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丰子恺:郎骑竹马来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随笔 |
初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河畔那棵高大的柳树又披上了一身嫩绿,柳枝儿柔柔地在微风里摇曳;呢喃的燕子,双双地飞回来了,在农家的屋檐下安了一个小小的家。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天的世界里,最开心的总是孩子,门口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张小矮桌,桌上是一对无锡泥人小阿福,桌旁两只小板凳儿,一个穿着粉红色裙子,剪着齐耳短发的小姑娘,双手拿着刚摘来的灼灼红花儿,对面的小男孩,胯下骑着“竹马”,正向着她飞奔过来。这幅画面,正好配上李白的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的《长干行》,讲的却是一个婉转凄恻的故事,他好像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让一个年轻的女子回望着自己的人生,从“妾发初覆额”和“郎”结下青梅竹马之情,到“十四为君妇”“十五始展眉”“十六君远行”,这对年轻夫妻在一起相守的时光如此短暂,从此之后,她就一直盼望着郎君能早日平安回来,但“可伶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在唐诗中,这样的主题多有所见,此诗与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很显然,丰子恺先生以“郎骑竹马来”入画,是“断章取义”的,先生意在表现儿童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他笔下春天的世界是一个共同的世界,是一个向着未来的,充满生机,洋溢着希望的世界。而李白的《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只是女子回望自己过往人生中的一个镜头,一个充满了幸福而又交织着痛苦的片段,李白的这首诗是有着很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战争所造成的的夫妻分离和种种人间悲剧,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如果把这两个主题放在一起比较,漫画的构图意境与“郎骑竹马来”之诗的历史文化背景,似乎又充满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又饱含着艺术的张力。当然,不同的读者也会有各自的理解吧。
2021141124