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报告: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什么是教育》的读书报告

(2023-11-12 16:46:42)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读书

读书报告: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什么是教育》的读书报告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我读到的最喜欢的关于教育的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哲学家雅思贝尔斯。

教育的概念很宽泛,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而言,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未成年人)身心施加影响,以期将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希望的人的活动。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现代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如何进行。

全书一开篇,作者就基于对其所生活时代之教育现状的反思,提出了“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的问题,作者认为,教育正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分享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将传统交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其中成长,舒展自由的天性。教育是人与人之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

雅思贝尔斯梳理了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教育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以及苏格拉底式教育,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是作者所推崇的。在苏格拉底的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权威与中心;师生双方都要进行自由地思索,善意地对话和论争,无屈从与依附的现象;教师不靠强制性地灌输,而以反讽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引导学生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通过思考使人在与道合一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整体精神的成长。

最后是大学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雅思贝尔斯提出,大学应始终贯穿这样的思想理念:大学生应该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不需要教师的刻意引导,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

因此,教育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保持探索的热情并为之不懈奋斗,知识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教育的本真应该是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在于他人的对话中讨论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认识结构,从而真正生成谁也拿不走的智慧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将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考试的重点,这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结果。

康德说过:“学生应该学的是思考活动,而不是思考的结果。”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需要通过教育而滋长生长的能力,而不是现成的知识。结合我们当下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雅思贝尔斯的论述无疑对于我们有醍醐灌顶的功效。教育者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应该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讲授法,转向以学习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人际交流,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释放每个个体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动力。

2021051131  叶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