月在大学时期与楚雁潮相爱,但因为楚的汉族身份不被新月的父母认可,两人的爱情最终还是走向悲剧。回族穆斯林看重婚配条件,婚配双方必须是穆斯林。在新时代,极个别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婚配时,非穆斯林必须皈依伊斯兰教。楚雁潮自己称:“我不信仰任何宗教, 但是, 我尊重你们的宗教信仰……信仰使人高尚, 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虔诚的信徒是令人尊重的;我并且尊重你们的生活习惯, 我想, 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但对于楚雁潮这样的异教徒,韩太太斩钉截铁地回绝。即使在韩新月生命垂危时,他们也不容许异教感情的存在。
比起自由之爱,穆斯林更看重的是民族的繁衍生息。这样的时代性文化冲突和民族性的文化冲突值得反思。回族穆斯林在与汉族的共同发展中,伊斯兰教文化也必然与华夏文化相融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文化主体对发展的自觉选择。
书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打破规则,做出更尊重人的情感更符合人性的行为,这便是新一代穆斯林对文化的反思与自觉选择,不断向人性化和理性化发展。这获得新一代回族穆斯林的认同,但文化自觉之路依旧漫长。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性正源于这种扬弃的艰难与苦痛, 而这样碰撞的艰难苦痛不是一两代人所能解决的, 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文化自觉寻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
20210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